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子初探 -天下電子-
2013/10/25 13:35:34瀏覽1107|回應1|推薦9

【忠於本份.平凡人生】文集

1988年我離開遠東紡織公司。決定離職前去找前在遠紡服務的老長官洪先生,當時任某創投公司總經理。他欣然歡迎我加入,並表示像我這樣的「人才」,在該公司至少需要十位以上。待我決定提出辭呈,去報到時,方知洪總在該創投公司之外另與一些教授、專家成立一家管理顧問公司,凡是創投投資之公司,即派駐一位所謂的「管理專家」,以「顧問」名義收取「顧問費」。我與幾位遠訪退休的老同事正是所謂的「管理專家」。其實我對生產管理、甚至財務會計都只有皮毛知識,沒有實務經驗。我分配擔任「天下電子」、「華旭電子」及「凌X通訊」三家公司擔任「顧問」。三家公司支付管理公司顧問費,再將部份支付給我。當時要求月薪10萬元,可是除「華旭」外,其他兩家都未簽約,因此我也變成半職的契約工,薪水與原先的期待差距很大。

最後「凌X」投資協議破局;「天下」嚴總經理則表示僅接受專職,不接受兼職,並接受我的條件。當時我已無選擇,雖然遠紡徐旭東總經理不批准我辭呈;遠紡頂頭上司楊副總知道我在外面混得不好,也一再託人,或親自打電話邀我回去;但因為辭職時態度堅決,已無回頭的台階,因此我辭去「管理顧問」,到「天下」上班。

洪先生非常不高興,但他既無法給我全職的工作與薪給,我還在中年,兩個孩子,一在國小,一上幼稚園,我的家庭現實問題必須先解決,我不認為對他有任何虧欠。

天下嚴總原在矽谷半導體公司,專長建廠工程。他發奇想要買矽谷二手舊設備,在新竹科學園區建廠作代工。投資小、成本低,若真能成功,將是半導體產業的一大革命。初期天下資本只有四億元,導入和通、能源船運及繼業電子之資金。營運後發現舊設備性能差、產品良率低;再者技術不斷精進,舊設備跟不上新一代製程,工廠規模又小,無法網羅優秀人才。

我是半導體門外漢,誤打誤撞當了天下電子的財務副總。當時董事會看在遠紡經理的頭銜聘任我。進入天下後便發現經營團隊因為績效不彰,與大股東意見不和,董事會總是吵吵鬧鬧、勾心鬥角。營收不足、資金短缺,股東不肯拿錢增資。我與財務戴雄山經理夾在中間十分困擾,幸賴能幹的戴經理與我合作無間。戴經理曾任職金寶、仁寶,財會經驗豐富,待人誠懇謙虛。他比我先到「天下」,卻十分禮遇我這個「前輩」。

我們合作先將原設立在美國的天下電子,轉為台灣的天下電子。過程中有美國天下股東作梗敲詐。天下在台灣辦理現金增資,嚴總引進新股東,以每股$17買走舊股東全數股份,再以$10面值辦理現金增資,新股東平均每股成本約$14,資本增至$7億元。嚴總引進新股東有台北郭醫師及其連襟;第一家庭的親家張教授;還有工研院李姓高階主管;再就是員工。

天下新股東及員工在轉移舊股份,認購新股過程中,嚴總均表示無能力再增資。惟公司從「美國天下」轉成「台灣天下」,再完成增資,公司已無風險,且未上市盤股價飆漲。嚴總又表示他要按面額$10再辦一次500萬股現金增資。新董事會因此與嚴總再生嫌隙。

此時我認清嚴總的為人,不敢茍同,也瞭解到「天下」前述的技術瓶頸,知道此非久留之地,於是在1989年底辭職。不過我也因這短暫的經歷,開始踏入電子業的門檻。

在天下一年多,因為公司在新竹,家住台北,先是每天清晨五時半出門趕六時多台北到竹科直達車,在車上補眠,直到八時半車到竹科工廠。那時認識在華智(後與茂矽合併)上班的蕭崇河君,聚鼎成立時,我邀他成為投資夥伴。

後因南北奔波太辛苦,改由「天下」向園區租借單人宿舍。週一至週五住宿舍。當時言明,週六半天我在政大兼課,不上班。每週六清晨天微亮,想著孩子,歸心似箭,以時速高達130公里飛車回家。冬天新竹風大,晚間一個人在宿舍,家徒四壁,外面呼嘯的風聲,室內十分寒瑟,想著公司的困境,資金短缺、董監事內鬥不已、產品良率不足,看不到公司及個人前途,心中十分消沉。甚至好多個夜晚睡不著覺,我到新竹市區廿四小時營業的三溫暖,泡熱水澡,看一部長片,一覺醒來還有宵夜可吃,附近有人走動,感覺溫暖多了。此情此景真是不堪回首。

我在1990年初離開「天下」,直到年中在偶然的機會下,踏進「中華開發」。其間有三個月賦閒在家。中年失業不僅在乎收入與家計。更難過的是自尊心、心態的調適、心情的落寞與感傷。幸好信仰給我力量,如今回頭來看正是「祂領我走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以及「經過水火,卻有秋雨之福蓋滿全地」。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n0313&aid=9180074

 回應文章

華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25 19:39

人生很少一個職業(同一家公司)做到底的,大多數人都有換過職業。

社會大學許多東西都是學校學不到的,大家都是邊做邊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