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追憶父親 -廊燈的寂寞(下)
2014/06/06 14:24:48瀏覽814|回應0|推薦11
【忠於本份‧平凡人生】文集《思親篇》

  爹爹一生從事編譯工作,譯筆流暢,行文如流水,寫情寫景都入木三分。尤其爹爹深諳棋道,因此每次林海峯先生參加本因坊或名人決賽時,社方總請爹爹撰稿,爹爹也總能勝任愉快,真的,每次讀了那些棋賽搞就令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在生活細節上,爹爹不少時候非常執著,譬如吃雞不吃鴨,吃柳橙不吃橘子,以及只要病有八分好就不肯再吃藥等等,在這些生活小節上爹爹都堅持的不得了。

  但是,在事理和公義之前,爹爹卻是客觀的。記得前些年中西文化論戰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我問爹爹的意見,爹爹說:「失去時效的文化,絕沒有理由堅持,但是推行新文化卻也不應該丟掉舊學養。」頓了頓,爹爹又說:「中西文化之爭並無不可,但是爭的應該不是對錯…。」這些話給我的啟示是很大的,同時從其中也足以說明爹爹的穩重和客觀。

    即使去年底爹爹在榮總療養的時候還給我上了最後一課,那天去榮總看望爹爹,爹爹正在假寐,於是我就順手抓起了茶几上的《弘一大師傳》來看,爹爹醒來後連忙叫我不要看,爹爹說:「這是一本好書,但是現在看了對你沒有益處。」爹爹不希望我剛踏入社會就受到出世思想的影響,爹爹是怕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這真是難得的苦心啊!

  爹爹一生淡泊明志,雖然年輕時,祖父事業順暢時,他享受過幾年瀟灑的少爺生活。但是來臺後社會經濟困窘,加上兒女家累也重,父親倒也能粗茶淡飯甘之如飴,不奢求什麼。在臺灣這些年僅有的嗜好就是喝幾杯濃濃的清茶,抽一包金馬(其實煙和茶是很難和新聞工作者分家的)。休假的時候去西門町消磨一個黃昏逛兩本雜誌回家,心血來潮的時候再出去吃個宵夜,偶而也奢侈地買點好的巧克力糖回家和小孫子分享,僅此而已。

  記得以前每逢我們兄弟第一次上臺北,爸爸照例要帶我們去「豪華」一番,譬如帶忠敏姐到金雀園吃排骨麵;帶忠樸哥到白熊吃三色冰磚。民國五十五年,我北上考插班時,爹爹則帶我去吃雲南過橋米線,一方面是帶我上館子開葷,一方面也是特別為了讓我去看看那幾副對聯。那晚爹爹興致特別高,指指點點的為我解說那些對聯和掌故,這一切彷彿都是眼前的事,但是誰知道它們卻會稍縱即逝呢?

  廊燈我們將依舊燃起-在門外更在心底。爹爹,安息吧!我們會好好的照顧姆媽,也總記得「斯文不與人同去,留此風華在世間。」[1]

  安息吧!爹爹!新燃起的廊燈將永不孤寂。

 

忠樸於1974311日夜

 

後記:

  先父一生服務中央通訊社,大部份時間從事編譯,配合外電發稿時間多是午夜進行國外新聞編輯,因此長年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養成熬夜抽煙的習慣。經常咳嗽、咳痰,至到六十五歲前後,犯嚴重肺氣腫,經醫師告誡才戒菸,並避免熬夜而提前退休。身體健康及退休心情影響情緒,1974年初在寒夜中急性腦溢血病亡,享年才只有六十六歲。

    「廊燈的寂寞」是么弟忠樸的遺作,此次將該文放入「忠於本份」文集,我將敘事順序略作調整,並刪除幾句感性的話。

 

張忠本



[1] 這是黃連雲先生悼四叔的輓詞,深為爹爹所喜愛,但誰知它今夜會被用來追憶爹爹呢!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n0313&aid=1392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