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念奴嬌:水天空闊,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文天祥\鄧剡)
2009/02/08 12:50:48瀏覽3563|回應0|推薦0
推薦 (目前有 1 推薦)刪除    留言 1 / 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  (原始留言)傳送時間: 2006/8/7 下午 02:59
念奴嬌       驛中言別

文天祥       鄧剡

水天空闊,
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
蜀鳥吳花殘照裏,
忍見荒城頹壁。
銅雀春清,
金人秋淚,
此恨憑誰雪? 
堂堂劍氣,
鬥牛空認奇傑。

那信江海餘生,
南行萬里,
屬扁舟齊發。 
正爲鷗盟留醉眼,
細看濤生雲滅。 
睨柱吞嬴,
回旗走懿,
千古沖冠發。 
伴人無寐,
秦淮應是孤月。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1 推薦)刪除    留言 2 / 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006/8/7 下午 03:00

【注釋】:
鄧剡和文天祥是同鄉好友 1278 年,文天祥抗元兵敗,被俘爲虜。次年鄧剡拘押在一地,又一同被押解北上元都。到金陵時,鄧剡因病留下,文天祥繼續北上。臨別之際,感觸良多。鄧剡作詞贈天祥,爲好友壯行。詞中融彙亡國之痛和別友之情,如一首慷慨悲涼的歌,氣貫長虹,將歷史的一瞬,定格在這樣一種鏡頭。
亡國之痛是此詞上片的主旋律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感歎金陵的水闊天空。“世間英物”,指的是文天祥。面對長江,不禁令人心思神往:長江險阻,能拒曹兵,爲何不能拒元兵。英雄沒有天的幫助 ,只能遭人憐惜。“東風”如此不公平,可恨之極。這兩句,淩空而來,磅礴的氣勢之中,蘊含著無限悲痛 。隨即引出許多感歎 。“蜀鳥吳花殘照裏,忍見荒城頹壁 ”,寫金陵城中殘垣斷壁的慘像 。“蜀鳥”,指産于四川的杜鵑鳥 ,相傳爲蜀亡國之君杜宇的靈魂托身。在殘陽夕照中聽到這種鳥的叫聲,令人頓覺特別感到淒切。“吳花”,即曾生長在吳國宮中的花,現在在殘陽中開放,有過亡國之苦,好象也蒙上了一層慘澹的色彩。
淒慘的景象,使人不忍目睹;蜀鳥的叫聲,更叫人耳不忍聞。
“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杜牧曾寫有“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這本是一個大膽的歷史的假設 ,現在居然成了現實。借歷史故事,描寫江山易主的悲哀。三年前元軍不是早把謝、全二太后擄去了麽?“金人秋淚”典出自魏明帝時,曾派人到長安把漢朝建章宮前的銅人搬至洛陽,傳說銅人在被拆卸時流下了眼淚 。但宋朝亡國,國亡數被遷移,此恨怎能消 。“堂堂劍氣,鬥牛空認奇傑”,寶劍是力量的象徵 ,奇傑是膽略的化身,所向披靡。可如今,卻空有精氣上沖鬥牛的寶劍和文天祥這樣的奇傑了!對文天祥的失敗,惋惜之情,溢於言表。
詞的上片情景交融。金陵風物是歷代詞人詠歎頗多的 。但此詞把其作爲感情的附著物融入感情之中,別有一番風韻 。蜀鳥、吳花、殘垣斷壁 ,是一種慘像,但表現了作者複雜的情感。
下片主要寫情,表達對文天祥的傾慕、期望和惜別之情。“那信江海餘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頌揚文天祥與元人作鬥爭的膽略與勇氣。幾年前文天祥被元軍扣留,乘機逃脫,繞道海上,曆盡千辛萬苦回到南方。正爲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雲滅”。
鄧剡前面跳海未死 ,這次又病而求醫 ,爲的是“留醉眼”,等文天祥東山再起,再起複宋大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 ”,“睨柱吞嬴”,趙國丞相藺相如身立秦庭,持璧睨柱,氣吞秦王的那種氣魄 ;“回旗走懿”指的是蜀國丞相諸葛亮死了以後還能把司馬懿嚇退的那種威嚴。用典故寫出對文天祥的期望之情 。這自然是贊許,也是期望 。“ 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最後再轉到惜別上來 ,孤月意喻好友的分離、各人將形單影只了。我雖然因病不能隨你北上 ,但將在一個又一個的不眠之夜中爲你祈盼 。這句話雖然普遍 ,但朋友之情,家國之悲深蘊其中。
這首詞在藝術上的特色除了寫情寫景較爲融洽之外,還用典頗多。借歷史人物,抒發自己胸臆。各種歷史人物都已出現,較好地完成了形象塑造。這首詞用東坡居士詞原韻。難度極大 ,但仍寫得氣沖鬥牛,感人肺腑,蓋因真情在其中耳。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2 推薦)刪除    留言 3 / 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006/8/7 下午 03:07

(注:- 平声   | 仄声   + 可平可仄   ○ 平韵   △ 仄韵)

念奴娇(石头城) 萨都拉

石头城上,
| - - | 
望天低、
| - - 
吴楚眼空无物。
+ | | - - △
指点六朝形胜地,
+ | + - - | | 
惟有青山如壁。
+ | + - - △
蔽日旌旗,
+ | - - 
连云樯橹,
- - + | 
白骨纷如雪。
+ | - - △
一江南北,
+ - - | 
消磨多少豪杰。
+ - + | - △

寂寞避暑离宫,
+ | + | - - 
东风辇路,
- - + | 
芳草年年发。
+ | - - △
落日无人松径冷,
+ | + - - | | 
鬼火高低明灭。
+ | + - - △
歌舞尊前,
+ | - - 
繁华镜里,
+ - + | 
暗换青青发。
+ | - - △
伤心千古,
+ - - | 
秦淮一片明月。
+ - - | -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j1565&aid=262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