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1/03/14 00:10:15瀏覽2510|回應6|推薦15 | |
歐洲施打AZ疫苗後出現凝血與血栓嚴重副作用甚至死亡案例,多國因此暫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羅一鈞說黃種人出現血栓機率低於白種人,沈富雄則說臺灣人不是南島民族,有華人血統臺灣人不容易血栓,比日本人還強啦! 有圖有真相,我們看沈富雄的醫學見解,從【完整版下集】陳時中:無菌試驗約17日可完成 11.7萬劑AZ開打不遠? 少康戰情室 20210312的1分12秒開始。 沈富雄表示他當年到美國跟著他的教授回診,他看到病人腳交叉就叫他們腳打開避免血栓,…,他又強調「我們不是南島民族」「我們華人」,他的根據是由流行病學來分析。 不過,可能很多臺灣人會很憤怒,他們要到南島「尋根」啦! 其實,關於這個議題我在十一年前也就是2010/07/05 寫過「一個外省人的血液分析:看李筱峰林媽利的國族神話」討論,該文的立論觀點主要是: 1.血源能建立「國族認同」? 2.就算林媽利證明臺灣人DNA與「北方正統中原漢族」不同,李筱峰認為「只是身分認同的改變,DNA並沒有消失」導致大家「自以為是大漢子民」也沒有意義。 3. 林媽利最終證明的是林媽利認為「中國一向要讓台灣人相信台灣人是純種北方漢人的後代」是「虛構的政治神話」,結果她反而證明「台灣人是南方漢人的後代」(越族後代),北方跟南方有什麼差別?如果林媽利不喜歡屬於任何中國人血脈的構成,卻證明台灣人與中國越族血脈相連? 當時林媽利為了取得原住民的DNA,還違反學術倫理,她用了小手段搞的研究,最終是為了證明「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但頂多是與北方漢人不同,而她壓根不認為「台灣人是越族後代」也會摧毀她的論述。 其實以中國這麼大的領域來看,各地人的DNA有不少差異是必然的,即便是所謂的「漢人」,比如說福建一帶的越族「漢化」快兩千年了,很多被「漢化」的人自認「漢族」,不行嗎? 後來林媽利以前的學生陳叔倬與段洪坤發表了一篇論文”台灣原住民祖源基因檢驗的理論與統計謬誤 回應林媽利的〈再談85%帶原住民的基因〉”,他們認為林媽利醫師表示:「我們推測85%台灣人帶有原住民基因,我們也推測90%以上台灣人帶有越族基因。」這樣的表示方法,同樣不符合統計原理。根據統計原理,合理的頻率分布加總必須等於100%,因為85%或90%要跟100%相比較才有統計上高低的意義。 而「括漢族基因、日本基因、荷蘭基因、西班牙基因、甚至非洲基因。但為何這些族群基因的頻率分佈並不被公布?」 並且,陳叔倬與段洪坤批評林媽利說: “依照同樣方式可得87%台灣漢人帶有漢人基因,其比例比帶有台灣原住民基因者還高。然而,這樣的統計結果被林媽利醫師完全捨棄,從未見於他發表的文章之中。應該被完整檢視的科學數據卻被「選擇性」的記載與傳播,不是一個科學家公布科學數據、甚至主動對大眾傳媒散佈資訊的合理態度。” 總之,林媽利醫師的研究採血過程既不合學術倫理,其數據又被「選擇性」的記載與傳播,還有個李筱峰敲邊鼓,實在是一個離奇的研究。 這種態度在臺灣發酵多年後,除了聯合報假新聞「你覺得自己是東南亞人嗎?台灣=東南亞?」說「根據中央研究院的基因調查,台灣有85%的居民有南島民族的血統」外,強調臺灣血統DNA也開始進入新紀元:李筱峰在「勿以新神話對抗舊神話」一文特別痛批「琶侃國」論者(Paccan,譯為「琶侃」),因為他們痛罵李筱峰”我們這些台灣史學者受「黨國史觀之毒」、「華奴化後的無恥嘴臉,學習支那厚黑學後認盜做祖」。” 「琶侃國」論者聲稱台灣沒有來自中國(尤指清代)的移民,都是原住民漢化的。李筱峰在該文洋洋灑灑寫一堆表示「確實有漢人移民」,然後最後一段來個「現代國家不以血緣思考,說台灣人的祖先沒有來自中國,和說全都來自中國,都是神話,台獨不須這種神話!」,這不是打以前自己的臉嗎? 