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寒露》一聲梧葉一聲秋
2024/10/08 06:09:17瀏覽119|回應1|推薦4

初聞一葉落,知是九秋來。-- 司馬光《梧桐》


《夢梁錄》記載,宋代有報秋儀式。立秋日,宮中會將梧桐樹植於殿下。等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穿禮服、執朝笏,高聲奏曰:「秋來!」梧桐葉應聲飛落一、兩片,以寓報秋意。


美麗浪漫的儀式,一葉梧桐落,天下盡知秋。



與之相對,宮廷外的市井生活,則隨意灑落得多。從清晨開始,都城內外,滿街都是「揪葉」叫賣聲。婦人女子兒童爭相購買,將葉子剪成花樣,插於鬢邊。宮廷的傳報聲,淹沒在一派喜慶熱鬧裡。「楸」與「秋」音同形近,民間傳說,立秋日戴楸葉,既迎秋又保平安,風俗由來已久。


除了報秋,梧桐還流傳著一則美麗的故事。《後漢書·蔡邕傳》載,一次,蔡邕路經吳縣,見一挑夫在江邊燒火做飯。鍋中、噗哧噗哧,鍋下、辟啪辟啪。精通音律的蔡邕聽出辟啪聲中,是塊老梧桐木,連忙把木頭抽了出來。回去後,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音質美妙。因琴尾正好就在燒焦處,故取名「焦尾琴」。與齊桓公的「號鍾琴」,楚莊王的「繞樑琴」,司馬相如的「綠綺琴」,同列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琴。


蔡邕(公元132 – 192年),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書法、音樂、史學家,三國第一才女蔡文姬之父。才女命舛,第一任夫婿早亡。又於戰亂中被胡騎所擄,在草原待了十二年,與匈奴左賢王育有二子。曹操早年與蔡邕交好,做了宰相後,派使者重金將她贖回。蔡文姬不得不忍痛別子,肝腸寸斷地寫下了《胡笳十八拍》。



寓意祥瑞


梧桐,又名青桐、碧梧、青玉、庭梧,是最早有詩文記載的樹種之一。《詩經·大雅》:


凰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菶菶萋萋(ㄅㄥˇ ㄑㄧ, běng qī  ):草木茂盛貌。

雝雝喈喈(ㄩㄥ ㄐㄧㄝ,yōng  jiē):鳥和鳴聲。


梧桐樹沐於朝陽,高大挺拔,鬱鬱蒼蒼。鳳凰棲其上而鳴,婉轉悠揚,飄飛山崗。


說明自商末周初,梧桐即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更且與鳯凰聯想在一起。鳯凰神祕高貴,乃祥瑞之兆,擇梧桐而棲,燦燦朝陽,兩相輝映,梧桐也有了吉祥之寓意。是以中國皇宮殿中,皆種有梧桐。白居易《長恨歌》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即以「春風桃李花開日」,說二人曾經的恩愛歡愉無閒暇。下句「秋雨梧桐葉落時」,道出了君王無盡的思思念念。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雨打梧桐風瀟瀟,憑添戚戚又淒淒。


莊子一篇《惠子相梁》,為梧桐樹抹上了品格高潔的色彩。



品格高潔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

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相梁:在魏國當宰相。戰國時期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所以魏也叫梁。「相」在此為動詞,做宰相之意。

鵷鶵:(ㄩㄢ ㄔㄨˊ ,yuan chú)古代傳說中像鳯凰一樣的鳥,習性高潔。

鴟:鴟鴞(ㄔ ㄒㄧㄠ,chī xiāo),貓頭鷹一類的鳥。 

嚇:(ㄏㄜˋ,hè)模仿貓頭鷹發怒的聲音。下文的「嚇」為動詞,威脅、嚇阻之意。

邪:通「耶」,語助詞,相當於「嗎」。


生動的描繪,靈巧的譬喻,滿滿畫面感撲面而來。莊子自比為鳯凰,非梧桐樹不棲,非竹子的果實不吃,非甜美的泉水不喝,秉性清新脫俗。功名利祿於他,不過是鴟鶚嘴裡叼著的一隻腐鼠罷了! 


