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茶莊產業生產之旅----在山林遇見山與茶[ 農村再生綠色旅遊體驗之桃園一日小旅行]
2017/11/16 00:33:14瀏覽1013|回應0|推薦5

美代子從小在都市成長,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農村的生活,這次在如晞老師的推薦下有幸參加了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和桃園市政府農業局主辦,拾壹品文創公司總經理李俊憲老師統籌企劃及導覽解說的[農村再生綠色旅遊體驗]讓我迫不及待開心的失眠了好幾天。

第一天的行程:(1)三元宮三官大帝,(2)三林觀光茶園(採茶姑娘體驗,傳統剪綵,機採),(3)桑葚緣觀光果園。(4)觀光果園(5)三林社區風味餐,(6)打牛崎(洗衣場洗衣挑水體驗),(7)一鄰土地公,(8)口琴橋石門大圳過水橋,(9)大北坑休閒農業區三水茗園休閒農場。

三元宮⇈

建廟據說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供俸的主神以三官大帝為主,美代子雖然也是道教的虔誠信徒,但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樣,遇廟拜廟,遇寺拜寺,對於很多典故與來源總是一知半解,經過廣聞博學的領隊李俊憲老師的詳細解說後終於了解

為甚麼蓋廟的雕刻以龍圖龍像為主,但祭祀的香爐跟供桌的桌腳都雕刻著不是很像龍的龍像?

原來相傳龍有九子,在傳統的中國人的心目中,龍是吉祥的象徵,能上天下海呼風喚雨,於是對龍產生了敬仰跟信仰,但試想如果每人一炷香都想得到龍神的庇護,那神明不就忙得不可開交了,於是龍王就派出了祂的九子在廟宇中各司其職

傳說[饕餮]是龍王的五子,好飲食,所以龍王令其掌管供桌,甚至成為中國古代銅器最重要的裝飾圖案。⇈

[狻猊]又稱金猊是龍王的八子,體型似獅,喜好煙火,因此立於香爐兩旁,管理香爐。⇈

右門的龍圖⇈

左門的虎圖⇈

每個廟宇的左右大門上方都各刻有龍圖與虎圖,所以拜拜的風俗是,龍門進,加冠晉祿,虎口出,平平安安,至於中間的大門是給神明進出的,一般信徒不能行走。

經過李俊憲老師的講解,對於參拜的民俗風情,真的是長知識了。

(2)三林觀光茶園

三林原來的地名是:三角林,

乾隆三十五年先人由乳姑山上望看三林地區,發現此地平坦開闊,選擇來這裡開墾,後續有黃、胡、葉、楊等四姓家族有計劃的開墾種植,因為開墾的面積形成三角形,所以才稱為-三角林-。

三林最早期原本是閩粵人移民共同住居的地方,後來因土壤貧瘠,閩人大多遷移,剩下少數的亦被同化為客家人,因此三林則成為刻苦耐勞的客家人集居的地區,所以民俗風情保有濃厚的客家文化。

最近幾年部份茶園在農委會的輔導下,漸漸開始轉型為觀光茶園、休閒農場,並發展結合客家文化的觀光休閒產業,在三林居民的努力下,我想前景應該無可限量。

龍潭茶區位在海拔300~400公尺之間,全年高溫多雨,所以生長出來的茶葉品質醇厚,香氣怡人,與各地名茶相較,毫不遜色,而且曾於民國71年時榮獲全省機採優良包種茶比賽冠軍,民國72年更獲李總統登輝先生[當時是任省主席]命名龍潭區所產的茶葉為[龍泉茶],茶湯呈現淡綠色,氣味芳香怡人;茶壺內茶葉約三分滿,如此茶葉可以全出舒展,才能沖泡出甘醇喉韻的茶。

這支剪採剪是葉總幹事家裡唯一保存的一支⇊

總幹事細心地解說如何使用剪採⇈

第一次與茶如此接近,這種體驗真的是讓我這[都市聳]覺得新奇又好玩。⇈

(3)桑葚緣觀光果園

因為這個時節,不是桑葚的採收季節,所以只能在果園裡喝桑葚之拍照留念囉!

桑葚緣的桑樹以垂柳桑為主,因為枝幹比較柔軟,所以當結滿果實之時,會如柳葉般地垂下,很容易摘採。⇈

桑葚雖是水果,同時也是一種珍貴的藥材,具有多種保健功效。中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為滋補強壯、養心益智佳果。在[中國大藥典]等各種的醫學典籍中,都有記載著桑果的治病保健的功效。

除此之外,現代研究證實,桑葚果實中含有豐富的活性蛋白、維生素、氨基酸、胡蘿蔔素、礦物質等成分,營養是蘋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被醫學界譽為21世紀的保健聖品。常吃桑葚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幫助消化,滋陰補血,而且可以延緩衰老,美容養顏的功效。

雖然這次造訪錯過了採果期,但以上滿滿的桑果製品,也足以讓我們一行人滿載而歸了。

(4)觀光果園

位於龍潭區復華街.三林段442號的果園,是三林社區發展協會葉義乾總幹事未正式開放的果園

到達業總幹事的果園,主人已經準備了客家傳統的米苔目跟QQ的麻糬招待我們,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客家風情⇈

果樹也是矮矮的,很容易摘採⇈

這是改良品種的葡萄蜜柚⇈

葉總幹事大方的讓我們每人採兩顆無農藥有機栽種的葡萄蜜柚帶回家,不過美代子要特別提醒,果園的蚊子超兇猛的,看看我的臉上紅腫一片,這可是賞了蚊子好大一口鮮血

看到這比臉還大的白柚,真的讓人欣喜若狂

(5)打牛崎[洗衣場體驗)

