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旅遊業的騙局--蔡英文自吹自擂、學閥舔蔡英文的嘴臉還真醜陋
2017/04/05 14:06:35瀏覽524|回應0|推薦9

​蔡英文無恥的大吹觀光客很多,李明璁繼上次無恥造假返校的評論後,又舔蔡英文,如果只會引用政府的數據,那馬英九政權怎麼會被否定,數字比不上實際感受啦!有人就質疑無恥的蔡英文大概連外籍移工、商務旅客的機票錢一起算,「非陸客市場來台天數3到6天居多,平均購買力只有800到2000元,人數就算增加,每人每日消費金額,平均停留天數,不可能有如此高。」,業者表示若以400多億元除以人數,平均每人4萬多元,這數字也未免太誇張。為什麼學閥李明璁放棄學術專業用蔡英文的數字舔蔡?學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呢?還是柯文哲所言「在權勢之前,我們竟矮了身子」 !

沒關係,這類舔蔡的人我們大概還會見七年吧,等大家受不了的時候,記得公民不服從喔。

Blackjack 2017/4/5


blog.sina.com.tw/blackjack/article.php?entryid=658094
2017年1月18日 ... 白色恐怖背景遊戲《返校》有七成中國人在玩,台灣人爽死了:談談台大教授李明璁 創不靠中國市場」之論. ​《返校》在遊戲付費下載網站Steam排行 ...
blog.sina.com.tw/blackjack/article.php?entryid=584480&web...
2008年11月20日 ... 野草莓學運是一個非常詭異的學運,李明璁教授發起學運以來,野草莓可以說是 ... 寵愛,正面報導很多,平面投書正面的遠超過負面的,不像當年的野百合。 ... 智慧了, 雖然政媒聯手造假,但去看看就知道了,下圖是民進黨立委的派車, ...

蘋中信:中國「禁韓令」的荒謬與徒勞(李明璁)
…2016年5月,中共開始藉由「限縮陸客來台」,威逼利誘蔡英文承認九二共識。但如今從市場實際數據看來,國共雙方意圖裡應外合、牽制台灣新政府的這張經濟王牌(或說是鬼牌),其實效力相當有限。根據統計,雖然陸客人數確有銳減,從原本佔國際旅客總人次的45%降至30%,但東╱北亞旅客(日、韓、港澳)的佔比卻大幅成長至50%。值得留意的是,這數字並不只是比例上相對性的此消彼長而已,去年絕對是東╱北亞旅客人次實質劇增的一年──平均每個月增加4.8萬,最高甚至達到單月46萬人次。
此外,來自東南亞的旅客人數也持續攀升,在新南向政策催動中佔比增至25%,幾乎快追上陸客人次。這些南來北往的人潮,再加上與日俱增的中國自由行旅客和歐美年輕背包客,相當程度已經抵銷中國團客減少的市場衝擊;除非你在意的是那根本就與台灣人荷包無關、而是由陸資壟斷獲利的「一條龍」產業鏈。 …

*****

綠營膨風 旅遊業嗆台灣有得玩了
2017年04月05日 04:10 記者李鋅銅/台北報導

旺季守空房 沒陸客 墾丁臉綠
四天的清明假期,墾丁大街上的民宿,高掛「尚有空房」在過去是很少見的現象。(記者楊俊斌攝)
總統蔡英文在臉書上說,今年1月新南向18國來台觀光人次,是過去4年同月成長幅度最高,「台灣越來越好玩」。旅遊業則潑冷水表示,觀光局統計今年1月來台旅客總數較去年減少4萬多人,2月更大減14萬人次,總統只看喜不看憂,「台灣真的有得玩了!」

旺季守空房 沒陸客 墾丁臉綠
歐美陽春窮遊 補不上陸客消費力
旅遊業指出,今年1月,來台國際旅客較2016年同期比較是-4.75%,2月更是-14.42%,兩個月就少了17萬多人次。若是去年與前年相比較,2016年1月來台旅客人數較2015年多11.3萬人,成長15.11%,2月則增加10.6萬人次,成長12.6%。蔡英文只看到了東南亞等國的小小成長,卻沒看到整體的大衰退,實在令人擔心。

旅遊業指出,政府表示自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非陸客來台旅客人次增加106萬2827人次,共增加428億元台幣的觀光外匯收入,已緩減陸客市場萎縮所造成之衝擊。

但旅遊業者在群組上直言「各國旅客來台消費都不如陸客,不知道這筆帳怎麼算出來的!」有業者奚落:「可能連商務客一起算」,也有業者說:「可能是包括了機票錢」。

「非陸客市場來台天數3到6天居多,平均購買力只有800到2000元,人數就算增加,每人每日消費金額,平均停留天數,不可能有如此高。」業者表示,若以400多億元除以人數,平均每人4萬多元,這數字也未免太誇張。