既諷刺了惠子醉心富貴的嘴臉,也強化了鳯凰非梧桐不棲的傳說。鳳凰的孤高自許,增添了梧桐品格高潔的意象。


蘇軾《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夜沉沉,更漏殘,人初靜。月兒彎彎掛天上,梧桐樹上葉飄零。淡淡月色灑下來,灑在獨自緩步行吟的詩人身上。那幽隱徘徊的姿影,恰似遠方樹梢林間處,縹縹渺渺一孤鴻。正寂寂、乍驚起,孤鴻拍翅飛了起來。似有不忍又頻頻回首,彷彿心有千千結,苦恨無人解其意。雁兒在寒枝間來回逡巡,卻揀盡寒枝不肯棲。寧可躲到冷冷沙洲上,與淒涼寂寞形影相弔。


宋神宗時,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身陷囹圄四個多月,命懸一線、貶黃州團練使。此詩作於初貶黃州(今湖北)時,以殘月、疏桐、孤鴻,一澆胸中塊壘。表達了孤高自許,不與流俗同的心境。


「烏台」,即御史台。因漢代御史府內遍植柏樹,柏樹上常有數千烏鴉棲息,遂稱「柏台」,亦稱「烏台」。案件因有御史上表彈劾蘇軾而引起,故名「烏台詩案」


起因是王安石變法,有支持者、有反對者,釀成新舊黨爭。蘇軾被打為反對新法的舊黨,遠離朝堂、外放多年。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調任湖州(今浙江),進《湖州謝上表》時寫到:


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御史彈劾此乃對官家大不恭,蘇軾被拘拿下獄。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他們從蘇軾與朋友的書信及互贈詩文中斷章取義,羅織罪名為:訕謗朝廷、指斥皇帝、攻擊新法,欲置蘇軾於死地。幸得多方營救,連當時罷相在家的王安石也上書:


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


這句話,鏗鏘有力地打動了宋神宗,終於從輕發落,貶為黃州團練使。此時蘇軾年四十三,一番死裡逃生,是他精神上人格上的重大洗禮。黃州四年,蘇軾走出政治哀傷,變為豪邁曠達的蘇東坡。詩文上,寫下了名篇《赤壁賦》、《念奴嬌》和《定風波》,千古傳唱。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擄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人生如同一場夢,唯江水滾滾長流。何不舉起一盞酒,祭奠這萬古明月。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得失毀譽、貴賤窮達,回首一望,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公元1084年春天,一紙調令,蘇軾離開黃州、往赴汝州。途徑金陵時,拜訪了前政敵王安石。二人把酒論詩,談佛論道,種種是非,如過眼雲煙,一笑泯恩仇。



愛情堅貞


梧桐乃雌雄同株異花,即一個花序上有雌花和雄花兩種不同的花。然古人相傳梧桐雌雄異株,梧為雄,桐為雌。同生同老,同生同死,故梧桐也用來比喻堅貞的愛情。


漢代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講焦仲卿與劉蘭芝一對恩愛夫妻,被迫分離又被迫再嫁娶。為了反抗,一投池、一自掛庭樹東南枝。二人死後合葬,左右梧桐相伴。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 ,寡婦起徬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中唐詩人孟郊(公元751 – 814年),生性孤僻,命運坎坷。《唐才子傳》說他,


拙於生事,一貧徹骨,裘褐懸結,未嘗俯眉為可憐之色。


說白了,就是人窮志不窮,窮得有風骨有格調,不是一付自憐自艾的窮酸畏縮貌。


孟郊曾作《烈女操》,以梧桐、鴛鴦喻從一而終的愛情。明為盛讚貞婦烈女,實則藉此一抒己之孤高耿介、心如磐石。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殉夫,捨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孟郊少時曾隱居山林。一簞食一瓢飲,徘徊吟哦、殫精竭慮為詩苦,有詩囚之稱。至中年方循科舉之路,幾番不第,至四十六歲方進士登科。此時,長安城內正楊柳絲絲拂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孟郊策馬揚鞭、欣喜若狂,彷若鮮衣怒馬少年郎,仰天長嘯吟出了名句,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五十一歲,孟郊才當上了一個小小縣尉。仕途多蹇,命運坎坷,年屆六旬既遭逢亡母之痛,又有連喪三子之悲。六十四歲去世時一貧如洗,身後事賴友人出資料理。孟郊一生悲苦,但留下了慈母的三春暉,悠悠穿過歷史長廊,照耀千年時空。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以梧桐明志,宋詞人賀鑄悼念亡妻,身如梧桐半死,心如鴛鴦失伴,飽含深情,哀婉淒絕。


《鷓鴣天》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牀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閶門:指蘇州。

清霜後:秋天,此指年老。

晞:乾。

新壠:新墳。


賀鑄(公元1052 – 1125年),才高貌寢,又叫賀鬼頭,自稱為賀知章後裔。雖出身貴族,因不懂得討好取巧,落得輾轉地方小吏,空有雄心壯志。鬱鬱不得志的歲月裡,幸有髮妻趙氏鶼鰈相隨,勤儉持家,成了詞人最親近珍視之人。惜哉,賀鑄近半百時,趙氏在蘇州辭世,恩愛夫妻不到頭。數年後,詞人故地重遊,只覺物是人非,昔日點點滴滴,又上心頭。


上一次從閶門過時,春色正好,挽著你的手,言笑宴宴。如今歸來,鬢已蒼,孑然一身,流光匆匆。我就像那被嚴霜打過的梧桐樹,半死不活。又像那失了伴侶的鴛鴦,孤苦無依地飛來又飛去。愛妻啊愛妻,你我携手同來,為何不能携手同去?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草叢上晶瑩剔透的露珠兒,晨曦一過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來到我們共度歡樂的舊屋宇,觸景傷情,感慨萬千。去到安葬你的壟上新墳,萬千心事,流連徘徊。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雨打芭蕉,憑添多少愁緒。夜淒淒,更憶起你生前種種的好。今後這日子,還有誰會就著沉沉夜色,為我挑燈補衣衫!


