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美麗又具特色的區域, 真難以計數; 而近20年來遊走在舊大陸不少大小城鎮的B, 唯獨最鍾情於布拉格與威尼斯. 或許是這"百塔之城"的建築風貌含富另一份特殊的人文感情? 讓1993年夏天從比利時布魯塞爾, 以三星期駕車沿途玩了數十個城市至布拉格的初訪印象一直深刻至今. 它是極少數令B想大老遠再專訪的城市, 而今年或許是潛意識捉弄, 何等奇妙春天二訪威尼斯而年末的冬竟也再走訪了一趟布拉格?
布拉挌的美當初的確令B迷惑. 雖然那時候的東歐才開放沒幾年, 捷克與匈牙利的城鎮仍是共產鐵幕之後處處灰土土年久失修的模樣; 建築外表雖精工細雕卻多半破舊沒什色彩. 但那街頭的整潔樸實, 與為數眾多的古典音樂藝人演奏的水準之高, 卻令人歎為觀止. 布拉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 因自古位於南北歐與東西歐的貿易要衝已發展貴為歐洲第三大城. 那時即是集音樂、藝術、文學、建築為一身的豐盛文化潮流之都. 在Germanic、猶太及Czech Slavic三大族的融合中, 從中世紀的歌德式、文藝復興、巴洛克、Art Nouveau到立體派各式建築裡, 均可輕窺它的殿堂奧妙. 卡夫卡從小就在這富裕的文化環境薰陶, 那Staromestske nam廣場上的一景一物, 早是他文學啟蒙的涵養.
此次飛抵布拉格, 從機票、旅館、行程至各項細節完全由B策劃; 事前蒐集了不少旅遊資料, 遊走起來已不似早年那般的走馬看花. 布拉挌雖是歷史悠久的城市且在1992年被UNESCO列為世界遺產, 但在這不見的13年里改變卻不同凡響. 城的外觀猶如染換一新, 絕大多數的建築全被清洗或刷上明朗亮麗的色彩. 商店繁延多了, 販賣的貨色也更有選擇. 捷克人更活潑主動, 除了德語也有更多的人會說流利的英語. 然而對旅人而言改變最最敏感之處, 便是它的消費價格. 機場接我們進城的旅館司機說: 布拉格一般人的每月收入約1,200.-歐元. 當年與好友一家共7個人在大廣場邊上, 吃一頓有漿燙平整白桌巾的炸豬排午餐(粗飽但心滿意足), 要價約不到25歐元的國度已成了天方夜譚! 然而這次12月初, 投宿在老城中心旅館四天三夜的停留; 加上破幾十年來記錄的晴朗12度C氣溫暖冬, 使這二度再訪的布拉挌仍格外令人激賞. 下面就以攝影兼說故事方式, 分享此行的第一天實錄: 照片請點入-http://album.blog.yam.com/bruhlmeier&folder=1779611
往布拉格的途中 - 7:00從日內瓦起飛, 延路眼見天空漸亮的景緻... 抵達前的低飛, 享受些許自然大地的鳥瞰之樂. 第一次搭這左右有鑼炫漿引擎的48人座客機, 還真上下搖晃得有如乘坐雲霄飛車?
布拉格老城市中心位於Staromestske nam廣場的Our Lady before Tyn歌德式教堂 - 旅人最密集必訪的景點. 每年12月例行的Christmas Market耶誕市場; 即使是冬日人潮依舊如織, 印證了布拉格的熱潮誘惑並無季節之分.
乘坐馬車遊覽老城的石砌路, 別有遁進時光邃道的復古風情...
廣場上的另一實景 - 這些好幾世紀前的古建築群, 因大量觀光客的青睬而粉刷得更亮麗多姿. 在這里選個角落坐下來, 喝杯熱咖啡或大灌啤酒, 欣賞人來人往的品頭論足也可以是一大享樂.
這黑白繪的老房子跟法國Strasbourg, Cathedrale Notre-Dame大教堂前的La Maison Kammerzell簡直是雙胞胎. 難怪很多需要17、18、19世紀背景的電影製作, 有大半跑來布拉格獵鏡頭. 它可真是座"活生生"的雄偉建築博館!
臨高再攝耶誕市場理的人潮 - 什麼人種、語言都有, 萬國語不通照樣做小買賣^^
高聳的耶誕橙樹 - B目測最少有四五層樓的高度, 光運這兩棵針葉松就有夠費功夫?
夜色中遠眺, 更是燦爛迷人!
Staromestska radnice s orlojem建於1338年的鐘塔, 據說那大鐘從15世紀初期就開始運轉. 為了防止有更偉大的天文鐘出現, 竟然把造鐘的工匠弄瞎, 而工匠為了報復故意破壞鐘的運行而停擺了兩年...
布拉格的鎮城天文大鐘 - 每每整點時刻就有一堆人聚集引頸仰望, 看12個木頭先知從圓鐘上的那二個大窗口不到一分鐘的循迴繞場.
午夜時分人潮依舊繽紛, 一般寒冬澀夜的歐洲, 很難見得如此喧嘩的廣場! 此行幸運碰上這百年來的暖冬, 連露天雅座也多賺了好幾番...^^
Obecni dum市政廳-巴洛克式的雕梁畫棟一點也不比維也納失色
夜色中的另瞥姿色
好奇瞧瞧...這些廣場小攤都賣些什麼?
有名的烤豬 - 現場木柴大烘烤, 要耐心排隊才搶購得到...