其實吳銳寫了一本書「你不可能是漢族:百年民族魔咒大破解」,也是大談「漢不漢」的問題,若要這樣說,自由時報還報導「台灣原住民可能來自東南沿海 中研院考古獲獎」呢! 上述報導說:中央研究院院士臧振華和研究員李匡悌共同主持的台南科學園區考古計畫,除發現台灣最早的水稻化石、百萬餘件石器、陶器等文物,也有強力證據顯示最早的台灣、甚至東南亞史前文化極可能來自中國東南沿海,對考古學有重要學術意義,獲得「世界考古論壇」頒發的「考古發現獎」。 綜上,有一些「超級尋根」像蔡英文去南島尋根,就顯得相當奇怪,蔡英文2017年訪馬紹爾、吐瓦魯、索羅門宣稱是「台灣尋親之旅」,那要不要根據考古研究去「中國東南沿海」尋根?? 其實,查DNA的意義在流行病學上還比較重要,拿來搞政治是「不務正業」,至於違反學術倫理取得原住民的DNA,根據「原住民的基因是全球頂級商品」一文指出,原住民的血液和基因數據可以換鑽石、非洲血統中鑑定出的基因確可開發新藥物療法,結果「藥廠科學家吃香喝辣,原住民分不到一杯羹」,這難道不是對原住民的傷害嗎? 我在從加拿大對原住民文化滅絕看臺灣轉型正義的虛假(臺灣本省人的祖先屠殺獵食原住民的歷史應該被記住!)一文指出: 在《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中,馬偕談到漢人在屠殺原住民之後如何吃原住民的心臟、骨頭與肉。胡適之父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啟》也談到漢人吃原住民的紀錄,並謂之「番膏」,「官示禁,而民亦不從也」。片岡巖《台灣風俗誌》記錄了南投埔里及明治 44 年(1911 年)宜蘭的漢人吃原住民事件,有多少人知道「本省人」這樣壓迫「原住民」呢? 換句話說,如果拿原住民DNA搞政治或撈錢很重要,那臺灣「本省人吃原住民」,難道不也該給每個臺灣人知道嗎? Blackjack 2021/3/13 沈富雄:老人家可能不想打疫苗 高嘉瑜回一句旁人笑翻 23:572021/03/12 中時新聞網 黃麗蓉 因為部分新冠肺炎患者接種疫苗後出現血栓,丹麥、挪威及冰島等國暫時停用AZ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對此表示,「目前沒有這個證據顯示這個情況,所以還是呼籲要持續施打疫苗。」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認為,台灣的老人家可能比較不想打疫苗;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此時竟跳出來說「應該不是這樣」,讓在場者笑翻。 沈富雄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中表示,血栓是白人常見的病,而且會死。在美國華人塞住的比例只有白人的1/3。陳時中說AZ疫苗會導致血栓,我們不理它,可以繼續打,這一點他是同意的,這個是有一點道理的。 針對台灣注射疫苗的排序,沈富雄表示,比如本來超過65歲的老人家,注射疫苗的排序是第2,現在排到第8。通常在美國,老人注射疫苗都排到第2名,但是我們的老人家就沒排那麼前面。但是為什麼現在不給老人家打疫苗呢?是因為如果老人排第2的話,老人家可能不想打,老人家會說「我好好的,打了要幹嘛。我老人家被你一打沒死,也只剩半條命。」 沈富雄認為,在國內若把老人家注射疫苗排第2,接受度低,成績就難看了,反而不好,因此若想宣傳,現在則是把軍人和警察排第2,軍人警察下令,非打不可,成績就好看了,道理就在這裡。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此時卻跳出來說,「應該不是這樣」,此話一出,讓在場來賓笑翻。高嘉瑜說,因為現在疫苗的量沒這麼多,一開始當然是醫護等等先打,就是有需要的人優先。因為軍人跟警察可能比較容易群聚,所以他們的風險比較高。她不認為老人就比較不願意打,像打流感疫苗,大家都搶著去打。 (中時新聞網) #沈富雄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