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慈母多敗兒
2008/10/31 11:02:09瀏覽402|回應1|推薦7

大學室友跟我煲電話粥,提到了她大兒子的婚禮,說小夫妻俩辦了公証結婚時已請過朋友花了筆錢,她們老两口當時也迢迢千里從多倫多飛來參加,以為一切塵埃落定那裏知道兒子突然「知會」她明年年初又要在教堂舉辦一次「正式」的婚禮。她很感慨的對我說:「經濟這麼不景氣,拿的又是獎學金,不知道那來那些多餘的錢再辦一次婚禮?反正他們已做好决定只不過知會我一聲根本沒商量的餘地。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時候錢不夠還不是得回家求救。」

 

想想現在的孩子比起我們各方面都多了很多優勢可是好像「開倒車」的比「向前走」的多。而且都活得這麼「自我」,動不動就用「 It’s My Life 」來封父母的嘴。

 

大學讀了好幾年,主修的科系換來換去延遲不畢業、畢了業不馬上去找工作或繼續讀研究所,說要休息一两年去「找」自己的孩子還真不少。那一年去「哈佛」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花了父母那麼多錢讓孩子去上的首屈一指的大學呭,被問到畢業後有何計劃,竟然有一大堆孩子的答案是:「 還沒想好呢;沒計劃呭;不知道喔!大概會先Take Off 一年再說吧!」。

 

休息一年去找自己,找自己的什麼?自已有那麼難找嗎?如果那麼難找,一年的時間夠嗎?找得到嗎?別人的孩子你聽了會很不以為然,自己的孩子會讓你哭笑不得,得一直檢討自己在為人父母的這條路上到底少做、多做或沒做什麼?否則孩子為什麼會找不到自己?

 

做父母的真儍,好像永遠學不會不要去過於關愛自己的孩子。

 

有次跟兒子閒聊談到了怎麼使用「放假」的時間,他提到了旅行啦渡假啦什麼的就是沒提到有空要回家「看看父母」,我當然有些失望。想到先生跟我來美國這麼久,先生每年可以有的两星期假期都是安排回臺北看父母,結婚這麼久他的長假期從來不是為我安排,我們這一代做得到的為什麼我們下一代做不到?

 

孩子第一次離家去上大學或就職,大部分的爸媽都會陪著去幫孩子Settle In,當年我們也是跟他們差不多的紀年就遠渡重洋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一邊成家一邊讀書,我們的父母也沒牽著我們的手來幫我們Settle In。如果將來有一天老两口要搬家不知道盼得到盼不到輪到孩子來幫我們Settle In

 

想想好像還是得「莊敬自強」,雖然不曾要求孩子對我們有什麼回報也絲毫不敢有「養兒防老」的念頭,可是總覺得好像既然已經選擇做了父母就得「自作自受」。

 

不是說現代的父母對待孩子得有三顆心:不要太關心、不要太熱心、不要太操心嗎?

 

只不過時代的變遷這樣大,這一代孩子面臨的競爭與承受的壓力其實也不小。

 

傷腦筋!我好像又在給孩子找理由了,「慈母多敗兒」一點也沒說錯!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ja12&aid=2342891

 回應文章

浮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標準的
2008/10/31 15:07
啃老族.不思生產,能挖就盡量挖

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