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科學實驗「百匹猿猴效應」-思想波無遠弗屆~能傳達到無限遠的地方~廣修供養就在每一個當下的起心動念
2009/12/31 11:10:56瀏覽4925|回應1|推薦2

科學實驗「百匹猿猴效應」 - 廣修供養就在每一個當下的起心動念


☆下載本影音原始檔:http://blog.udn.com/bluest1937/3634623 

本影音節錄自「2006年幸福人生講座-如何建立理智的
人生觀(蔡禮旭老師主講)」第8、9集

從淨空法師專集網站線上觀看&免費結緣下載此次講座全部10集影音

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觀-蔡禮旭老師主講/台灣中壢善果林



百匹猿猴效應-思想波無遠弗屆~能傳達到無限遠的地方~有人覺得起個惡念、動個壞念頭沒有去做沒什麼,但是事實証明,任何動物的思想波都會穿越時空、到達無遠弗屆的地方~所以世尊才會要我們「善護意業」,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貪瞋痴慢都會影響著宇宙中每一個單獨的個體、從而未行動即造下無量無邊罪業~

蔡禮旭老師說,廣修供養就在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每起一個善念,都能傳遍盡虛空遍法界~讓每一個眾生都收到我們的意念~所以善護意業就是真正最好的廣修供養喔!!

這個百匹猿猴效應的實驗是我在聽蔡禮旭老師的「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觀」第八、九集裡面聽到的,所以就趕快上網去找來這篇資料來供養大眾了~~ 

原文網址:http://paulfrank-tw.blogspot.com/2008/06/blog-post_20.html

以前總覺得廣修供養要很辛苦,其實在我們每一個起心動念,就是最好的廣修供養的機會唷~~^^


第一百隻猴子

日本宮崎縣串間市的海邊,附近有座名叫「幸島」的小島嶼。這座小島的海岸一周大約有四公里長,住著將近一百隻左右的日本猿猴。這些猿猴會到海邊游泳,還會把人們餵食的蕃薯,用海水洗乾淨了再吃,因而獲得「文化猿猴」的稱號。當猿猴模仿人類的動作時,我們都會忍不住覺得好笑,而這笑容之中,同時也包含了輕視的意思。因為,不管猿猴的模仿再怎麼酷似人類,猿猴終究也只是猿猴而已,也只有猿猴的智慧而已。但是,如果達爾文學說是正確的,人類譏笑猿猴的動作,就等於人類在譏笑自己的祖先一樣,也就是在輕視人類的過去。然而,人類真的是比猿猴還要高等的動物嗎?

發生在一九五○年,位於宮崎縣東海岸無人島----幸島上的現象。幸島上生活著許多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天然紀念國寶級動物的日本猿猴,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始針對這些猿猴餵食蕃薯。經過多年的實驗,研究人員終於成功的以剛挖出來的蕃薯,餵食這些日本猿猴。一九五二年,研究員發現當時的幸島大約只有二十隻猿猴。剛開始餵食蕃薯時猿猴要吃之前,都只是用手拍落蕃薯上的泥巴;但是到了一九五三年的某一天,有一隻一歲半的母猴開始把蕃薯拿到河水中,清洗了上面泥巴後,再開始吃乾淨的蕃薯。很快的,有一部份小猿猴和母猿猴,也開始模仿這隻母猿猴的清洗行動,到了一九五七年時,二十隻猿猴當中,大約有十五隻,都會將蕃薯放到河水中,清洗後再吃。然而,研究人員也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十二歲以上的公猿猴,完全不受周遭猿猴的作法改變的影響,依然不清洗蕃薯就吃。這個現象在人類的身上也可以看到,立於領導地位的、年長的、男性,通常都會抵抗新潮流的事實,而不易改變原來的行動;猿猴和人類的行為竟然如此相似。後來,幸島上的河川乾枯了,不知從何時開始,猿猴們都到海邊去洗蕃薯,也不知是不是海水中的鹽分,增添了蕃薯的風味,反正,之後猿猴們的清洗行動,就從淡水轉為海水了。對於這種遠從幸島傳播到高崎山的洗蕃薯現象,終於有半數以上的日本猿猴開始會用河水清洗蕃薯了。猴群產生了新的智慧,清洗後食用的新動作型態開始成為一種習慣。但是,如果只有如此而已,猿猴的行動終究也只是模仿而已。之後沒有多久,幸島上的河水乾枯了·猴群們便開始到海岸邊清洗蕃薯。簡單的說,猴群的智慧已經有所發展,到了足以判斷︰河水沒有了,還可以用海水來清洗的水準了。這樣的行為同時帶給猴群們意外的收穫。海水的鹽分使得蕃薯更加好吃,因而在海水中清洗蕃薯的動作,成為猴群中最常見的習慣。隨後,研究人員還有新發現,猴群不只是將蕃薯清洗後食用而已,還出現了使蕃薯更加美味的洗一下、吃一口行為。吃東西本身可以說是一種生理行為·但是,懂得清洗之後食用,則是屬於高度文化行動的起源。然而,除了清洗之外,還懂得要增加食物的美味,發明加工的方法或烹調的工具,則是更高等的行為了。一般而言,猿猴之間並沒有語言的具體溝通,所以對於同類間的指示或傳達、表達能力等,一定比不上人類發達。因此,清洗蕃薯的行為,可能只是其他的猿猴模仿第一隻母猴的行為,最後才成為猴群整體的習慣而已。如果只是如此而已,即使幸島上的猿猴們的行為屬於高度文化的結果,最終還是脫不出模仿的模式,其他區域的猿猴應該不會出現同樣的行為。但是,事實證明並非如此·清洗蕃薯的現象還有後續發展。在幸島上,會清洗蕃薯的猿猴數目不斷增加的同時,在其他區域的猿猴身上也發現了有同樣的行為。不可思議的是,遠在高崎山及其他島嶼、其他地方的猴群們,竟然也同樣出現清洗蕃薯的行動。當然,其他地方所相隔的距離非常遙遠,這些猴群和幸島的猴群們完全不可能有所接觸,更不必提能夠互相模仿了。一隻猿猴個體所產生的智慧(或者該說是資訊情報),慢慢的傳播給整個團體,當整個團體的數目增加到一定程度時,這樣的情報就如同飛濺的火花一樣,好像原本就有共識似的,傳達到了遠處原本什麼都不知道的另一群同類。這樣的現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經過時間及世代交替之中的情報傳承現象,也就是情報的縱向傳遞,則可以用遺傳的理論來進行說明。然而,前面所提到的情形,卻是在同一時代當中,超越距離空間的限制,以橫向傳遞的形式共同擁有某一情報。

