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14 14:26:09瀏覽706|回應0|推薦3 | |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5:7)
母親節那天晚上,跟神學生司提反一家去吃包肥自助餐(註一)。 從帶位子的到收盤子的,每個服務小姐都熟絡地跟司提反打招呼,且笑容可掬,熱誠地為司提反服務,跟絕大多數老中餐廳(尤其是吃到飽的包肥)服務生大異其趣。 「你跟她們很熟嗎?」 「沒有啊,我不認識她們啊。」 「那你常來嗎?」 「也不會啊,大概來過兩、三次吧。」司提反看我屢猜不中,就半開玩笑地說:「大概是我小費給得比較多吧。」 司提反夫婦雖然從前在台灣也小有事業基礎,但決定奉獻為全職傳道人並來美就讀神學院之後,就是靠積蓄、獎學金與偶爾收到的愛心奉獻為生。儘管生活已經夠簡樸,但兩大兩小的開銷再怎麼省也有一定的規模;我自己就曾耳聞他們捉襟見肘的故事。因此我不覺得他們會經常光顧包肥打牙祭;但是以司提反闊氣大老闆的外表看來,多給小費這件事情倒不是不可能…。 一問之下果真如此。「我給他們小費至少都是15%起跳。」雖說15%-20%小費是此間餐廳晚餐小費的慣例,但那是指一般餐廳而言;在美國,習慣上給老中餐廳的小費原本就低於歐美餐廳,自助式的包肥就更低了,每個客人給一塊錢算普通,甚至不給小費的也屢見不鮮。只因為歐美人覺得自助餐服務生收盤子雖辛苦但是無需專業知識,不像高檔餐廳的侍者要衣著光鮮,要懂應對,懂餐飲與酒類搭配等「專業知識」。因此15%以上小費對於吃包肥來講的確算很高。 但是司提反雖然長得像大老闆卻是個窮學生,而且是有妻小的窮學生。那他擺什麼闊呢?背後當然有故事。 「我以前曾經在飯店的HR(人力資源)部門工作,雖然不是直接從事餐飲業,但是對他們的生態也略知一二。來美國後也參與餐福(註二)事奉,深深體會到這些餐飲從業人員的難處。 「他們有許多都是花了大錢設法從國內(中國大陸)來美國打工賺錢的。由於語言不通又有身分問題,很多人都被老闆壓榨,連法定最低工資都拿不到,可以說完全靠小費過日子。有些辛勤工作的,除了自己省吃儉用之外還寄錢回家或者存錢,但也有不少人在這種環境下自暴自棄,辛苦錢都拿去抽菸喝酒賭博花掉了。」 我以前當記者時就處理過類似新聞,加上老弟也打過餐館工,所以這樣的故事對我來講並不陌生。令我感觸尤深的是司提反這番話: 「神很慷慨地供應我生活上的需要,讓我衣食無缺。我既然有能力來吃飯,就應該也盡可能地幫助這些貧苦需要幫助的人…」 「茶來了!我幫你們換了新茶包!」「謝謝!謝謝!…」 儘管只是加熱水時順便換個茶包,但在大眾化的老中自助餐廳,這已經是服務生所能表達的誠意極限。此時的司提反,內心之愉悅相信不輸給五星級飯店的富豪貴客吧。 穿著救世軍二手店買來的廉價西裝,神學生儼然是我看見最富足的人...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言19:17) 註一 Buffet,也就是吃到飽自助餐。 註二 為工時長、假期少、勞力密集且收入低的傳統餐飲業華人從業人士所開辦的福音關懷事工。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