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用利刀輕巧劃過傷口,滲出血痕竟讓人釋懷《悲喜邊緣的旅館》
2009/07/14 17:03:51瀏覽1379|回應0|推薦5

出版社:馬可孛羅
書名:悲喜邊緣的旅館
作者:傑米.福特 Jamie Ford
譯者:張琰
預定出版日:2009年8月

面對,在多數的時間都是沉重的。那些我們總以為離自己十分遙遠的黑暗、苦澀,揭開之後,往往充滿不堪。

東野圭吾是這方面的能手,往往讓人翻開書後,再也沒有再次閱讀的勇氣,宮部美幸下手多半輕一些、帶著安撫的溫柔。好萊塢電影是強化能手,電影《搶救雷恩大兵》、暢銷書改編電影《姊姊的守護者》都讓人感受到揪心的痛。然而《悲喜邊緣的旅館》卻用鋒利的刀輕巧劃過傷口,滲出血痕竟能讓人釋懷。

或許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在熱鬧的東區街頭看著幾個亞洲面孔的孩子,滿口英文、大聲喧嘩,這時,不免有人會心想,好好的說什麼英文,如此忘本,崇洋媚外,難不成說中文有這麼難嗎?還不就是為了炫耀自己身分特殊、高人一等。

《悲喜邊緣的旅館》作者傑米‧福特是華裔混血,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曾經聽過父親提到華人在唐人街所需面對、奮鬥的故事,而在父親過世後,他著手寫了這個故事。

本書卻顛覆了我對以往 ABC 自身驕傲的念頭,讓我認識了他們在美國人與中國人的身分徘徊中,所帶來的苦澀跟不安。二次大戰期間,在美國誕生的男主角李亨利在父母的期望下,進入了全是白人的貴族學校,為了讓兒子成為真正的「美國人」,英語程度近乎於零的父母,要求李亨利在家「說他的英文」,在雞同鴨講的狀態下,李亨利跟父母有的隔閡,以前唸中文學校的朋友疏遠他、在貴族學校的白人們嘲笑他,在夾縫中,他認識了跟他有同樣狀況的「日本美國人」惠子。

如果換個時空,這會是個一同遭逢校園凌霸,因而惺惺相惜的愛情故事,可惜換個時空,事情卻更複雜了,當時,中美兩國與日本,處於敵對的狀態。
華人在抗日時期所遇到的屈辱與不堪,從小到大我們都耳熟能詳,美國珍珠港事件下所造成的悲歡離合,在各類好萊塢電影的催化下,相信大家也絕不陌生,但在《悲喜邊緣的旅館》所有戰亂時期的罪與惡,卻換化成升斗小民的無奈。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家族,有時候,連國家也是。在那時光中,不管腰桿彎的多低,為了生活捨棄了多少自尊,能緊緊抓住得,卻是信念。
家族的力量,國家的忠誠,對於愛跟希望的美好。

簡單的一個戀愛故事,卻帶出不簡單的問題,讓你能用冷眼旁觀地去看當時的不公,卻被小小的溫暖感動,被小小的愛情融化。

《悲喜邊緣的旅館》在閱讀的剛開始,讓我想起兩位華裔導演,王穎的《喜福會》跟新銳導演伍思薇的《面子》,唐人街緊密保守的關係,中國人的驕傲堅持以及奮鬥的辛苦還有華人第二代漸漸西化後與家人的隔閡。而到中段,當抗日情結漸漸白熱化時,我又不免想起講述國共內戰的電影《集結號》,《集結號》讓我看見國共內戰時,身為共產黨員軍人的忠誠與悲哀,本書卻讓我看見,當在美國奮鬥的日本人,他們的國家與美國宣戰時,當他們成為我們眼中的「敵人」時,他們不得不背負的原罪。

而最峰迴路轉的是在最後,在故事開始從兩小無猜裡放大的族群關係,又再次回歸的純粹戀愛。

作者用他的角度去看父親的年代,不免有些天真美好,為了合理化兩位主角的青澀初戀,不時強調當時十二三歲的少男少女不同今日,在中國人的眼中,已經算是成年人、甚至男主角的父母早在這年紀時訂下婚約,來說服讀者們去認可他們的愛情何等攻不可破,何以讓週遭的一些成年人的認可、幫助。

本來,我對這部份羅曼史情節略有排斥,其中一小段更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直呼太扯,但最後又不免想,幸虧作者的浪漫,才淡化了仇恨,反而真誠地描繪出人們在外貌及血緣下,所背負的愛與無奈。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rryberry&aid=313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