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其正
氣象局捎來今年第一個颱風的消息。說的是不會進來,卻引發我聯想到去年七月中旬那個麥德姆颱風來時的一件窩心事。
其實那個颱風也沒進來,只是據氣象局的預報,說是強烈颱風,讓我們很緊張了一陣。
話說,我的么女惠惠嫁到雲林縣水林鄉;但她和夫婿兩人都在台北市的國小任教,住在三重,又都擔任行政工作,差不多只有寒暑假才擇期多請幾天假,帶兩個蘿蔔頭回「鄉下」省親。那次颱風警報前,他們已經選定在七月十二、十三日利用周六、周日加請兩天假回去,雖然獲知颱風警報也難於改變。
可是他們幾年前買在關西那塊地種的稻子,已生長到差不多可以收割的程度,不去收割,颱風一來,或會被颱風全盤「收割」而去。何況據氣象局預報,這個颱風還是強烈的。我和內子從小住鄉間農村,這情形我們很清楚。那時,每逢颱風來時,大家都很緊張,趕緊搶著收割;如果沒來得及收割,稻子便會被颱風吹得倒伏,浸水,發芽,全部落入所謂「泡湯」的地步,損失不可不慘重。農民的日子是這麼難過的。
他們回水林去了。我們為那些許稻子沒收割而急;但急也沒用。我們打了幾次電話催促,也是惘然。「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又能如何?
還好。那麥德姆颱風終於沒進來,轉往日本那邊去了。
想當然他們必定也是急的。他們提前一天回來,先順路前去觀看,好準備收割。沒想到那些稻子被「偷割」了。
原來是隔臨的農民,獲知颱風即將來襲,趕緊收割,又見他們沒去收割,乾脆一起給收割了,裝了好幾布袋(麻袋),等到他們去便交給他們攜回。
回憶早年,住在鄉下農村時,有所謂放伴的事。因為當時還沒機械化,農事往往相互幫忙,互換工作,「湊腳手」,今天我家工作多,鄰居出力幫忙做,明天別家工作多,我家出力幫忙做。這或許有些古時周公創井田制度的樣子吧,我原以為隨著農業機械化已經消失無蹤,沒想到卻在那裡發生,延續古風不絕。或許是那裡比較偏遠吧!也或許是因為客家人比較保有這類風俗吧!這比放伴更叫人窩心。古風,難得的古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