末句「誰復挑燈夜補衣」,勾勒出一幅尋常夫妻貌。沒有濃情蜜意的你儂我儂,只有具體而微的體貼關懷。從從容容平淡處,更顯二人的甘苦與共、不離不棄,令人聞之備感淒涼、更覺黯然神傷。


賀鑄,又有賀梅子之雅稱。源於一闕《青玉案》,立意新奇,構思巧妙。虛寫巧遇美人之長相思,實則悵嘆際遇之不平。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台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皋:(ㄍㄠ ,gāo)沼澤。蘅皋:長著香草的沼澤。


只是,賀鑄的愁再廣再闊再濃釅,仍抵不過李後主如春水東流般的愁,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愁煞萬古長空。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傷懷愁緒


風又飄飄,雨又瀟瀟,平林漠漠煙如織,勾起了騷人墨客幾多離情別恨、幾多孤苦憂傷?一葉葉、一片片,化做詩譜成詞,梧桐樹上說心酸。


 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公元937 – 978年),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又有「千古詞帝」之譽。


公元975年,唐末藩鎮割據造成的歷史大分裂五代十國,已進尾聲。妄想徧安江南的南唐,迎來了宋軍兵臨城下,金陵城破,李煜肉袒出降。告別了鳳閣龍樓,告別了三千里山河,後主被俘至汴梁(今開封),從帝王淪為階下囚,成了「日夕以淚洗面」的違命侯。


失國之痛、去國之思,李煜幾度魂夢回江南。江南好,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忙煞看花人。清秋時節,月華如水,高樓上迴盪著笛聲悠揚,蘆花深處泊著一葉孤舟。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方留戀處,簾外雨潺潺,夢醒,兩行熱淚衾枕寒。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回不去的故國, 無窮盡的鄉愁。李煜獨自啃嚙著淚水,獨自行吟徘徊。徘徊至西樓,西樓冷清空落,詞人形影相弔,緩緩爬上西樓。伴他的,天上一彎冷月,殘如鉤。秋色淒涼涼,庭院幽深深,緊緊鎖著梧桐樹上幾片殘葉,更孤苦、更蕭瑟。


悠悠哀傷,是悔?是恨?是苦?是思?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殘月、梧桐、深院、清秋,纏繞不去的愁緒,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三年日夕以淚洗面後,李煜終於魂歸故土。《宋史》記:

(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廢朝三日,贈太師,追封吳王。


野史卻有不一樣的說法。據載,七夕節為李煜生辰,於宅邸聚會慶生,並命故妓詠唱所作之《虞美人》。詞中充滿了追懷往事,思念故國之情,宋太宗聞之不悦。一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更牽動了宋太宗的神經,遂命人賜酒鴆殺。


一江春水向東流,成了千古詞帝的絶命之作。


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淡酒、歸雁、黃花、梧桐、細雨,點點滴滴都是愁。


李清照(公元1084 – 1155年),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譽。


靖康之變(公元1127年)後,李清照經歷了亡國之恨、顛沛之苦、喪夫之痛,道不盡的悽楚蒼涼。春來了,再無「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的閒逸靈動。只覺庭院深深深幾許?悵嘆如今老去無成。長夜漫漫,好不容易夢回東京,煙花三月、遊人如織,醒來繁華一場空。但見窗外一彎殘月,笑她憔悴更凋零。白日裡拿起一件舊衣衫,翠色蓮蓬、金色荷葉繡樣似當年,只是情懷不似舊家時。物是人非事事休,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惟有蒼桑、惟有淒涼。


又是秋花慘淡秋草黃時節,詞人起床後才梳洗畢,已覺意緒愁苦難解。望向院落,空空蕩蕩、蕭蕭瑟瑟。環視閨閣,冷冷清清、淒淒涼涼。忍不住道一句,悽悽慘慘戚戚,無限心傷。晌午時分,有了幾分暖意。就著淡淡秋光,喝了幾杯淡淡的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朦朦朧朧中,跌入了夢鄉。風一吹,人醒了,天氣也變涼了。這一暖一涼的,叫人最是無措。三杯兩盞淡酒,擋不了向晚來風急,更壓不住心頭的傷悲。正傷心處,一行大雁劃過天空。北雁南歸,是舊時相識帶來舊時光吧!