美國研究新生命科學的先驅萊爾‧華特遜在他所著的暢銷書「生命潮流」中,稱之為「百隻猿猴現象」。萊爾‧華特遜會受影響認為只要在幸島會洗蕃薯的猿猴數目,超過一個臨界值之後,不但幸島的猴群會受到影響,甚至還會自然的傳播到其他生活在遠處的猴群。而這個臨界值大概以「一百隻」為界,這是很有趣的想法。當某種行為的個體數目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超越距離空間的限制,從原來的團體散布到其他地區。而一百匹的數字,也只是將一定程度的數量做一簡單數值化所定出來的數目而已。有許多科學家也證實,「百隻猿猴現象」應該算是正常的現象。將這個「百隻猿猴現象」的概念用在教育上,特別目前適逢教育改革如荼如火的時期,平凡的我輩也許無法先知先覺成為第一隻洗蕃薯的猿猴,但是,只要每個人都是「百隻猿猴中的一隻」,相信「百隻猿猴現象」的效應,應該可以讓教育的腳步順暢進行,教育改革成功的日子將是指日可待,所以,我們除了要以「百隻猿猴中的一隻」自許外,更要自我惕厲,千萬不要成為那十五隻之外,食古不化的老公猴,否則將會被時代的潮流所淘汰。只要在集團內有人開始進行某一行為,同一集團中一定會有其他人開始模仿。而這模仿的人數到達某一程度的比例時,即使在相隔甚遠的地區也會發生同一現象,然後慢慢的傳播到整個社會。這就是此一現象的基本原理。一百人的觀念就能改變世界事實上,百匹猿猴現象已經在一九九四年正式獲得學術界的承認。經過許多動物及心理學者的實驗發現,此一現象不僅出現在猿猴而已,包含人類在內的哺乳類動物、鳥類、昆蟲等,也都會出現此一現象。原本,一開始發現猿猴有清洗蕃薯行為的研究單位,是京都大學的靈長類研究所。其過程及內容都記錄在同研究所教授今西錦司先生(已故)的著作人類的誕生、世界的歷史(河出書房新社)之中。今西先生曾經針對主張突變與自然淘汰的達爾文學說,提出族群分棲的理論,以說明生物進化的原理,因而被譽為是超越達爾文的世界知名學者。但是,美國研究新生命科學的先驅萊爾‧華特遜,不但以學術的角度重新檢討這種現象,而命名為百匹猿猴現象,同時還將其理論化。萊爾‧華特遜並不贊同以笛卡兒的身心二元論及機械世界觀為基礎的西洋近代思想,他反而比較提倡心身合一的東洋思想。他在自己的著作----生命潮流一書當中,介紹了百匹猿猴現象,同時藉此說明人類的文化與產生流行的原理。簡單的說,在某些時候,某種想法或思想會突然在社會上廣為傳播或流行。其主要的原理就是因為︰只要認同某一事實的人數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獲得更多人的認同,而這樣的現象也可以用百匹猿猴現象來加以說明。原本只屬於少數人的行為或情報,一旦傳達到某一程度,只要再加上周遭條件的配合,就能夠傳達到整個的社會。這樣的傳達方式,也就是華特遜所提出的主張,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在情報傳遞及行銷理論方面。但是,筆者認為這樣的現象所蘊含的意義非常深遠,甚至足以解決人類所面對的重大課題。以往筆者的著作中也曾經多次提到,只要有一成左右的人開始有不同的想法,則許多價值觀及事情的結構都會因而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有所改變。當然,要許多人都開始有不同的想法可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所以筆者認為大約只要有一成左右的人,就足以構成改變的開始。換句話說,只要個人開始覺醒,整個種族的意識也有可能獲得改變。如果有一百個人開始改變意識,秉持著新的智慧展開行動,就能夠改變日本甚至於整個世界。因此,百匹猿猴現象正好可以解釋改變世界的基本原理。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改善世界,希望明天會更好,就需要有人能夠及早有新的觸發,開始提出新的想法。能夠比其他人更早一步發現新概念的人,也必須有率先實行的勇氣。簡單的說,就是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努力成為百匹猿猴中的一匹。唯有如此,才能夠拯救地球及全人類。如果我們只是繼續現在的價值觀而不思改變,地球及全人類都只有步上毀滅一途。從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之中,已經處處可見地球步向毀滅的跡象。所以,我們需要百匹猿猴,也就是具有智慧及遠見的賢人,能夠及早提出新的思想、率先行動,以拯救地球。

八O年代初期,薛爾得雷克提出新論調,其理論(假說)的重點,就是「具體磁場(區域)所產生的具體共鳴」。而薛爾得雷克認為,這種共鳴所具有的能力並不受時空的限制,是一種非能量的物質,它成為一個情報發源地,就像電波一樣,能夠廣為傳達到極遠的地方或久遠的時代,甚至會繼續遺傳下去。薛爾得雷克主張,這種具體磁場的形成及共鳴作用,不只限於生物的型態或行動而已,甚至連社會構成的原理等,都有可能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只要有人學習或認識到某種新的知識,其他的人也會比較容易學習,或比較容易認同。只要有許多人認知了某項事實,其他的人們也就比較容易接受同樣的認知。薛爾得雷克假說便足以說明百隻猿猴現象的原理了。 真理是跨越時空的動力之源 。 只有真實的事物 (真理) 才能跨越時代,流傳下去。正當而優良的事物能夠形成較強的「具體磁場」,所產生的共鳴能源也較為豐富,因此就比較容易傳播、承傳,而最後的結果就是能夠永垂不朽。意識的共鳴或真實的繼承,是在無意識狀態之下比較有效果。潛在意識比外在意識更能夠獲得共鳴。我們人類的潛在能力可以說還有極大的發揮空間。只要個人開始覺醒,整個種族的意識也有可能獲得改變。所有的事物都會朝真實、真理的方向慢慢的昇華。所以,我們也應該要重視真理,與真實為伍,努力將自己也變成真實的一部分。 人類文明的反思: 我們並不是萬物的主人或是擁有者,我們只不過是個保管者而已萬物是比我們還要龐大而重要的東西。萬物是整體,我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要好好的利用、保管、發展,最好還要能夠加以改良,不破壞絲毫的部分,再將其交付給我們之後的傳承者 ── 這是我們所應盡的義務。 該是揚棄以「人類為中心」理論的時候了。脫離人類的自私以及人類為本位的思想,重新認識宇宙理論的重要,可以說是人類的當務之急。何謂「微觀型爛好人」呢?主要是指「基本上沒有惡意,動機也很善良,但是卻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遠見,或對地球的展望毫無概念的人」。遠離了自然,不懂得心存感謝,自詡為最高等生物而極盡奢華的文明人,才是遠離「真實的人」的人種。生物若無法察知自己所處的危機,就是缺乏生命體的危機管理能力,也可以說是毫無警覺能力。 權威是進步的阻力 。 不管是人類社會或是猿猴的社會中,中年男性對於新文化、新行為、新風俗,大多採取批判否定的態度。中年男性超過變革期或混亂期的能力有普遍不足的傾向,更遑論對追求下一世代真實姿態的共鳴能力了......。問題在於中年男性是否會堅持自己本身的經驗法則或先入為主的觀念,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如果把自己的標準當作唯一的尺度,藉以評判年輕人的行動或文化,則永遠只能停留在過去的情境之中而已。對人類而言,超過四十五歲的男性,也同樣缺乏對高波動的共鳴能力,真是令人心生警覺的現象。

