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Face Off”【變臉】觀後心得(其三)
2006/12/11 17:25:43瀏覽2055|回應0|推薦0

善惡之間的對立,一個鬥爭的原罪:

這部片子還有另一個意義,也就是我標題所列的【善惡之間的對立、一個鬥爭的原罪】,事實上,這是語出有典的!當舞台轉換至,羅索葬禮的教堂以後,扮成西恩的坎斯,雖然正參加這老長官的送葬儀式,但心理卻一直等待著,另一人的出現,這個人正是扮成自己的西恩。兩人的身體聯繫,始終不曾中斷過!

儀式完畢,人群散去,當西恩獨自一人,面對著上帝的雕像時,坎斯便哼著一段教堂的頌讚曲,並說:”Isn’t it religious?”(真是神聖),之後便說出「善與惡,正與邪的永恆鬥爭,你還是這麼無趣」這段令我印象深刻的話,在我看來,人事間的一切爭執、一切衝突,不都隱含了這種二元對立的意念嗎?歹徒進行一個犯罪計劃,而警方則動用人力,或以謀略來對抗,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某位讀者說得沒錯,上帝與魔鬼都尊重人的自由意志,但是,我想提出一個疑問:既然如此,那何以當我們看到某人做壞事的時候,便說此人「被魔鬼附身」?因為,這話的意思,就表示魔鬼對人有操縱的能力,如此一來,自由意志不就是處在一個「被剝奪」的狀態嗎?回到本片的情節,這個葬禮的結束,其實代表著另一個戰爭的開始,坎斯的「神聖對白」,便是接下來一連串急速衝突的引言。

隨後,當坎斯挾持伊芙時,曾說這回的衝突是「舊事重演」,而西恩叫他別把其他人扯進來;此時,坎斯卻表示,西恩不該把親人扯進去,麥克艾契(即西恩往生的兒子)的事情是意外,自己想殺的人是西恩,並對西恩質疑:「但你卻這麼生氣,你不如自殺或是忘了他。」該位讀者【自由意志麻煩說】的主張,在這一段對話當中,也不難體會。說個題外話:此意志,正是資本主義惹人爭議的焦點。

然而,當我聽到,西恩說「做爸爸的忘不了」,而坎斯說「做哥哥的也忘不了」這兩段話以後,我想我可以對這個【自由意志麻煩說】,做一個詮釋了:自由意志之所以「麻煩」,其實是因為,人間的社會網絡,如親子、手足、朋友等,在這所謂的「自由選擇」之上,加入了一種指南、一種引導,這也就在我們的內心當中,構成了一個「選擇的概念」,而又「對外宣稱不受影響」的矛盾意識。

這方面的分析,以法國哲學家-傅柯的研究最為詳細,各位若是有興趣,可以閱讀他的相關著作,如《規訓與權力》、《瘋癲與文明》等。我主張:「鬥爭,是一種無人能夠避免的原罪。」因為,它的界定範圍,是可大可小的;而且,正如本片所呈現的,它還包含:個人對自我的認同、他人對自我的宰制。西恩與坎斯之間的鬥爭,是起於親情、手足之情領導的「自由意志」,對他們選擇的影響。

除了麻煩說之外,該位讀者也提出了【自由意志虛榮說】,這個學說合不合理?我不知道!然而,從本片的情節看來,西恩與坎斯之間的鬥爭,若照我引用的那句,出於約翰屈伏塔之台詞的話語來看,是一種善惡、正邪的鬥爭,不過親情、手足之情的作用,卻又模糊了兩者的界線,他倆的鬥爭,在這兩種情感的推波助瀾之下,越演越烈,最後成了伊芙口中的「一件瘋狂的事情」。

這是虛榮嗎?可能是吧!西恩對麥克的父子之情、坎斯對波利的兄弟之情,以及另外一個:莎夏對狄崔的兄妹之情,將先前無數個小事件,連成一條導火線,而在最後一幕【教堂死戰】當中引爆,終至一個瘋狂的、黃河氾濫般的地步。自由意志的虛榮說,本片或能呈現!下一篇,我將描述影響西恩與坎斯的三位女人。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58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