打牛崎古道[]在客家話是坡的意思,打牛崎即打牛坡,古道全長150公尺,坡度甚陡難行,當時農民運送農產品與民生必需品,皆靠牛車運送,牛車行到此陡坡,連牛都不願意走,農民必須鞭打牛隻,才能勉強上坡,故稱打牛崎。

伙房崎古道--古道全長200公尺,早期係取清水坑溪溪底的卵石舖設而成,因年代久遠崩塌,當地住戶遂以水泥修護,成為現在的面貌,伙房崎古道與打牛崎古道,是早期清水坑地區居民,前往三林地區耕作所建之便道。

看我們這群都市來的[飼料雞]連空手行走都可以走得氣喘吁吁,心驚膽戰。很難想像以前的人還要挑水或運輸重物,到底是怎麼克服的。

沿著打牛崎往上走一小段路,會發現一個天然的[洗衣場]

以前的人沒有洗衣機,所以要洗全家人的衣服,就要一大早到這裡的圳溝邊佔位子洗衣服。相傳這種天然的[洗衣場]在以前鄉下也算是一個很棒的心理諮詢場。因為來這裡洗衣服的,不是在地的婆婆媽媽就是他鄉外地嫁來的媳婦,有的婆婆會在這裡抱怨媳婦多笨手笨腳,有的媳婦會抱怨公婆家人多苛薄,聽聽東家長西家短的八卦,比一比就會覺得其實自己的委曲也不算什麼?再不然就是洗到不喜歡的人的衣服時,用洗衣棒大力地敲打,心理再暗罵著:對我這麼兇打死你,打死你,這應該也算是紓壓的另一種方式,結果反而是他們的衣服洗的最乾淨,漸漸的這些嚴苛的家人對這些新媳婦就無所挑剔了。這是這次幫我們導覽的李俊憲老師講的洗衣場的笑話小插曲,順道奉上博君一笑。

沿著伙房崎古道路行走,沿路可以飽覽田園風光,山川河道,甚至在小圳溝中還可以看到悠游的小魚跟野生的小蚬

路上我們發現了這間歷史悠久的土角厝,客家語俗稱為伙房就是現在人講的造咖(廚房)⇊

沿路李俊憲老師還教我們用掉在地上乾掉的檳榔子,去除外皮後插上牙籤,就成了以前鄉下孩子的玩具陀螺,是不是超神奇的。⇊

(6)口琴橋(石門大圳過水橋)⇊

口琴橋是一條讓水流過的橋,也就是一條石門水圳,由於這條水圳橫跨過一個山谷,因而有一座長又寬的水橋。站在水橋上,透過溝蓋看見石門大圳急速流動的水流,相當刺激,因過水橋上有多個溝蓋,狀似口琴,因此過水橋又有[口琴橋]之稱。

清水坑位於石門水庫旁台3乙線與三林村民族路之間的凹谷裏,不起眼的山凹裏藉由石門大圳、清水坑溪的灌溉下卻也孕育出一片良田

(7)大北坑山水茗園休閒農場

台灣茶的發展起源於北台灣的台北、桃園、新竹、苗栗,泛稱「北茶」,桃園一帶又以龍潭最為普遍,尤其是「東方美人茶」這個台灣代表的茶。

龍潭地區溫度大約介於12-28度之間全年多雨,又臨大漢溪、氣候溫和多霧,茶樹因此溫氣滋潤,品質醇厚。此外,龍潭丘陵地由紅土層組成,紅土為酸性土壤,雖不適合多數農作物的成長,但由於排水性良好,鐵質含量高,因此適合種茶,且茶葉品質極佳。

順著乳姑山的楊銅路可轉至大北坑休閒農業區,它是龍潭龍泉茶的重要產區,也是水土保持局輔導的台灣經典農村之一。

在這一片茶裏王主要的茶源之一的[三水村大北坑]附近建了這座茶裏王的涼亭。除了讓來訪的遊客休息之用,也能看看龍潭的好山、好水、好風光,用一句[回甘就像現泡]的廣告詞,帶動了年輕族群也愛喝茶的風氣。讓茶裏王系列,創下了驚人業績。

如果天氣好還可以從涼亭直望對面山巒間的雲霧,最重要的是趁機多吸幾口城市人難得可以享受的新鮮空氣。

茶園採梯田式種植,因為我們來的時節,不是茶葉的盛產期,所以茶園並不像茶裏王電視廣告那麼美麗,但晀遠望去,風景還是讓人心曠神怡

這裡是屬於茶裏王的專屬供應茶園,所以沿路會有茶裏王標籤的涼亭供遊客休息,也有茶裏王的立牌供遊客拍照。

沿著茶園的步道走下,如果時間允許,還有很多步道可以慢慢挖掘。

但今天我們因為對太多農村的事物好奇耽誤了太多時間,所以匆匆的拍照留念,留待下次再安排充足的時間來慢慢探訪。

美代子相信應該有很多人對農村的認識是和我一樣無知的,以前常聽人家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我覺得現在應該改過來說:[有吃過豬肉的人,不一定有看過豬走路],其實有機會真的偶而可以放慢腳步,帶著一家大小到農村走走,真是很不錯的體驗。

因為我們這次踩線的行程,很多部分都還是在規劃中的隱藏版景點,如果有朋友們想要探訪這些秘境,建議以團體小旅行的方式前來,必且事先和社區的發展協會聯繫,由他們來協助並仔細地安排行程,以確保旅遊安全,而且也不致於造成當地居民的困擾。

如欲取得所有景點資訊可以上網打龍潭區三林社區發展協會查詢。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family&aid=10889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