尋回赤子之心 。 如何才能夠不受經驗或先入為主觀念的影響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常保好奇心及單純的赤子之心。即使遇到無法接受的事物,也要保持研究的興趣,仔細觀察、認真學習,自然而然就能夠不斷地獲得新知。良心和真技術,可以說是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今後為了社會、為了人類竭盡所能,提供良心的作法,將會變成營業活動的主流。改善面相的第一要訣就是笑臉迎人的態度。如果常保笑容,自然就會變成開朗自信的面相。 追求明朗、揚棄黑暗的想法,可以說是世界共通的人類心理,而笑容也正是打開人心的萬能鑰匙。 養浩然正氣。 捨棄自我的成見,重新思考反自然的行動,以良心為第一,經常保有愛、調和、與共生的觀念.....,也就是提高人性的本質。現代人所要求的不再是個體的分離,而是整體調和的概念。 重新啟動「生命機能」。 長久以來,人類幾乎忘記了「生命機能」的存在,特別是在近代,大家都以為有病就要到醫院接受藥物治療,完全沒有想到用自然治療的方法或免疫系統的作用。重視治療更勝於預防的作法,其實也是無視於身體機制的最佳實例。不必借重醫療及藥物的力量,人類與生俱來就擁有許多的能力,能夠自己診斷、自己治療、自己淨化、再組織化、多樣化.....等等,能夠按照自己內部的規則做出選擇應有的方向及判斷。若要啟動世間「凡事總會好轉,一切都要朝好處發展」的系統,要讓天地自然的真理發生作用,人類就必須仔細傾聽自己內部的生命機能,然後按照生命的原理,開始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行。「對所有事物都要採取肯定的想法」,健全的思考模式造就了健康的身體。而健康的身體所在也就是健全的精神所至。身體健康和心靈作用有密切的關係卻是不容否認的。精神作用能夠保持身體的健康,可以說是大家的常識。 成為宏觀的好人。 在完全達到正確的生活態度之前,能朝著目標繼續努力不懈的人,都可以稱之為「宏觀的善人」。這是一個該重視大才更勝於小聰明的時代。筆者也冀望大家能夠及早發覺此一道理,成為一真正具有宏觀概念的地球好公民。不批評他人的缺點,不扯他人的後腿,與對方建立互信的關係,秉著良心,以行善為目標,為了全世界的人類造福,認真的尋求良心之道乃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所謂相由心生,具有正確的生活方式,便具有端正的面相。 為往聖繼絕學 。 肯定過去、 努力現在、 期許未來、 這是活得幸福愉快的三項準則。知道得越多,學習得越深奧,心中自然就更會存有希望。為了要達到「期許未來、肯定過去,努力現在」的目標,我們就要勤於學習新知;而要成為百匹猿猴之一,吸收新知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吸收新知、不斷學習就等於擁有希望。人類對於未來抱持夢想及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事。世界上所有的根本原理都應該是非常單純的,越優秀的理論就越簡單。極為複雜的整體,可以藉由單純的一部分達到還原的目的。真正的知識,都是由單純的原理而來的,所以也就更凸顯了越單純的事物也就越萬能的基本法則。學問能使人謙虛。越努力學習新知,就越知道學無止境,學海無涯。了解到自己的無知,更加虛心學習,自然會更謙虛,也更具有智慧。

透過教育移風易俗 。 教育 (education)的字根是引導、開發的意思,開發、提升人類能力的技術就是教育的意義。教育需要結構性的改革,我們需要更重視人性教育,培養孩子具有世界觀及道德觀。靜岡縣公立中學的山本元老師,他的教育座標就是「生命的教育」,透過花、鳥、蟲類的觀察與研究,了解到生命的重要、寶貴及可愛。孩子終將必須面對殘酷的現實,因此藉由教育、藉由生活中的點滴讓他們明白生命的意義及現實面,是必要的。否則在為預警的情況育到殘酷的現實,很可能孩子們會因此而無法承受。相由心生,所以要維持好的相貌就要抱持良好的生活態度,努力學習,對未來懷抱可能實現的夢想。我們出生到這個世界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繳稅或付利息,而是為了不斷的學習。所以,這個世界可說是為了提升人性的學習場所。 領導者應具有的特質。 領導者本身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組織的盛衰完全取決於高層的決定。如果領導者常保開朗的個性及好的面相,努力琢磨本身的意志,提升自我的層次,對未來充滿期望,自然就會產生樂觀的影響,加速組織或企業往更美好的方向邁進。要提升公司業績的方法,我的建議是採取「對優點睜一隻眼,對缺點閉一隻眼」的作法。發揚優點的「發展長才法」,只要針對其最具自信的部分加以指導就可以了,接受指導的一方不但感到非常高興,同時也能夠在短時間內就達成極好的成效,可以說是既有效率又安全的指導方法。 百猴楷模之一 ── 高木善之先生 任職於松下電器公司,代表提出地球環境網路「地球村」觀念的高木善之先生,總是面帶微笑,帶給大家快樂。這種自然而不做作的態度,才是真正的人生。高木先生並不強迫他人的認同,只是靜靜的提出訴求,希望能夠慢慢的從一個人開始,改變意識型態和價值觀。如果個人的意識改革無法成功,地球就無法獲救 ── 筆者非常贊同此一想法。為了延續熱誠,就必須保持冷靜的態度。高木先生所提倡的自然活動,一點一點的滲透到每一個人的心中,總有一天會像源源不絕的地下水一般,永遠流傳下去。 成為開風氣之先的「百猴之一」 歷史上提倡真理的人物,大多是實踐家而不是批判者。悲觀論是發自於感情,而樂觀論則是起源於意志。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會越來越好,當然不是因為歷史上偶發的巧合,而是神的偉大意志所造成的。不管面臨任何局面,偉大的意志都會發生作用,讓真正的東西能夠遺留下來。而這也就是必要及必然的道理。認清自我本身的私慾,進而努力抑制、克服、可以說是人類知善的開始。能夠自詡為「百匹猿猴之一」,為世界盡力貢獻的,大概就是「集結過去自己所了解的知識或情報,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傳授給更多的人」。



網友回響:


作者:crazyboy  

四年前看過這本書,覺得很棒,這種理論及書籍沒有人寫過.想到目前協會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我們這種信念必然會不受時空限制傳染給其它同胞.

