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單純表達謝意,何必想太多
2011/09/19 10:00:49瀏覽1550|回應2|推薦33

日本311東北震災海嘯損失慘重,我們國人發揮了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在第一時間給予日本多方援助,而在全世界各地捐款中,台灣捐款總額高居世界第一,在震災後一個月的4月中旬,累積捐款約134億日幣,到7月底統計已達180億日幣。這捐款金額不要說日本人自己覺得驚訝,連我也很訝異。台灣的善心善行,真的是出乎我想像的大呀!真以我是台灣人為榮。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政府,在4月初刊登廣告感謝全世界對日本伸出援手的國家,卻獨獨缺漏了感謝台灣。我們自己當然覺得訝異與失望,但卻沒想到這樣的獨漏行徑,反而是日本人自己為台灣大大的打抱不平。除了有綜藝節目討論311震災捐款時,有大陸人在該節目聲稱中國捐款第一而當場被日本主持人與來賓糾正說台灣捐款才是世界第一。日本民間更有人揪團捐款來台灣幾大報刊登『感謝台灣』的大篇幅廣告,彌補他們政府官方廣告遺漏感謝台灣的缺憾。這些舉動在在讓我們瞭解,台灣在震災協助中所做的一切,他們都有看到,也有感受到。

而會讓他們這麼做的原因,無非就是認同與感謝我們這個國家。即便在國際間我國一直因為某些因素而不能以『中華民國』自由參與各種國際性活動與組織,但我國人民與政府對於有需要的國家與人們,向來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吧!有心的人自然能感受到我們的真誠與善意。

除此外,日本民間還有許多感謝台灣的實際行動,像是雜誌社刊登介紹旅遊台灣的推薦廣告;有人來台騎單車旅行,每到一地就秀出『謝謝台灣』的字牌。日本的電視台也特別製作一個『感謝台灣』之旅的節目,到台灣介紹旅遊。這個節目在上週已在日本台播出過,可蜜看了,也滿感動的。透過日本人介紹下的台灣,真的感覺不一樣,看到都讓可蜜感動。

節目中的來賓看到他們的旅人在各地吃喝買鞋的價格,都覺得台北物價真的比日本便宜很多,談到這次捐款台灣世界第一,更讓他們覺得太不可思議。因為他們可能很難想像,台灣物價比日本低這麼多,但捐款金額短短一個月就可以突破百億日幣,到現在的總額又高達180億,真的很難想像。但其實如果瞭解台灣人的話,就真的不難理解。因為多數台灣人的財富的基礎都是靠『勤儉』積累而來,而本性善良的台灣人,很多都是屬於『刻苦自己』,但對於他人、或有需要幫助的人,都會傾囊相助絲毫不吝嗇。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世界奇觀產生。我真的以台灣人為傲!

世界是一個地球村,沒有一個地區或國家可以獨自生存。戰爭導致的悲慘世界上一個世紀前許多國家都已經經歷過,那是一個非人哉的歷史。發動戰爭的始作俑者也都已經歸天,戰爭結束已經超過一甲子,新的世紀也已展開。當大家互助互愛時,就能讓敵意消弭,有很多溝通就能在這樣平和的狀況下進行著,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他確實不斷的在積累著。再去挑起歷史的仇恨,真的沒有意義。因為我相信『冤冤相報何時了』,當初戰爭結束時,中華民國選擇以德報怨時不索取任何賠償時,那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我們所有的善行並非是要人家感恩回報,但當日本國會議員在質詢時請他們首相發表對台灣的感謝時、日本首相誠懇鞠躬道謝時、人氣男星福山雅治在演唱會中開口感謝台灣(因為本來福山雅治安排3月下旬來台灣開發片記者會,但因為311強震而取消台灣行)、或日本人透過很多方式來向台灣表達謝意時,我們還是會覺得開心。這樣開心與感動的事,真的不想與政治與歷史的仇恨沾上邊。只有當世界的感謝越多、感動越多時,仇恨自然會漸漸消失,戰爭與仇視的事情也才能真正遠離。

看看這次因為捐款第一的現象發酵,反而讓台灣這個地方與國家更發亮,哪需要什麼入聯正名?當你是一個成人個體時,你有需要其他人認同你,你才真的是一個成人嗎?只是朋友間的協助與道謝,真的不需要太泛政治化,而模糊了善心善行的焦點。

希望來自台灣的捐款,真的能早日幫助日本東北恢復往日生氣,期待能盡快看到當年美麗繁榮的日本東北。加油!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carmen1018&aid=5653234

 回應文章

吶吶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翻舊帳
2011/09/21 00:25
問題還不在於翻舊帳;通常夫妻吵架翻舊帳至少那筆舊帳確實是先生或是太太做的,很多人看歷史問題根本是把當時的軍國主義政府和老百姓混為一談,把竄改歷史的文部省(還是政府)和百姓混為一談,甚至要現在的百姓也為過去的歷史「負責」。我覺得這比翻舊帳還蠢得多。我完全主張向日本政府討回歷史公道,但是這些議題不應該牽連到百姓身上。
可蜜莉荋(cccarmen1018) 於 2011-09-21 09:10 回覆:

非常贊同您的看法。

就事論事不遷怒,才是正道~很多事情到最後都是移情作用所致呀!

謝謝回應~


weib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很有道理
2011/09/20 11:38

一些偏激人士不該再強調「歷史的敵仇」之紛擾意識形態

如此下去永遠無法走出「仇恨」的框外囉

可蜜莉荋(cccarmen1018) 於 2011-09-20 14:17 回覆:

感覺就像是翻舊帳的吵嘴,沒有意義。

記取歷史的教訓而放眼未來才是重要的。

謝謝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