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13 20:29:45瀏覽1265|回應10|推薦16 | |
「遠離電視,開始生活」 蔡筱穎/巴黎 2006.04.30 中國時報 即使被譏為「博物館國」,即使法國社會中有百分之三的人家中沒有電視,可是,法國民眾每天看三小時半的電視還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因此,從四月二十四日到三十日的「無電視周」雖然只是一個小眾的口耳相傳,卻引來了廣播和平面媒體的重視。 「無電視周」幾乎是與一九九四年起,從美國發起的「關機運動」具有相同意義,「關機運動」至今已有全球兩千四百萬人參加,於每年四月的最後一周,呼籲大家關掉電視,思考自己與媒體的關係。 法國則從一九九一年起有了「粉碎我們的頻道」運動,只是發起的協會採取的是完全不看電視的激進立場,相對於電視所代表的消費社會和廣告意識形態,他們已經不寄望「統一我們的存在、認知、品味和慾望」的電視進行改善,而是希望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呼籲民眾從電視中解放出來。 每個法國人平均每天要看三個小時半的電視,這比二十年前多了一個小時,這個數據說明了「全國性的依靠電視簡直就是一種病態,對我們的心靈、身體、家庭甚至社群生活都是不健康的」。媒體的密集覆蓋、大量的廣告,以及過多沉溺於電視節目,都是造成人們心理疾病的因素。「人們在電視中看有關大自然的節目甚於自己走進大自然、看搞笑節目甚於自我解嘲、看激情的性愛節目甚於做愛」。另一個呼籲關掉電視的「反廣告協會」指出,一天工作下來加上看電視的時間,生命中有關創作、社交或是市民生活都成了邊緣模式或是根本不存在。 不過,儘管許多人都在批判電視,但是又不由自主地要看電視,即使人們努力不要看到或聽到它,但總有其他人會談到電視。參與無電視周的某些協會因此認為,醜化電視是無用的,對於電視這種生命的「毒藥」,絕大多數人根本無法抵制。 因此,無電視周的宗旨就是「遠離電視開始生活」,開始創造、建構、學習、讀書、思考、會面、重尋生活的趣味。 除了針對「媒體如何型塑我們,如何抵抗單一思考」的座談討論會之外,許多城市都開發不同的活動內容。 例如在艾戎,一周的活動以外國文化為主,既有阿拉伯舞蹈又有非洲打擊樂和東方音樂,藝術家的工作室中,教授製造面具或是中世紀遊戲,音樂教唱或是話劇練習,甚至馬戲團的技巧等。在維岡則有街頭藝術表演、社區晚餐、爬山朗誦詩、電影放映和討論。在南特有傳統說唱故事、偶戲表演、法國歌曲演唱、幽默笑話。 但諷刺的是,宣傳「無電視周」最力的居然是廣播媒體和平面媒體,法國國家廣播電台的新聞節目邀來兩位針對電視寫作出版新書的作者進行觀點辯論,結論居然是:請聽眾關掉電視,改聽廣播。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