書名:第一百隻猴子
作者:船井幸雄
譯者:李玲瑜
出版:洪建全基金會

心得: 這是一本值得深深閱讀的好書. 作者即是前不久統一企業邀請日本企業高手-船井幸雄. 書中提及在日本幸島住著近一百隻猿猴會到海邊將蕃薯用海水洗乾淨再吃. 這就是[百匹猿猴現象]. 作者認為大約只要有一成左右的人, 就足以構成改變的開始, 只要認同某一事實的人數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獲得更多人的認同, 所以只是個人改變, 社會就會跟著改變.(蘇美月)

1.什麼是「百隻猴現象」 
  
  日本宮崎縣串間市附近有座名叫「幸島」的小小島嶼,住著將近一百隻左右的日本猿猴,這些猿猴會把人類餵食的蕃薯用海水洗乾淨再吃,因而獲得「文化猿猴」的稱號。(前言)
  
  美國研究新生命科學的先驅萊爾.華特遜,在他所著的暢銷書   ?生命潮流?之中,認為只要在幸島會洗蕃薯的猿猴數目超過一個臨界值之後,不但幸島的猴群會受到影響,甚至還會自然傳播到其他生活在遠處的猴群。而這個臨界值就大概以「一百隻」為界即所謂的「百隻猴現象」。(前言) 
  
  當某種行為的個體數目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超越距離空間的限制,從原來的團體散布到其他地區。美國研究新生命科學的先驅萊爾.華特遜則稱這種現象為「百隻猴現象」,一百隻的數字,也只是「一定程度的數量」做一簡單數值化所定出來的數目而己。( P14 ) 
  
  在某些時候,某種想法或思想會突然在社會上廣為傳播或流行,其主要原理就是因為﹕「只要認同某一事實的人數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獲得更多人的認同」。( P16)
--------------------------------------------------------------------------------
2.「百隻猴現象」的形成原因   
  八O年代初期,薛爾得雷克提出新論調,其理論(假說)的重點,就是「具體磁場(區域)所產生的具體共鳴」。( P20 ) 
  
  而薛爾得雷克認為,這種共鳴所具有的能力並不受時空的限制,是一種非能量的物質,它成為一個情報發源地,就像電波一樣,能夠廣為傳達到極遠的地方或久遠的時代,甚至會繼續遺傳下去。( P25 ) 
  
  薛爾得雷克主張,這種具體磁場的形成及共鳴作用,不只限於生物的型態或行動而已,甚至連社會構成的原理等,都有可能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P21 ) 
  
  只要有人學習或認識到某種新的知識,其他的人也會比較容易學習,或比較容易認同。( P24 ) 
  
  只要有許多人認知了某項事實,其他的人們也就比較容易接受同樣的認知。薛爾得雷克假說便足以說明百隻猿猴現象的原理了。( P26 )
  
--------------------------------------------------------------------------------  
3.真理是跨越時空的動力之源   
  只有真實的事物 (真理) 才能跨越時代,流傳下去。( P30 ) 
  
  正當而優良的事物能夠形成較強的「具體磁場」,所產生的共鳴能源也較為豐富,因此就比較容易傳播、承傳,而最後的結果就是能夠永垂不朽。( P31 ) 
  
  薛爾得雷克認為,真實的事物之所以能夠承傳下去,主要是因為過去已經存在的型態 (正常型)特質,使得「具體磁場」更加安定,所以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作用。( P33 ) 
  
  人類或動物之間的心靈,在某些看不見的部份是互相影響的。( P19 ) 
  
  我們人類的意識深層,擁有一儲藏了過去幾萬人記憶的意識層。此一無意識區域並不是屬於個人的記憶,而是一集團性的記憶。( P42 ) 
  
  意識的共鳴或真實的繼承,是在無意識狀態之下比較有效果。潛在意識比外在意識更能夠獲得共鳴。我們人類的潛在能力可以說還有極大的發揮空間。( P38 ) 
  
  只要個人開始覺醒,整個種族的意識也有可能獲得改變。( P17 ) 
  
  只要到達某一比率,已經占有市場的部分就會形成力量(具體磁 
場),開始發揮本身的影響力,而占據的速度也就不斷的提升。( P51 ) 
  
  所有的事物都會朝真實、真理的方向慢慢的昇華。所以,我們也應該要重視真理,與真實為伍,努力將自己也變成真實的一部分。( P32 )

--------------------------------------------------------------------------------

4.人類文明的反思 
  
4.1人是宇宙的主人嗎? 
  
  現在的地球充滿了疲累的現象,因為寄生在地球上的人類反客為主的緣故,本應該是萬物智慧之首的人類,不斷的破壞自己所生存的地球環境。( P56 ) 
  
  人類只不過是龐大生命連鎖中的一環而已。但是,人類卻以全生物的管理者自居,任意破壞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甚至奪走牠們的生命。( P58 ) 
  
  我們並不是萬物的主人或是擁有者,我們只不過是個保管者而已。萬物是比我們還要龐大而重要的東西。萬物是整體,我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P153 ) 
  
  我們要好好的利用、保管、發展,最好還要能夠加以改良,不破壞絲毫的部分,再將其交付給我們之後的傳承者 ── 這是我們所應盡的義務。( P153 ) 
  
  地球上不只是需要大樓、道路、工廠而已,我們必須重新認知,田地、森林也是地球環境不可或缺的部分。脫離人類的自私以及人類為本位的思想,重新認識宇宙理論的重要,可以說是人類的當務之急。 ( P73 ) 
  
  該是揚棄以「人類為中心」理論的時候了。( P71 )
  
4.2物質成就代表一切嗎? 
  
