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記大兒子初入小學之回憶﹝二﹞
2008/07/10 23:00:28瀏覽1193|回應5|推薦58

話說那天中午完成送大兒子第一天上學的任務之後,下午也沒閒著,我和太太還有新加坡朋友連忙詢問校車接送的事情。當初找學校的時候,離家裡比較近的有兩所,不過因為都額滿了,所以登記不上。而大兒子讀的這所學校離住所就不近也不遠,坐公車得要三站,走路差不多要二十分鐘,我們在新加坡又不打算買車,因為新加坡車子好貴的,還要加「擁車證」,大概加起來是台灣2到3倍的價格,想像一下,要花NT150萬才能買到一部喜美1.5等級的車,心不心疼?

啊,離題了。打點完校車之後,回到家裡,開始看報紙找家教。新加坡的教育其實還是有一點填鴨,小六結束要參加會考分流,到初中按分流等級上課;而我們去的那一年還是隔年,忘了,他們剛取消小四的會考,不然四年級念完就得被篩選出最後5%的學生,在五六年級的時候讀加強補救課程。所以小學生補習家教蠻普遍的,我們很快就連絡好,這補習仲介中心隔天就可以派家教過來了。我特別要求這老師,不用教太多學校的課業,但要多和大兒子Talk。

一切看似我家大兒子初來乍到這一新國度,就要立即面對語言、課業、環境完全不同的挑戰,對一個才剛滿六足歲的小孩,會不會造成壓力呢?能馬上適應嗎?還好,當時一些時間上的巧合,現在回頭看起來,好像都是巧妙的安排。

我們去的時候是三月初,剛好是他們第一個Quater結束前一週,學校沒有教新的東西,接下來就有一個禮拜的假,不用上課。也就是說,大兒子先有了兩禮拜的時間,在沒有立即的課業壓力下來適應學校和語言問題。於是我們除了家教老師每天一個半小時的家教之外,晚上我下班後,也花了不少時間陪他讀英文,為著就是希望大兒子趕快能夠適應下來。

更巧妙的是,那一年,SARS大爆發,新加坡淪為疫區,教育當局宣布中小學停課。哇,這下子,適應期又延長了,合計整整有一個月的時間,就在天天家教,還有我和太太花下工夫陪伴之下,大兒子自己也算爭氣,雖然不是什麼突飛猛進,但也多多少少看到了他的進步和適應。到第二個Quarter四月中開始上課時,就不再令人擔心了,至少課本讀的部分還過得去,家庭聯絡簿抄回來的訊息,也在很短的時間裡漸入佳境,錯字和不知所云的越來越少了。

開始恢復上課後,班導師安排了一個英文能力測驗給大兒子,鑑定出大兒子的英文能力落後同年齡水準約八個月,必須每週有三天要提早一小時到校,另外上補救課程,我們當然樂於接受這樣的安排。後來發現,上補救課程的並不全都是外國學生,其實新加坡小孩也有的,新加坡還是有些家庭不是講英文長大的。

大兒子就這樣快快樂了的上學放學、補習家教,我們夫妻倆也還是持續的陪讀指導。當然過程中間還是有一些艱苦心酸,不過畢竟度過了剛開始的過渡期,大人小孩也算都熬了過來。

約莫過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兒子已經可以跟鄰居的緬甸小孩﹝只會說英語和緬甸話﹞玩在一起,溝通無礙,甚至還一起和馬來小孩吵架。去到麥當勞,滿滿英文的菜單,也都知道哪一道餐是自己喜歡要點的,還會多要兩包Chili Sauce給爹地媽咪。小孩子的適應能力,真的是無可限量。

~~~~~~~~~~~~看過第一篇了嗎?記大兒子初入小學之回憶﹝一﹞ ~~~~~~~~~~~~~

附記:新加坡小學的英文補救課程,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設計。透過鑑定,針對他們本國和為數不少的外國非英語系移民,補救其語文能力,趕上同年齡的程度,減少學童學習障礙。台灣如果可以加以借鏡,對學童國語文能力設計出鑑定和補救的方式,相信對於外籍配偶或弱勢家庭的小孩會有很大的幫助。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pellia2004&aid=2029708
 引用者清單(1)  
2008/07/15 21:52 【雪後多倫多】 記大兒子初入小學之回憶﹝二﹞

 回應文章

林秋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孩子付出或鋪路是應該的
2008/08/25 11:47

有競爭有衝勁 才會產生優質

我這個媽媽好像無法為孩子學業做任何安排

我卻在他們的心性上下功夫

讓他們知道除拼學業事業外還需要注重道德

哈哈 他們能夠輝煌我只是沾光



Capellia-禮讓行人實踐中(capellia2004) 於 2008-08-26 00:05 回覆:
品德教育更重要,無論在哪個階段,在哪個國度,都是要教導小孩要有高尚的品德。

Toma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小孩的腦發展過程2~15歲學習語言--聽說--是最好的時機
2008/07/17 09:48

小孩腦的發展過程還不十分清楚,但語言的聽說能力是最有可塑性的時期,過了15歲就比較定型,事倍功半!!

前一陣社會新聞人物----台灣父親,巴西母親的一個小孩,父母雙亡後,台灣家屬"借了不還",打了幾年官司,判決台灣家屬輸了,這時小孩一口流利的台語;

回巴西,好像兩年,記者再追蹤已經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語----小孩的適應性就使這麼強,

最父母的經常小看了孩子,而且喜歡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小孩.   值得探討!! 


Tomas
Capellia-禮讓行人實踐中(capellia2004) 於 2008-07-17 21:01 回覆:

確實是的,只要有環境,小孩子的語言適應力超過想像。


尋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辛苦了
2008/07/17 00:20
為人父母真是不容易,尋陽雖然未因工作出過國,但是兒子唸小學時轉了兩次學,第一次是因為老師會偷捏小孩,第二次是要一家團聚...所以哪天有空,尋陽也當仿效版主,寫寫這令人懷念的六年呢
Capellia-禮讓行人實踐中(capellia2004) 於 2008-07-17 00:39 回覆:
是啊,古代孟母三遷,只為找個好的讀書環境,現代人也是如此。期望孩子受好的教育,為孩子的教育操煩。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非常欽佩
2008/07/13 14:13

非常欽佩您這裏的文章,讓人感覺到似乎在訴說著一種力量。
我的想法與您相似,覺得小孩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期待有機會交流育兒心得。

祝福您

         闔家平安

                      老松樹

羊阿公童話http://tw.histale.com

Capellia-禮讓行人實踐中(capellia2004) 於 2008-07-15 22:30 回覆:

謝謝您,有空常來看看。


二媳婦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朋友的朋友
2008/07/11 09:36

兩夫妻自己留在台灣拼經濟

三個孩子送去新加坡唸書

媽媽常當空中飛人

因為不是太熟

所以並沒有問太清楚為何這麼做

不果我想總是為了孩子的將來設想

只是大家都很累

還好孩子都很聽話

基礎教育很成功

^____^


Capellia-禮讓行人實踐中(capellia2004) 於 2008-07-12 00:12 回覆:

在新加坡也遇過台灣媽媽,以陪讀身分帶著一雙兒女就讀,生活費用是先生從台灣供應的,每個月先生會來一趟,大女兒念小四,小兒子是我兒子的同學。

說實在的,有時候回想起在新加坡的日子還蠻懷念的。沒有那麼多紛爭,電視上也沒那麼多的名嘴在吵架,日子無聊歸無聊,但也是一種清靜。在那哩,只要你有一份正當的工作,其實是一個安居樂業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