業者說,旅行社都清楚哪個國家是多少團費?哪個國家平均購買力是多少?政府應幫忙業者解決現實存在的困難,而不是狂吹牛。

(旺報)

***
聯合/再偉大的決策,也得考慮民生衝擊

2017-04-05 02:34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政府決策的成敗虛實,從來不只是一個數字問題,而必須檢視它對民生的損益。媒體報導,過去十個月陸客來台人數大減一一二萬人次,估計觀光業損失達五五○億元,飯店、旅行業、夜市攤商皆受重創。交通部觀光局立刻反駁說,其他地區來台旅客增加一○六萬人次,帶來四二八億元商機,有效抵銷陸客衰減的衝擊。
我們無意質疑觀光局提出的數字,也肯定政府開拓東南亞等其他地區觀光客源的努力;但要問的是:陸客衰減的衝擊真這麼容易被抵銷嗎?若果真如此,那麼,為何目前全台有三、四千輛遊覽車因為無客可攬正等待出售?又為何全台各地都有旅館因客源不繼而決定出售,僅南台灣就有五十多家等待轉手?又為何連專門經營日本客的觀光飯店,營收也隨之下降?復興航空又為何草草宣布停業?

統計數字是冰冷的,但如果把五百多億的觀光損失回歸到個別業者身上,包括那些開不出去的遊覽車、那些等不到客人的旅店、那些生意變差的小吃攤,政府能想像有多少員工、多少家庭因此而受苦嗎?由於陸客銳減,士林夜市去年底即爆出攤商「退租潮」,花蓮的民宿和景點成了重災區,陸客必訪的日月潭則出現「殭屍艇」。試問:為什麼觀光局宣稱「創新高」的外國觀光客,無法填補陸客在旅店、夜市、景區留下的空缺?

陸客銳減是由於蔡總統兩岸政策改弦易轍所致,但是,兩岸關係急凍引發的負作用卻遠大於此。回顧近一年來發生的種種,包括:許多大陸台商陷於夾縫處境,甚至遭到查稅及各種行政刁難;陸生來台就學減少,不利兩岸青年交流;兩岸對話管道中斷,發生間諜案或詐欺等犯罪事件,雙方無法再作有效溝通。此外,兩岸在外交戰場的角力升溫,引發我邦交國被奪、國際會議參與遇挫、官員出訪遭矮化之事件頻傳。這林林總總,蔡政府都覺得是必要且划得來的代價嗎?

如果付出昂貴的代價,而能換得國家尊嚴,多數民眾也許會覺得這是值得的事。問題是,如果付出龐大的代價,卻只換得兩岸間升高的惡意及衝突的危險,大家仍會覺得這是值得的事嗎?再說,所謂的「國家尊嚴」要如何定義?是主政者的威風和神勇,還是獨派人士「仇中」情緒的滿足?這是幫國家找到更光明的出口,還是為台灣招來更大的災禍?最令人不解的是:這樣的政策導致多少基層人民生活陷入困境,蔡英文真的沒有絲毫感到不忍或不安嗎?

「一例一休」政策也是如此。新勞基法原意是為照顧勞工,事實上卻帶動了物價及交通費率上漲,人們得到的服務卻普遍縮水。對底層的勞工而言,加班費減少,生活支出卻增加了;對基層的小攤商而言,則是聘雇愈發困難,經營更缺彈性。萬華一家被評為「全台第六名」的炒飯店本月起宣布停業,原因就是無法應付一例一休的人事成本;老闆感嘆說:「餐飲小店終究敵不過政府的政策。」這樣的聲音,蔡政府聽得懂嗎?

所有執政者都想推動偉大的政策,都想一舉完成千秋大業,我們相信,蔡英文應該也有這樣的襟懷。但是,一項政策如果空有遠大的宣示和高超的目標,落在現實中卻眼高手低,不僅無法提升人民的福祉,甚至要故意裝作看不見人民為此所苦,這樣的改革豈不虛偽之至?包括年金改革也是如此,多數民眾都同意軍公教的年金需要改革;但是,改革的結果若只是將社會的一大塊中產階級打掉或消滅,整個國家只會往「均貧」陷落。試想,這些退休軍公教原本支撐了他們的上一代或後一代的生活,若其餘裕被砍削殆盡,後果勢必轉嫁給國家承受,不是嗎?

蔡總統推出不少志大言大的政策,我們衷心期盼,這些決策要立足於地,心繫民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