  近代肯定個人私慾及以自我主義為中心的思想、追求物質慾望的目標、以無窮盡資源為前提的社會體制、經濟體制及價值觀等,勢必都將走上崩壞一途。( P70 ) 
  
  如果以善惡來分,競爭不等於惡;但是,競爭絕不完全等於善。然而,現代的社會中,還是有許多人以為競爭是絕對之善,所以凡事與他人為敵、攻擊對方、至死不休。( P90 ) 
  
  何謂「微觀型爛好人」呢?主要是指「基本上沒有惡意,動機也很善良,但是卻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遠見,或對地球的展望毫無概念的人」。( P80 ) 
  
  遠離了自然,不懂得心存感謝,自詡為最高等生物而極盡奢華的文明人,才是遠離「真實的人」的人種。( P152 ) 
  
  生物若無法察知自己所處的危機,就是缺乏生命體的危機管理能力,也可以說是毫無警覺能力。( P61 )
--------------------------------------------------------------------------------
  
5.權威是進步的阻力
  
  不管是人類社會或是猿猴的社會中,中年男性對於新文化、新行為、新風俗,大多採取批判否定的態度。( P76 ) 
  
  中年男性超過變革期或混亂期的能力有普遍不足的傾向,更遑論對追求下一世代真實姿態的共鳴能力了......。( P76 ) 
  
  問題在於中年男性是否會堅持自己本身的經驗法則或先入為主的觀念,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如果把自己的標準當作唯一的尺度,藉以評判年輕人的行動或文化,則永遠只能停留在過去的情境之中而已。( P77 ) 
  
  對人類而言,超過四十五歲的男性,也同樣缺乏對高波動的共鳴能力,真是令人心生警覺的現象。( P119 )
  
--------------------------------------------------------------------------------  
6.尋回赤子之心 
  
  如何才能夠不受經驗或先入為主觀念的影響呢?筆者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常保好奇心及單純的赤子之心。( P78 ) 
  
  即使遇到無法接受的事物,也要保持研究的興趣,仔細觀察、認真學習,自然而然就能夠不斷地獲得新知。( P78 ) 
  
  良心和真技術,可以說是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 P123 ) 
  
  今後為了社會、為了人類竭盡所能,提供良心的作法,將會變成營業活動的主流。( P123 ) 
  
  如果員工表情開朗、面相端正,這就一定是一家成長型的績優企業。( P165 ) 
  
  改善面相的第一要訣就是笑臉迎人的態度。( P166 ) 
  
  如果常保笑容,自然就會變成開朗自信的面相。( P166 ) 
  
  追求明朗、揚棄黑暗的想法,可以說是世界共通的人類心理,而笑容也正是打開人心的萬能鑰匙。( P166 )
--------------------------------------------------------------------------------

  
7.養浩然正氣 
  
  捨棄自我的成見,重新思考反自然的行動,以良心為第一,經常保有愛、調和、與共生的觀念.....,也就是提高人性的本質。( P144 ) 
  
  今後的時代還必須加入「共生、調和、品質、利他」等因素,才能符合時代的要求。今後的日本則需要更多具有正確心志及理念哲學的宏觀好國民。( P84 ) 
  
  現代是講究恢復「和」的理論更勝於個人主義的時代。現代人所要求的不再是個體的分離,而是整體調和的概念。( P88 ) 
  
  小慾侵蝕了人性的優點,讓人為之瘋狂喪志。但是,大慾則是大期望,抱持著大希望就能夠提升心靈的層次。如果能夠抱持無可衡量的大慾,就算是聖賢了。( P192 ) 

--------------------------------------------------------------------------------  
8.重新啟動「生命機能」
  
  長久以來,人類幾乎忘記了「生命機能」的存在,特別是在近代,大家都以為有病就要到醫院接受藥物治療,完全沒有想到用自然治療的方法或免疫系統的作用。重視治療更勝於預防的作法,其實也是無視於身體機制的最佳實例。( P95 ) 
  
  不必借重醫療及藥物的力量,人類與生俱來就擁有許多的能力,能夠自己診斷、自己治療、自己淨化、再組織化、多樣化.....等等,能夠按照自己內部的規則做出選擇應有的方向及判斷。( P94 ) 
  
  若要啟動世間「凡事總會好轉,一切都要朝好處發展」的系統,要讓天地自然的真理發生作用,人類就必須仔細傾聽自己內部的生命機能,然後按照生命的原理,開始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行。( P96 ) 
  
  「對所有事物都要採取肯定的想法」,健全的思考模式造就了健康的身體。而健康的身體所在也就是健全的精神所至。( P116 ) 
  
  身體健康和心靈作用有密切的關係卻是不容否認的。精神作用能夠保持身體的健康,可以說是大家的常識。( P115 )

--------------------------------------------------------------------------------
  
9.成為宏觀的好人 
  
  在完全達到正確的生活態度之前,能朝著目標繼續努力不懈的人,都可以稱之為「宏觀的善人」。( P198 ) 
  
  這是一個該重視大才更勝於小聰明的時代。筆者也冀望大家能夠及早發覺此一道理,成為一真正具有宏觀概念的地球好公民。( P83 ) 
  
  在今後的時代中,公司或個人最好不要只是選擇利益,而漠視了作惡的下場。( P127 ) 
  
  不批評他人的缺點,不扯他人的後腿,與對方建立互信的關係,秉著良心,以行善為目標,為了全世界的人類造福,認真的尋求良心之道乃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P128 ) 
  
  所謂相由心生,具有正確的生活方式,便具有端正的面相。( P161 )

--------------------------------------------------------------------------------
10.為往聖繼絕學 
  
  肯定過去、 努力現在、 期許未來、 這是活得幸福愉快的三項準則。( P169 ) 
  
  要對未來抱持希望,就必須好好用功、吸收知識,而且還必須是非常用功,不能夠是半玩票性質的。( P170 ) 
  
  只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就不會感覺到絕望。( P172 ) 
  
  知道得越多,學習得越深奧,心中自然就更會存有希望。( P172 ) 
  
  為了要達到「期許未來、肯定過去,努力現在」的目標,我們就要勤於學習新知;而要成為百匹猿猴之一,吸收新知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P172 ) 
  
  吸收新知、不斷學習就等於擁有希望。人類對於未來抱持夢想及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事。( P175 ) 
  
  世界上所有的根本原理都應該是非常單純的,越優秀的理論就越簡單。( P176 ) 
  
  極為複雜的整體,可以藉由單純的一部分達到還原的目的。( P177 ) 
  
  真正的知識,都是由單純的原理而來的,所以也就更凸顯了越單純的事物也就越萬能的基本法則。( P177 ) 
  
  學問能使人謙虛。越努力學習新知,就越知道學無止境,學海無涯。( P178 ) 
  
  了解到自己的無知,更加虛心學習,自然會更謙虛,也更具有智慧。( P178 )
--------------------------------------------------------------------------------
  
11.透過教育移風易俗
  
  教育 (education)的字根是引導、開發的意思,開發、提升人類能力的技術就是教育的意義。( P180 ) 
  
  現在的教育系統,都只有「教」的部分,而完全沒有發揮「育」的機能。如此錯誤的教育方向應該大幅改革才是。( P180 ) 
  
  教育需要結構性的改革,我們需要更重視人性教育,培養孩子具有世界觀及道德觀。( P129 ) 
  
  靜岡縣公立中學的山本元老師,他的教育座標就是「生命的教育」,透過花、鳥、蟲類的觀察與研究,了解到生命的重要、寶貴及可愛。( P131 ) 
  