菊花開、菊花殘,滿地黃花堆積。人與花共憔悴,無人憐惜無人賞。孤伶伶一個人守著窗兒,看中庭日色一點點褪去,天邊暮色一點點襲來。守著窗兒一個人孤伶伶,到黃昏,飄起了淅淅瀝瀝的雨。秋雨打梧葉,一滴一滴又一滴,淒淒清清。秋風吹梧葉,一聲一聲又一聲,𥰡𥰡颯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愁!愁!愁!愁了年華,愁了流光。


溫庭筠《更漏子》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雲鬢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窗外,夜色濃濃,秋風瑟瑟。窗內,爐煙裊梟,紅燭熖搖,映照出一華麗閨閣畫堂,冷清淒迷。畫堂中娉娉嬝嬝一女子,輕顰眉、微蹙額,幾分憔悴、滿腹相思意。紅燭蠟淚未始乾,人空瘦。爐香靜逐遊絲轉,夜遲遲。鬢髮如雲凌亂時,鮮鮮蛾眉失顏色。但覺長夜漫漫,玉枕紗廚涼初透。


三更天,冷冷秋雨打下來、打下來,打在庭院幾棵梧桐樹上。點滴淒清,點滴淒清,哪管屋內人兒,正為別離傷心。輾轉反側、輾轉反側,靜聽秋雨瀟瀟、梧葉飄飄。一葉葉、一聲聲,滴落在無人石階上。點滴霖霪、點滴霖霪,一懷愁緒,直到天明。


秋雨綿綿,離愁綿綿,融情於景愁更愁。


溫庭筠(約公元812 – 866,或824 – 882年),晚唐詩人、詞人。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是第一位專力於「倚聲填詞」的詩人,多以女性為主人公,寫她們的相思離別之情。其中名作《菩薩蠻》,為風靡一時的電視劇《後宮甄嬛傳》之插曲。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小山:一指屏風上的圖案,一說是畫得彎彎的小山眉。

金明滅:一指陽光照在屏風上,屏風折疊處圖案或明或暗。一說是女子梅花妝塗在額上的額黃,陽光照耀下明明暗暗。


香腮、鬢雲、蛾眉,女子弄妝梳洗遲的嬌慵姿態,反襯人物之孤單單。雙雙金鷓鴣,更顯妝成後的索然無意趣。


西風催,梧桐落,又還寂寞,又還秋色。


後記:


1,鳯凰非梧桐不棲的梧桐樹,非染遍南京秋色的法國梧桐,亦非一樹芬芳生紫煙的泡桐。中國梧桐,皮青如翠,葉缺如花。因長得慢、生長條件限制多,已淡出人們的視野。


2,民間相傳,秋來揮灑出南京一季浪漫的法國梧桐,是蔣介石的傑作。宋美齡喜歡法國梧桐,為了討美人歡心,蔣介石命人仿項鍊狀,種下兩萬株法國梧桐。項鍊上的寶石掛墜,就是做為國民政府主席官邸的「美齡宮」。傳說、傳說,也許只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西風催,梧桐落,又還寂寞,又還秋色。


梧桐葉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0/10 00:55
梧桐若是有知,與您擊掌樂敬。能將梧桐的佳話精述,詩心輕騎,秀展中華文學的趣長念深。

我之前上海的一位朋友,對於梧桐樹的莫名親切,勝過我對於臘梅丹桂的莫名獨衷,這一篇我必轉寄,順道教長繁體中文。

在構思和創造之間隔,當感情和反應的隙縫,影隻溜出來散步。
Sappho(bylimeichang) 於 2024-10-10 05:47 回覆:

敝舍向來冷清,先生也許獨自行吟,望見風簷下一盞殘燈,夜寂寂、數棵梧桐樹相伴。中國梧桐,葉子很大,法國梧桐亦是。揣測上海的梧桐樹應是法國梧桐,印像中,小說散文中曾讀到。我在網上搜尋秋色老梧桐圖片,全都是法國梧桐。想來大多數人已將法國梧桐,誤認為中國梧桐。

年初看了兩部以上海為背景的中國電視劇,一是我喜歡的導演王家衛的首部電視劇《繁花》;一是我喜歡的演員王一博主演的《追風者》,都出現了我喜歡的電車。總覺得坐電車比坐地鐵來得浪漫,坐火車比坐飛機、汽車來得有詩意。多年前(上世紀的事了),香港導演關錦鵬拍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也有電車。只不過當時看時,是借錄影帶回來的,畫面一片晦暗,像極了張愛玲筆下的情慾流動,幽微陰沉。張愛玲是我心目中的才女,但,很難說喜歡她的筆下世界,張揚著一種令人不適的齷齪味。

扯遠了。

繁華未盡情緣了:《繁花》(中國,2024)

論師徒情、說意難平:王一博,《追風者》(中國,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