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浪潮之巔(上)--中華開發
2013/11/08 14:36:51瀏覽952|回應0|推薦3

【忠於本份‧平凡人生】


「中華開發公司」是台灣唯一的開發銀行,設立目的在推動台灣工業之發展。早期台灣發展化纖工業、石化工業,乃至資訊產業,中華開發都是創始投資的推手。只是到了劉泰英、胡定吾時代發揚光大。

1992年劉泰英接任中華開發董事長後,到2002年每年配發股票股利$3左右,每年EPS平均仍達$2.9。劉董事長任職十年間(1993~2002)累積創造利潤相當於1993年初資本的11.5倍。那些年「中華開發公司」以大量出售投資股票實現利益,因此獲利很快躍居為各金融機構之首。投資收益佔全部利潤八成以上。

我有幸在中華開發最輝煌的時期(19904月至20006)擔負開發調查研究處、投資處處長,升任協理後並曾督導專案事業部,及海外部業務。

開發那些年業務蓬勃成長與開創性為外界所肯定。也是因為決策高層劉董事長,胡總經理的企圖心,包容態度與充分授權。決策高層很少干涉作業過程,即使最後決策也大半尊重經理人之意見。所以業務同仁都有很大的揮灑空間。

更重要的是投資同仁的專業素養。當年國內各大名校的MBA,進金融機構的首選是「花旗銀行」,其次就是「中華開發」。甚至為因應投資產業的專業知識,我們優先任用大學理工科背景者。優秀人才進來,還要有實務歷練,多數都先有一、二年之徵信、放款、承銷的業務經驗,認識產業生態與風險特質。到投資處再由資深同仁帶領,開發投資商機,評估產業成長潛力;成功的投資判斷必須同時兼備財務及產業的智能與經驗。

同仁本身也能持守「尊重專業」、「利益迴避」、「決策公開」、「追求新知」、「眼光前瞻」等投資人的專業素養。

此外,那時候中華開發的投資受到人情或非專業的干擾也很少。相對於後來發生的是是非非,我們非常幸運。

當開發最鼎盛時期,開發公司同仁出去,走路有風,作為投資部最高主管,我也水漲船高,徒具虛名。媒體專訪、談話性節目邀約不斷;各種經濟及投資的研討會都獲邀出席,擔任主講員或與談人。所幸我沒有被這些虛榮沖昏頭,忘了我是誰。「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在開發的巔峰時期,我已察覺到開發及創投業的生態正產生質變:

()台灣創投供過於求

台灣創投事業受到「中華開發」投資獲利情況之影響。1994年台灣只有28家創投基金,資本147億元,到2000年已增至184家創投基金,資本1280.76億元。特別1998~1999年兩年中,每年增加300億元,競爭日益激烈,投資成本也被過度哄抬,獲利空間壓縮。

()開發投資成長過快

泰公初來看中華開發累積之未實現投資利益十分豐厚,即政策決定「大量砍樹再大量植樹」。因此加快出脫投資資產,開發股東分配盈餘,從過去每年每股1元增至3元。開發每年新案投資從不及10億元,逐年增至16億、20億、28億、42億到50億元。台灣經濟成長與投資機會並非如此跳躍性成長。為了達成投資預算目標犧牲專業,虛浮成長,我於心難安,已萌生辭意。

()開發改制工業銀行

劉董事長在開發早期的成功,讓他沉浸於「快速成長」,但學者欠缺實務的體驗。劉董事長利用其政經影響力,運作財政部開放設立「工業銀行」。「中華開發公司」順勢改為「中華開發工業銀行」,得以在高雄、台中、台南、南港廣設分行,銀行名稱雖好聽,但是:

1.政府開放民營商業銀行設立之後,銀行存放款利差已逐漸限縮,銀行放款業務已難有利潤。

2.工業銀行吸收存款對象受限制為法人,加上據點有限,很難吸收到低利活期存款。因此資金成本偏高,放款業務很難展開,只能爭取到邊緣客戶,風險提高。此外,開發以投資銀行的人才去從事商業銀行業務,人事成本也偏高。所以「開發」增設之分行愈多,稀釋公司盈利也愈多。(待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n0313&aid=938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