  相由心生,所以要維持好的相貌就要抱持良好的生活態度,努力學習,對未來懷抱可能實現的夢想。( P179 ) 
  
  我們出生到這個世界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繳稅或付利息,而是為了不斷的學習。所以,這個世界可說是為了提升人性的學習場所。( P194 )
--------------------------------------------------------------------------------
  
12.君子之德風 
  
  領導者本身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組織的盛衰完全取決於高層的決定。( P188 ) 
  
  如果領導者常保開朗的個性及好的面相,努力琢磨本身的意志,提升自我的層次,對未來充滿期望,自然就會產生樂觀的影響,加速組織或企業往更美好的方向邁進。( P189 ) 
  
  要提升公司業績的方法,我的建議是採取「對優點睜一隻眼,對缺點閉一隻眼」的作法。( P184 ) 
  
  發揚優點的「發展長才法」,只要針對其最具自信的部分加以指導就可以了,接受指導的一方不但感到非常高興,同時也能夠在短時間內就達成極好的成效,可以說是既有效率又安全的指導方法。( P186 )

--------------------------------------------------------------------------------
  
13.「百隻猴」楷模之一 ── 高木善之先生 
  
  任職於松下電器公司,代表提出地球環境網路「地球村」觀念的高木善之先生,總是面帶微笑,帶給大家快樂。這種自然而不做作的態度,才是真正的人生。( P148 ) 
  
  奔走日本全國各地,每個月有三十場演講,平均每天一場,每場大約是二~三小時。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將近有十年的時間。 ( P148 ) 
  
  高木先生並不強迫他人的認同,只是靜靜的提出訴求,希望能夠慢慢的從一個人開始,改變意識型態和價值觀。如果個人的意識改革無法成功,地球就無法獲救 ── 筆者非常贊同此一想法。( P149 ) 
  
  為了延續熱誠,就必須保持冷靜的態度。高木先生所提倡的自然活動,一點一點的滲透到每一個人的心中,總有一天會像源源不絕的地下水一般,永遠流傳下去。( P149 ) 
  
  高木善之先生──他也是改變時代的百匹猿猴之一。( P149 )



--------------------------------------------------------------------------------

  
14.你願成為開風氣之先的「百猴之一」嗎? 
  
  歷史上提倡真理的人物,大多是實踐家而不是批判者。( P113 ) 
  
  筆者認為悲觀論是發自於感情,而樂觀論則是起源於意志。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會越來越好,當然不是因為歷史上偶發的巧合,而是神的偉大意志所造成的。( P104 ) 
  
  不管面臨任何局面,偉大的意志都會發生作用,讓真正的東西能夠遺留下來。而這也就是必要及必然的道理。( P107 ) 
  
  朝著宏觀之善的生活方式努力不懈,可以說是成為百匹猿猴的義務。( P193 ) 
  
  認清自我本身的私慾,進而努力抑制、克服、可以說是人類知善的開始。( P195 ) 
  
  能夠自詡為「百匹猿猴之一」,為世界盡力貢獻的,大概就是「集 
結過去自己所了解的知識或情報,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傳授給更多的人」。( P198) 
  
  各位讀者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宏觀之善」,從好的意義方面發起「百匹猿猴現象」。 ( P200 )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t1937&aid=3641229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3 14:02 【udn】 這有相關產品!洗劑 海水 美好 人生比價

 回應文章

無量光教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網友回響
2010/01/04 11:29
 
無量光教(bluest1937) 於 2010-01-04 11:31 回覆:

作者:crazyboy  


四年前看過這本書,覺得很棒,這種理論及書籍沒有人寫過.想到目前協會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我們這種信念必然會不受時空限制傳染給其它同胞.

書名:第一百隻猴子
作者:船井幸雄
譯者:李玲瑜
出版:洪建全基金會

心得: 這是一本值得深深閱讀的好書. 作者即是前不久統一企業邀請日本企業高手-船井幸雄. 書中提及在日本幸島住著近一百隻猿猴會到海邊將蕃薯用海水洗乾淨再吃. 這就是[百匹猿猴現象]. 作者認為大約只要有一成左右的人, 就足以構成改變的開始, 只要認同某一事實的人數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獲得更多人的認同, 所以只是個人改變, 社會就會跟著改變.(蘇美月)

1.什麼是「百隻猴現象」 
  
  日本宮崎縣串間市附近有座名叫「幸島」的小小島嶼,住著將近一百隻左右的日本猿猴,這些猿猴會把人類餵食的蕃薯用海水洗乾淨再吃,因而獲得「文化猿猴」的稱號。(前言)
  
  美國研究新生命科學的先驅萊爾.華特遜,在他所著的暢銷書   ?生命潮流?之中,認為只要在幸島會洗蕃薯的猿猴數目超過一個臨界值之後,不但幸島的猴群會受到影響,甚至還會自然傳播到其他生活在遠處的猴群。而這個臨界值就大概以「一百隻」為界即所謂的「百隻猴現象」。(前言) 
  
  當某種行為的個體數目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超越距離空間的限制,從原來的團體散布到其他地區。美國研究新生命科學的先驅萊爾.華特遜則稱這種現象為「百隻猴現象」,一百隻的數字,也只是「一定程度的數量」做一簡單數值化所定出來的數目而己。( P14 ) 
  
  在某些時候,某種想法或思想會突然在社會上廣為傳播或流行,其主要原理就是因為﹕「只要認同某一事實的人數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獲得更多人的認同」。( P16)
--------------------------------------------------------------------------------
2.「百隻猴現象」的形成原因   
  八O年代初期,薛爾得雷克提出新論調,其理論(假說)的重點,就是「具體磁場(區域)所產生的具體共鳴」。( P20 ) 
  
  而薛爾得雷克認為,這種共鳴所具有的能力並不受時空的限制,是一種非能量的物質,它成為一個情報發源地,就像電波一樣,能夠廣為傳達到極遠的地方或久遠的時代,甚至會繼續遺傳下去。( P25 ) 
  
  薛爾得雷克主張,這種具體磁場的形成及共鳴作用,不只限於生物的型態或行動而已,甚至連社會構成的原理等,都有可能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P21 ) 
  
  只要有人學習或認識到某種新的知識,其他的人也會比較容易學習,或比較容易認同。( P24 ) 
  
  只要有許多人認知了某項事實,其他的人們也就比較容易接受同樣的認知。薛爾得雷克假說便足以說明百隻猿猴現象的原理了。( P26 )
  
--------------------------------------------------------------------------------  
3.真理是跨越時空的動力之源   
  只有真實的事物 (真理) 才能跨越時代,流傳下去。( P30 ) 
  
