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9/24 19:46:21瀏覽982|回應2|推薦3 | |
【忠於本份‧平凡人生】文集《產經篇》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突飛猛進,持續維持卅年平均9%以上的經濟成長率,堪為世界經濟奇蹟。過去卅年中國早已發展成世界最大生產基地及最大出口國。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世人進一步認知,中國更是世界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過去中國貿易依賴度達GDP的60%,2009年政府為因應金融海嘯,全球出口衰退,改行「擴大內需」方案,經濟成長保八成功,2010年有望突破10%的成長;更帶動鄰近國家之經濟復甦。 目前全球GDP的增量中,估計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2009年中國汽車銷售1360萬台、手機銷售14500萬支、液晶電視銷售3000萬台,都是世界最大銷售市場。2009年中國奢侈品消費94億美元,僅次於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市場。因此2009年是「中國消費元年」或說「金融海嘯年是中國消費崛起年」。 中國消費市場的開發潛力在於: 1.富裕人口眾多: 中國有13億人口,縱使人均所得偏低,但經購買力平價指數調整後之人均GDP(PPP)已達美國15%,總GDP則達美國近一半,且GDP每年成長9%,而美國僅成長1%,因此每年消費增量已超過美國。到2030年中國人均所得依購買力平價指數計將達到美國人均所得的40~50%,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中國家庭可支配所得1998~2007年成長170%,家庭年收入在人民幣$40,000以上的家庭,在1995年僅佔1%,2008年達8%;2015年將達15%;到2025年中國中產階層人口將達5~6億人。 2.中國儲蓄率高: 2009年中國儲蓄率高達GDP的50%,台灣則為25%,美國僅6.9%,日本2%。因此中國消費較不受國際景氣影響,未開發的潛在需求極大。高盛估計中國儲蓄率2015年將降至46%,2025年約34%。當西方消費者在提高儲蓄率時,中國消費者才要開始消化他們的巨額儲蓄。預計2030年中國GDP將達21兆美元,國內消費將達9~10兆美元。 中國高儲蓄率集中在40歲以上之中老年人,40歲以下生於經濟繁榮,生活富裕的年代,消費習性不同。中老年人多存款少消費,年輕人則是貸款消費;前者消費講規劃,後者講「秒殺」;前者消費重理性,後者重感性、衝動、即興。 3.中國人口都市化: 2009年中國都市化人口僅佔46.6%約6億人,歐、美都市人口多達80%以上。中國目前每年約有1%人口都市化,即有1500萬農村人口進入都市,到2015年都市人口將佔55%,2030年將佔66%,即10億人;除印度外,超過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總人口。 中國有55億平方公里的耕地,卻有高達2.97億農民在耕作,反觀美國41億平方公里的耕地,只有750萬人耕作。中國農業若能機械化,生產效率提高後,農村應有1.84億的剩餘勞動人口可以轉往都市化。 預估到2020年中國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大都市將超過80個。中國都市家庭消費是農村家庭的三倍,都市人口消費型態不同,特別是醫療、教育、住屋,耐久性消費財,家電、汽車及休閒宴樂等消費將因都市化而倍增。都市化也促進基礎建設,擴大國內投資,透過人群聚集,提高服務需求與消費傾向。 4.農村基礎建設改善: 中國農村因為基礎建設不足,消費能力受到限制,如農村電視訊號不穩定,電壓不夠,缺自來水或電費偏高;因此家電擁有率,農村僅及城市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2008年100個都市家庭擁有133台彩色電視、95台洗衣機、39台相機,而農村家庭僅分別擁有99台、49台及4台。 2005年國家政策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任務,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水、電、通訊後。2009年配合「擴大內需」方案,提供家電下鄉價格補貼,農村消費立刻發揮很大的乘數效果。2009年前十月中國農村家電銷售508億人民幣(約2400億台幣)。 2009年中國民間消費僅佔GDP35%,遠低於美國70%、台灣62%、日本58%。反之中國淨出口(出口-進口)佔GDP的8%,幾乎是全球最高。所以中國當前經濟策略改以高匯率、高工資來改善國民生活,促進消費,並減少外匯順差。 ~原文刊載於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