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3/07 17:10:05瀏覽1608|回應6|推薦8 | |
蔣介石遺體在二二八被台獨潑紅漆後,警察擋統促黨闖蔡英文父親蔡潔生墓園,但日台交流協會與公投盟都染上紅漆!陳宜誠律師說用去漬水即可把老蔣棺木文件地毯恢復原狀。那這些人當然也不會吃上毀損官司,靠陳宜誠的神奇去漬水就可替這些染紅機構洗白,哇哈哈。 以前台灣抹紅只是口頭,現在進入實體階段,全部紅通通。當年史力行朝李登輝潑紅墨水,用紅漆大概就沒事,也不會被罵了。 如果蔡英文父親蔡潔生墓園被潑紅漆,若套用陳宜誠律師對老蔣遺體被潑紅漆的見解,蔡潔生是死人,當然無人性尊嚴存在的可能,當然不能被行為人侮辱,所以統促黨闖蔡英文父親蔡潔生墓園根本污辱不到任何人。若統促黨闖蔡英文父親蔡潔生墓園其目的在於潑紅漆,根據陳宜誠律師見解「用去漬水擦一擦,不就恢復原狀了?」,頂多也只是統促黨與蔡潔生遺族蔡英文等人的民事糾紛,警察為何介入並鎮壓統促黨的行為自由呢? 蔡潔生墓園並非公眾紀念處,新店警分局偵查隊竟從3月1日起,每日編排勤務,從上午9點到晚上7點,每班2到4人,在蔡英文總統父親蔡潔生墓園站崗看守,我有聽過國安單位要保護總統家人的先例,進入民主時代的台灣竟然連死人都要保護,是怎樣,蔡潔生已經死了憑甚麼限制台灣人的行為自由? 陳宜誠律師說「用去漬水擦一擦,不就恢復原狀了?」,可知紅漆與去漬水都要大發利市了,趕快買一買,免得缺貨喔! Blackjack 2018/3/7 獨/接獲情資 新店警方排班站崗守蔡英文父墓園 2018-03-07 12:13聯合報 記者何祥裕、江孟謙╱即時報導 蔡英文父親蔡潔生葬於北縣新店市青潭寶塔花園私人公墓,位於墓園最高處,墓園外觀有高聳圍牆。本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228發生獨派人士到桃園慈湖的故總統蔣中正先生陵寢,以紅漆潑灑靈柩與遺像,據了解,為了避免報復事件發生,新店警分局偵查隊從3月1日起,每日編排勤務,從上午9點到晚上7點,每班2到4人,在蔡英文總統父親蔡潔生墓園站崗看守,另外,派出所也派警力在路口,以酒測為名義攔查可疑車輛,基層有怨言。 據了解,除了偵查隊外,青潭派出所每天也要派三名警力支援路口攔查勤務,由於勤務繁重人力吃緊,新店警分局其他市區所都要輪流派人支援,粗估七天下來,光是顧墓就將近50人次以上,不過昨天分局突然通知,今天起三天勤務暫停,周六起再繼續。 一名退休員警昨天經過被員警攔查,他在臉書貼文表示,員警笑嘻嘻帶點尷尬的說,不好意思執行酒駕,他往車內看一眼後就說沒事,他感嘆,一看就知道事怎麼回事,幾個屁孩亂潑油漆,就害這轄區警察增添一些無謂的勤務,還不知要守到何時,這社會就像潑漆後記者會的國旗一般,硬生生的被撕裂成兩半了。 對此新店警分局表示,日前接獲墓園來函,因應清明假期即將來臨,有些民眾會提前來掃墓,希望警方加派人力在附近疏導交通,墓園方也表示,先前有掃墓民眾反應東西遭竊。應墓園要求,加上擔憂統促黨人士滋擾,新店警於本月1日開始至4月30日,在北宜路二段等處安排人力巡邏。 至於3月3日台北市前議員、中華統一促進黨捍衛隊隊長李承龍等4人,開車闖入新北市新店山區的蔡英文總統父親蔡潔生墓園,為新北市警方發現攔下帶返派出所。 據透露,蔡潔生墓園所屬的青潭寶塔花園公司,是以清明掃墓法會活動,發文給新店警分局希望派人交通疏導及人車管制,要求的範圍包括墓園周邊、北宜路二段、竹林路、四十份產業道路、翠峰路及雙峰路沿線,幾乎整個青潭地區都涵蓋在內。 **** 獨╱統促黨闖蔡英文父親蔡潔生墓園 遭警攔截 2018-03-03 14:43聯合報 記者王長鼎╱即時報導 不滿獨派人士今年2月28日前往桃園慈湖的故總統蔣中正先生陵寢,以紅漆潑灑靈柩與遺像,台北市前議員、中華統一促進黨捍衛隊隊長李承龍等4人,今天上午開車闖入新北市新店山區的蔡英文總統父親蔡潔生墓園,為新北市警方發現攔下,隨後將身穿統促黨背心的李承龍等人帶返派出所。 李承龍等人抵達蔡潔生墓園時,自拍一段影片,表示要來勘察風水。「太厲害了。」李承龍還稱讚新店警分局轄區青潭派出所長,動作十分迅速,立即衝上山來,應該升官到慈湖擔任憲兵的指揮官,官拜少將才對。 據了解,李承龍今天前往蔡潔生墓園,是不滿蔡總統縱容台獨分子以紅漆潑灑先總統蔣中正靈柩,先來勘查地路線,擇日再號召眾人來參觀。 桃園大溪慈湖故總統蔣中正陵寢日前遭獨派人士以紅漆潑灑靈柩與遺像,新店警分局警覺依目前社會上各政治團體立場高度對立的氛圍下,位於新店區四十份公墓旁的蔡英文總統父親蔡潔生墓園,很可能成為與獨派不同政治立場團體的目標。 新店警分局長林富助自從228潑漆事件發生後,立即指示轄區青潭派出所加強巡邏,果真在今天上午發現李承龍等人,趁墓園管理人員打掃墓園,打開第一道大門時闖入墓園,為新店警方在第二道大門前攔下盤查後帶返派出所。因李承龍等人並無任何破壞違法行為,警方了解其動機後請回。 李承龍與女子邱晉芛去年4月在台南市烏山頭水庫園區內,涉嫌持線鋸鋸斷八田與一銅像頭,5月又將校門口百年日本狛犬石像,去年6月為台南地檢署依毀損罪將李、邱二人提起公訴。 ***** 朝日本交流協會潑漆 男高喊「死日本人出來」 2018-03-07 15:02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即時報導 中華統一促進黨霸先黨部主委陳清峰不滿日本驅逐我方漁船,今天從彰化縣北上,到日本交流協會的石碑招牌潑紅漆,還大喊「死日本人出來,我要為台灣人出一口氣!」一旁還有友人幫忙直播,隨即被警方帶回松山分局,依社維法裁罰。 黨員李承龍前來松山分局聲援,李說,台獨份子228紀念日時到蔣中正墓園潑漆,可以大搖大擺的離去,陳卻被逮捕,現在還沒出來,法律是否有不同標準? 李指出,日本船艦越界,用水柱驅趕我方海釣船,卻看到我國官員現在都在日本宣傳農產品,陳清峰忍無可忍才獨自北上潑漆。 中華統一促進黨霸先黨部主委陳清峰不滿日方驅逐我方漁船,到日本交流協會潑漆抗議。照片/讀者提供 **** 公投盟攤位遭噴紅漆 蔡丁貴:統派暴力分子破壞 2018-03-06 19:29聯合報 記者周佑政╱即時報導 公投盟設置在立法院旁的攤位今天下午遭不明人士破壞。圖/讀者提供 公投盟設置在立法院旁的攤位今天下午遭不明人士破壞。圖/讀者提供 獨派團體「公投護台灣聯盟」長期設置在立法院旁的攤位,今天傍晚5時許,遭到數名不明人士破壞、噴灑紅漆,擺放在公投盟攤位內的桌椅東倒西歪,懸掛在現場的台獨建國、公投、自由台灣黨等旗幟也遭拆除。公投盟總召集人、自由台灣黨主席蔡丁貴隨即在臉書表示,「統派暴力分子剛剛破壞濟南路公投盟基地帳棚,請全民來關心守護。希望現場看守志工平安!」 臉書粉絲團「藍色力量」今傍晚5時許在播放直播影片,數名男子先推倒架設在公投盟攤位前的柵欄,隨後拆除現場標語與旗幟並推翻攤位內的桌椅,部分男子則朝攤位內噴灑紅漆,隨即離去。