  正當而優良的事物能夠形成較強的「具體磁場」,所產生的共鳴能源也較為豐富,因此就比較容易傳播、承傳,而最後的結果就是能夠永垂不朽。( P31 ) 
  
  薛爾得雷克認為,真實的事物之所以能夠承傳下去,主要是因為過去已經存在的型態 (正常型)特質,使得「具體磁場」更加安定,所以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作用。( P33 ) 
  
  人類或動物之間的心靈,在某些看不見的部份是互相影響的。( P19 ) 
  
  我們人類的意識深層,擁有一儲藏了過去幾萬人記憶的意識層。此一無意識區域並不是屬於個人的記憶,而是一集團性的記憶。( P42 ) 
  
  意識的共鳴或真實的繼承,是在無意識狀態之下比較有效果。潛在意識比外在意識更能夠獲得共鳴。我們人類的潛在能力可以說還有極大的發揮空間。( P38 ) 
  
  只要個人開始覺醒,整個種族的意識也有可能獲得改變。( P17 ) 
  
  只要到達某一比率,已經占有市場的部分就會形成力量(具體磁 
場),開始發揮本身的影響力,而占據的速度也就不斷的提升。( P51 ) 
  
  所有的事物都會朝真實、真理的方向慢慢的昇華。所以,我們也應該要重視真理,與真實為伍,努力將自己也變成真實的一部分。( P32 )

--------------------------------------------------------------------------------

4.人類文明的反思 
  
4.1人是宇宙的主人嗎? 
  
  現在的地球充滿了疲累的現象,因為寄生在地球上的人類反客為主的緣故,本應該是萬物智慧之首的人類,不斷的破壞自己所生存的地球環境。( P56 ) 
  
  人類只不過是龐大生命連鎖中的一環而已。但是,人類卻以全生物的管理者自居,任意破壞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甚至奪走牠們的生命。( P58 ) 
  
  我們並不是萬物的主人或是擁有者,我們只不過是個保管者而已。萬物是比我們還要龐大而重要的東西。萬物是整體,我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P153 ) 
  
  我們要好好的利用、保管、發展,最好還要能夠加以改良,不破壞絲毫的部分,再將其交付給我們之後的傳承者 ── 這是我們所應盡的義務。( P153 ) 
  
  地球上不只是需要大樓、道路、工廠而已,我們必須重新認知,田地、森林也是地球環境不可或缺的部分。脫離人類的自私以及人類為本位的思想,重新認識宇宙理論的重要,可以說是人類的當務之急。 ( P73 ) 
  
  該是揚棄以「人類為中心」理論的時候了。( P71 )
  
4.2物質成就代表一切嗎? 
  
  近代肯定個人私慾及以自我主義為中心的思想、追求物質慾望的目標、以無窮盡資源為前提的社會體制、經濟體制及價值觀等,勢必都將走上崩壞一途。( P70 ) 
  
  如果以善惡來分,競爭不等於惡;但是,競爭絕不完全等於善。然而,現代的社會中,還是有許多人以為競爭是絕對之善,所以凡事與他人為敵、攻擊對方、至死不休。( P90 ) 
  
  何謂「微觀型爛好人」呢?主要是指「基本上沒有惡意,動機也很善良,但是卻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遠見,或對地球的展望毫無概念的人」。( P80 ) 
  
  遠離了自然,不懂得心存感謝,自詡為最高等生物而極盡奢華的文明人,才是遠離「真實的人」的人種。( P152 ) 
  
  生物若無法察知自己所處的危機,就是缺乏生命體的危機管理能力,也可以說是毫無警覺能力。( P61 )
--------------------------------------------------------------------------------
  
5.權威是進步的阻力
  
  不管是人類社會或是猿猴的社會中,中年男性對於新文化、新行為、新風俗,大多採取批判否定的態度。( P76 ) 
  
  中年男性超過變革期或混亂期的能力有普遍不足的傾向,更遑論對追求下一世代真實姿態的共鳴能力了......。( P76 ) 
  
  問題在於中年男性是否會堅持自己本身的經驗法則或先入為主的觀念,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如果把自己的標準當作唯一的尺度,藉以評判年輕人的行動或文化,則永遠只能停留在過去的情境之中而已。( P77 ) 
  
  對人類而言,超過四十五歲的男性,也同樣缺乏對高波動的共鳴能力,真是令人心生警覺的現象。( P119 )
  
--------------------------------------------------------------------------------  
6.尋回赤子之心 
  
  如何才能夠不受經驗或先入為主觀念的影響呢?筆者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常保好奇心及單純的赤子之心。( P78 ) 
  
  即使遇到無法接受的事物,也要保持研究的興趣,仔細觀察、認真學習,自然而然就能夠不斷地獲得新知。( P78 ) 
  
  良心和真技術,可以說是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 P123 ) 
  
  今後為了社會、為了人類竭盡所能,提供良心的作法,將會變成營業活動的主流。( P123 ) 
  
  如果員工表情開朗、面相端正,這就一定是一家成長型的績優企業。( P165 ) 
  
  改善面相的第一要訣就是笑臉迎人的態度。( P166 ) 
  
  如果常保笑容,自然就會變成開朗自信的面相。( P166 ) 
  
  追求明朗、揚棄黑暗的想法,可以說是世界共通的人類心理,而笑容也正是打開人心的萬能鑰匙。( P166 )
--------------------------------------------------------------------------------

  
7.養浩然正氣 
  
  捨棄自我的成見,重新思考反自然的行動,以良心為第一,經常保有愛、調和、與共生的觀念.....,也就是提高人性的本質。( P144 ) 
  
  今後的時代還必須加入「共生、調和、品質、利他」等因素,才能符合時代的要求。今後的日本則需要更多具有正確心志及理念哲學的宏觀好國民。( P84 ) 
  
  現代是講究恢復「和」的理論更勝於個人主義的時代。現代人所要求的不再是個體的分離,而是整體調和的概念。( P88 ) 
  
  小慾侵蝕了人性的優點,讓人為之瘋狂喪志。但是,大慾則是大期望,抱持著大希望就能夠提升心靈的層次。如果能夠抱持無可衡量的大慾,就算是聖賢了。( P192 ) 

--------------------------------------------------------------------------------  
8.重新啟動「生命機能」
  
  長久以來,人類幾乎忘記了「生命機能」的存在,特別是在近代,大家都以為有病就要到醫院接受藥物治療,完全沒有想到用自然治療的方法或免疫系統的作用。重視治療更勝於預防的作法,其實也是無視於身體機制的最佳實例。( P95 ) 
  
  不必借重醫療及藥物的力量,人類與生俱來就擁有許多的能力,能夠自己診斷、自己治療、自己淨化、再組織化、多樣化.....等等,能夠按照自己內部的規則做出選擇應有的方向及判斷。( P94 ) 
  
