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9/05/31 16:21:53瀏覽936|回應0|推薦4 | |
有一個古羅馬哲學家,每當他想闡述自身見解與想法時,一個年輕的學生就會為他倒上一杯酒,並把他所說的話記錄下來,之後再交給這位老師。 起初,其他學生都認為這個年輕學生好拍馬屁,好大喜功,便與他疏遠。後來,老師陸續發表知名作品,但沒人注意到為他記錄下每一段語言的學生。 這位學生依舊默默地為老師倒上一杯酒,把每一次說話記錄下來。這位老師不管到哪兒,都會刻意帶上學生。最終,這位學生成為了偉大的學者。 畫布策略與學徒精神 嗯,這是我靈感一來杜撰的故事,但說明得很清楚,會從裡頭發現『學徒精神』這件事。美國知名的撰稿人Ryan Holiday,在與Timothy Ferriss對談受訪時提到『畫布策略』。簡單地說就是,當有一個畫家想要揮灑色彩時,你不求回報,提供一面畫布給他。當他想要繪作另一幅畫時,你再次提供一面畫布給他。 『畫布策略』的觀念有點抽象,中文成語稱為『為人作嫁』。乍看之下徒勞無功、又像是巴結他人,但簡單的幾個說法,或許就能明白想要訴說的重點: 1.學徒精神,只要待在大師身邊你就能收獲更多。想成為菁英,首先是留在菁英身邊。 2.幫助別人獲得掌聲,未來你也能收穫掌聲。成就可能會延遲,但不會不來到。 3.助人就能助己。幫助成就他人,也是一種自我的投資。 賺大錢的開車司機 過去幾年看過一篇雞湯文,懶得去查了,所以就讓我再杜撰一下好了: 有一個投資家非常忙碌,常常往來各地,所以聘請了一個隨傳隨到的司機老王為他開車,好讓他可以在車上打電話、辦公事等等。好些年之後,投資家趁著空閒跟司機聊了起來:「我說老王啊,這些年感謝你幫我開車。」 「謝謝老闆,別這麼客氣,」司機說:「是我要謝謝你。」 老闆倒是愣了,問道:「謝謝我,怎麼說?」 「原本我只是開車賺錢,日子還過得去。」老王說道:「但偶爾在車上你會說要投資甚麼,要買甚麼,最近市場動向甚麼的。我把這件事記在心底,後頭跟著投資,也賺得了不少養家錢。」 乍聽之下確實有些功利主義,但往前頭所列舉的三個重點去想。成為不求回報的學徒,就能有機會跟菁英人物相處。幫助他人獲得成就,也間接學習了不少東西。 這並不是要巴結他人,而是不求回報的提供畫布給他人。很多面向,每個人都可能是菜鳥,但隨著給出的畫布越多,學習、收穫的也將會越多。 畫布策略是學徒給師傅,那麼也來談談師傅給學徒。 借給你我的名字 早之前的上班族金太郎時代,有一回受命要去外地,與知名公司的高級長官碰面談生意,耳聞那位長官很難親近、個性很硬,不是很好談。後頭我把這想法跟當時的直屬長官請教,問他該怎麼做才能談好生意。 「你就說你是我推薦來的,」直屬長官對我說:「我把我的名字借給你。」後來去到外地,報出長官名字之後,談生意出乎意料地順利。 會後聚餐時,這位嚴謹的長官跟我特別親切,他告訴我:「你的長官是個重守諾、做事很有魄力、不會亂搞亂來的人,所以當你說你是他推薦來的時候,我便毫無保留地信任你。」我頓時開竅了。 俗話說有關係就等於沒關係,這句話是真的。但那是出於彼此信任,或對方能信任你的前提下,透過構築關係,事情就能更加圓滿。 在工作、生活上,原本抱著謙虛且謙卑學徒精神的我們,終於媳婦熬成婆有了小小的成就。面對同樣努力上進的後輩、學徒們,我們也會把名字讓出去,讓後輩們能順利完事。 正如電影《一代宗師》的對白:「葉先生,今日我把名聲送給你,往後的路,你是一步一擂台。」 《人生勝利聖經》畫布策略 P.327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