「藍色力量」在這則直播影片下方標註上「撥亂反正」「用行動熱愛中華民國」 等字眼。 有網友在「藍色力量」直播影片下方留言,「拆得好」「加油,給獨派下個馬威」「行俠正義護國佑民」,但也有網友表示,「不好吧,這跟獨派哪些屁孩潑漆有什麼不一樣」。 蔡丁貴在臉書發文請全民來關心守護,有網友在這則發文留言,「侵門踏戶,警察護衛人民不力,該不會中正一分局放水吧!」「柯P什麼市長?」 **** 中國時報 890528 李登輝遇襲 被潑紅墨水 【莊明仁、郭石城、林晨柏/台北報導】 前總統李登輝卸下職務後,廿七日上午首度公開活動即遭意外,被一名自稱中國國民黨黨員的退伍上校史力行潑灑紅墨水。李登輝略微錯愕,在換洗清理後搭車離去,下午則悠閒地打了一場高爾夫球。各界對此不理性行為同表遺憾與譴責,涉嫌潑紅墨水的史力行表示,因不滿李登輝和平轉移政權而出此下策。警方將史力行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訊後,檢察官諭令三萬元交保。 陳水扁總統獲悉此事後,昨日下午公開表達遺憾與譴責,他並且以電話向李登輝慰問及表達個人關心。陳總統認為保護不周的問題應加強檢討,也呼籲國人彼此保持起碼的尊重。行政院長唐飛也表示關切,並指示行政院所屬退伍軍人輔導相關單位,應切實加強對退除役官兵的心理輔導作業。 新聞局發布新聞稿指出,唐飛表示,在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中,每個人都應有彼此尊重的基本素養,尤其是長期領取國家退休俸並受過高等教育的退除役軍官,更應體認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展現出恪守法治的精神。唐飛對於退除役軍官竟然做出此種錯誤示範的行為深表痛心。 卸任總統職務,李登輝目前居住桃園大溪,昨日上午以鎮民身分參加大溪社區運動會,突然遭到七十歲的史力行潑灑紅色墨汁。事發當時李登輝右頸部到右胸前佈滿紅色汁液,臉色錯愕,一旁的隨扈也在回神數秒後才逮捕嫌犯。 李登輝回神後,立刻在隨扈戒護下到司令台後方休息室更衣,在十多分鐘後提前搭車離去;李登輝步入座車前還笑容可掬地向群眾揮手,民眾也報以熱烈掌聲。儘管有此不愉快事件,但並未影響李登輝下午打高爾夫的興致。李登輝接受記者訪問時說,他沒有受到驚嚇,「現在的心情也很好。」 至於嫌犯史力行何以出此下策,上校退役、曾任前警備總部首席軍事檢察官的史力行發表一封親筆信,批評李登輝高喊「和平轉移政權」,認為李登輝「禍國毀黨,弄得海峽兩岸劍拔弩張,六次修憲,搞得中央制度、憲法精神支離破碎」,「為了私鬥,竟讓自己菁英高層同志自相殘殺,使政權拱手讓人」。史力行並要求李登輝為禍國毀黨罪行,應向國人黨員公開認罪道歉。 根據相關法律,史力行潑灑李登輝紅墨水的行為,可能觸犯刑法第三百零九條「公然侮辱」罪嫌,但因本罪屬告訴乃論,必須由李登輝提出告訴才能依法論科其罪。如經提出告訴,最重可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史力行在桃園地檢署應訊時,當庭遞出一紙道歉函,對紅墨水潑灑李登輝行為,表達內心的歉意。至於警方移送的妨害自由強制罪理由,係認為史力行要求李登輝公開向國人道歉,使李登輝行無義務之事,檢察官江苑臻表示將會依法審酌處理本案。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