  若要啟動世間「凡事總會好轉,一切都要朝好處發展」的系統,要讓天地自然的真理發生作用,人類就必須仔細傾聽自己內部的生命機能,然後按照生命的原理,開始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行。( P96 ) 
  
  「對所有事物都要採取肯定的想法」,健全的思考模式造就了健康的身體。而健康的身體所在也就是健全的精神所至。( P116 ) 
  
  身體健康和心靈作用有密切的關係卻是不容否認的。精神作用能夠保持身體的健康,可以說是大家的常識。( P115 )

--------------------------------------------------------------------------------
  
9.成為宏觀的好人 
  
  在完全達到正確的生活態度之前,能朝著目標繼續努力不懈的人,都可以稱之為「宏觀的善人」。( P198 ) 
  
  這是一個該重視大才更勝於小聰明的時代。筆者也冀望大家能夠及早發覺此一道理,成為一真正具有宏觀概念的地球好公民。( P83 ) 
  
  在今後的時代中,公司或個人最好不要只是選擇利益,而漠視了作惡的下場。( P127 ) 
  
  不批評他人的缺點,不扯他人的後腿,與對方建立互信的關係,秉著良心,以行善為目標,為了全世界的人類造福,認真的尋求良心之道乃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P128 ) 
  
  所謂相由心生,具有正確的生活方式,便具有端正的面相。( P161 )

--------------------------------------------------------------------------------
10.為往聖繼絕學 
  
  肯定過去、 努力現在、 期許未來、 這是活得幸福愉快的三項準則。( P169 ) 
  
  要對未來抱持希望,就必須好好用功、吸收知識,而且還必須是非常用功,不能夠是半玩票性質的。( P170 ) 
  
  只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就不會感覺到絕望。( P172 ) 
  
  知道得越多,學習得越深奧,心中自然就更會存有希望。( P172 ) 
  
  為了要達到「期許未來、肯定過去,努力現在」的目標,我們就要勤於學習新知;而要成為百匹猿猴之一,吸收新知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P172 ) 
  
  吸收新知、不斷學習就等於擁有希望。人類對於未來抱持夢想及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事。( P175 ) 
  
  世界上所有的根本原理都應該是非常單純的,越優秀的理論就越簡單。( P176 ) 
  
  極為複雜的整體,可以藉由單純的一部分達到還原的目的。( P177 ) 
  
  真正的知識,都是由單純的原理而來的,所以也就更凸顯了越單純的事物也就越萬能的基本法則。( P177 ) 
  
  學問能使人謙虛。越努力學習新知,就越知道學無止境,學海無涯。( P178 ) 
  
  了解到自己的無知,更加虛心學習,自然會更謙虛,也更具有智慧。( P178 )
--------------------------------------------------------------------------------
  
11.透過教育移風易俗
  
  教育 (education)的字根是引導、開發的意思,開發、提升人類能力的技術就是教育的意義。( P180 ) 
  
  現在的教育系統,都只有「教」的部分,而完全沒有發揮「育」的機能。如此錯誤的教育方向應該大幅改革才是。( P180 ) 
  
  教育需要結構性的改革,我們需要更重視人性教育,培養孩子具有世界觀及道德觀。( P129 ) 
  
  靜岡縣公立中學的山本元老師,他的教育座標就是「生命的教育」,透過花、鳥、蟲類的觀察與研究,了解到生命的重要、寶貴及可愛。( P131 ) 
  
  相由心生,所以要維持好的相貌就要抱持良好的生活態度,努力學習,對未來懷抱可能實現的夢想。( P179 ) 
  
  我們出生到這個世界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繳稅或付利息,而是為了不斷的學習。所以,這個世界可說是為了提升人性的學習場所。( P194 )
--------------------------------------------------------------------------------
  
12.君子之德風 
  
  領導者本身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組織的盛衰完全取決於高層的決定。( P188 ) 
  
  如果領導者常保開朗的個性及好的面相,努力琢磨本身的意志,提升自我的層次,對未來充滿期望,自然就會產生樂觀的影響,加速組織或企業往更美好的方向邁進。( P189 ) 
  
  要提升公司業績的方法,我的建議是採取「對優點睜一隻眼,對缺點閉一隻眼」的作法。( P184 ) 
  
  發揚優點的「發展長才法」,只要針對其最具自信的部分加以指導就可以了,接受指導的一方不但感到非常高興,同時也能夠在短時間內就達成極好的成效,可以說是既有效率又安全的指導方法。( P186 )

--------------------------------------------------------------------------------
  
13.「百隻猴」楷模之一 ── 高木善之先生 
  
  任職於松下電器公司,代表提出地球環境網路「地球村」觀念的高木善之先生,總是面帶微笑,帶給大家快樂。這種自然而不做作的態度,才是真正的人生。( P148 ) 
  
  奔走日本全國各地,每個月有三十場演講,平均每天一場,每場大約是二~三小時。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將近有十年的時間。 ( P148 ) 
  
  高木先生並不強迫他人的認同,只是靜靜的提出訴求,希望能夠慢慢的從一個人開始,改變意識型態和價值觀。如果個人的意識改革無法成功,地球就無法獲救 ── 筆者非常贊同此一想法。( P149 ) 
  
  為了延續熱誠,就必須保持冷靜的態度。高木先生所提倡的自然活動,一點一點的滲透到每一個人的心中,總有一天會像源源不絕的地下水一般,永遠流傳下去。( P149 ) 
  
  高木善之先生──他也是改變時代的百匹猿猴之一。( P149 )



--------------------------------------------------------------------------------

  
14.你願成為開風氣之先的「百猴之一」嗎? 
  
  歷史上提倡真理的人物,大多是實踐家而不是批判者。( P113 ) 
  
  筆者認為悲觀論是發自於感情,而樂觀論則是起源於意志。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會越來越好,當然不是因為歷史上偶發的巧合,而是神的偉大意志所造成的。( P104 ) 
  
  不管面臨任何局面,偉大的意志都會發生作用,讓真正的東西能夠遺留下來。而這也就是必要及必然的道理。( P107 ) 
  
  朝著宏觀之善的生活方式努力不懈,可以說是成為百匹猿猴的義務。( P193 ) 
  
  認清自我本身的私慾,進而努力抑制、克服、可以說是人類知善的開始。( P195 ) 
  
  能夠自詡為「百匹猿猴之一」,為世界盡力貢獻的,大概就是「集 
結過去自己所了解的知識或情報,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傳授給更多的人」。( P198) 
  
  各位讀者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宏觀之善」,從好的意義方面發起「百匹猿猴現象」。 ( P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