這大麵包捲是布拉格的特產, 外層黏層香草甜醬, 趁熱又香脆又綿軟還真不錯吃~ 右邊這一攤賣木板拼圖,一塊塊拆下可拼成立體積木.哈哈~連B都想買一堆回家玩!
又一家賣Staroceske Trdlo? 連小攤也各處設分店? 造型廣告更顯眼!
初到旅館幫忙買了當晚上演的The Magic Flute歌劇票, 就興奮地去 Statni Opera Praha觀賞這Mozart默札特有名的傑作.... 十幾年前聽大伯提過, 他們上倫敦歌劇院是花了250英磅(最好位置的票價)欣賞. 雖然這是B親眼看過的第六部歌劇, 但除了二位主要角色的音量夠豐盛,其他的都像小貓喵喵. 我們坐不到十米遠都聽得很薄弱,很難想像那些坐廳尾後頭及高層的如何感受? 或許一分錢一分貨, 不是著名卡斯, 歌劇的精華展現仍略遜一籌. 不過此場的燈光、佈景及服裝設計都很精彩, 花合約NT$800.- 買到這僅剩的最便宜票去看還是值得. 大致說來B更喜歡Musical輕歌劇的變化多彩(歷年來大概觀賞超過20幾部), 致於對用德、義語演唱的Opera要花精神看字幕, 興趣較不高昂... 不過還是很想去米蘭, 親歷一次那大歌劇院的震憾!
Rosy是UDN介紹歌劇的高手, 也有好幾篇專文描寫默札特的作品. 至於Die Zauberflote的精彩, 大伙不妨前去欣賞參考: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index.jsp?uid=rosylovesyou&f_ART_CATE=48350
我們進那僅剩的底層包廂座位可惜在第二排, 視野要不是被前一排的三位日本女人檔住, 位置距舞臺近, 觀賞的效果該還不錯. 那三位日本女人未開場前都挺興奮, 忙著對歌劇院內各角落的富麗堂煌按鏡頭; 隨著交響樂的開奏及舞臺的啟幕更是搖頭晃腦, 害B也得跟著移動才不會被遮到. 隨著那德語演唱又看不懂捷克語字幕的精神鬆馳, 慢慢地她們的頭不再左右移動, 卻開始上下瞌頭? 左邊年紀較大的還差點翻落下椅子, 右邊的頭靠牆打起呼, 正好空出大一點空間讓B的視野能見到舞臺全貌. 開場不到半小時 B與伴暗自歡喜, 也許中場休息她們離席後就不再繼續? 結果算盤打錯, 她們都是跟團體來的, 不管喜不喜歡歌劇, 一進來也就得磨挨過二個多鐘頭. 說來她們的行程也真辛苦, 大概每天七早八早最就被鴨出旅館, 逛走一整天要摸到很晚才能再進旅店睡覺, 看劇情張力不夠聳動的歌劇, 不小歇一頓也難?^^
上演中嚴禁拍照, B只好趁謝幕...又不敢用閃光燈,就拍出這霧般的樣 舞臺前的樂隊
觀賞完歌劇, 饑腸轆轆馬上跑到隔壁大樓旅館幫忙訂的的 Zahrada V Opere restaurant 用晚餐. http://zahradavopere.cz/index.html 它號稱The best of Czech international cuisine and worldwild wines, 捷克的食藝不寄于厚望, 館內的設計現代倒是很具特色.
餐桌上幾乎全賴燭光, 拍起相片成了烏麻麻一片? 伴點了南瓜湯B要了份Avocado Salade菜單注明有芒果、櫻桃蕃茄...結果來了幾乎全是綠葉加二朵鮮麗的蝴蝶蘭~
伴點Venison saddle Fallow deer又打野食鹿肉, B點Pork Noisettes - 醃蕃茄與梅醬捲培根熱煎, 配rugola葉與麵條. 味道挺好, 至於裝盤藝術?自己論斷! 行前德國鄰居(有1/2捷克血緣)告知捷克食物粗獷難與西歐相較, 點豬與鴨會較討好. 這餐加一瓶澳洲的Penfolds Koonunga Hi Shiraz-Cabernet(Kc 960.-) 與Perrier(Kc 130.-)共2,045.-克朗= SF118.- =NT$3,145.- 在西歐有這樣的用餐環境算不貴, 但比臺灣不再便宜吧?
當早Check in時, B一聽旅館附近有泰國菜, 就忍不住吵著要去吃(行前一連忙得天昏地暗, 沒空煮東方吃食, 胃真的癢). 中午於是花了Kc 905.- 共用一碗Tom kha kung蝦湯、Kai Sa-te雞沙嗲、Indon. kari牛肉咖哩、時蔬炒蝦及一瓶礦泉水、一杯啤酒. 除了那碗湯解了點嘴饞, 實在不好消受! 而傍晚近18:00看到有迴轉壽司, 伴提議進去小充饑, 結果一小盤Sashimi、一飯碗量的海鮮湯、一份蘆筍蝦手捲、一杯啤酒、二個豆皮壽司共花了Kc1,020.- 特別是那二個不好吃的豆皮壽司(Kc 180.-)合NT$276.-才真叫人算得心痛! 此後三天跟伴協定好, 不再當冤大頭去吃"異國"料理. 東方菜式在捷克是最新的流行趨式(除中國菜以外, 有不少大陸人開的餐館, 可惜在老城卻難尋.), 有如臺灣面對法國菜的好奇心理, 味道、用餐氣氛不到位價格卻異常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