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財富倫理(五)
2014/04/30 14:42:54瀏覽366|回應0|推薦0

【忠於本份‧平凡人生】文集《生活篇》

六、基督徒理財的目的

1.用於維生

  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你,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箴卅章89節)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太六章11節)

2.用於助人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路六章38節)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林後九章811節)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十九章17節)

  「你弟兄中若有一個窮人,你不可忍著心,撂著手,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申十五章7節)

3.用於事主

  「你要以財務和一切初熟的土產尊榮耶和華,這樣你的倉房,必充滿有餘」(箴三章910節)

  「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三章10節)

  「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因為你們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六章2021節)

※ 中央研究院許倬雲院士說,美國人基於清教徒的信仰,將所得十分之一奉獻給教會,因而厲行為教會、學校、社會慈善捐獻。所以美國許多所知名大學,如史坦福、哈佛、杜克等大學都是私人興學。

台灣近年宗教界,如星雲、惟覺、聖嚴、證嚴等,也多有信徒捐獻,興建龐大廟宇。惟台灣社會在教育事業捐獻尚有不足。如大學師資待遇、教學設備、研發經費多有不足,校友卻未曾養成回饋之風氣。

今天許多人批評社會貧富不均,前台大校長孫震曾舉證說明,中國在改革開放前有四億多人口在聯合國制定之貧窮線(每人每日所得USD 1)以下,經過卅年經濟發展後,貧窮線下之人數只剩不到2000萬人。但是經濟發展的副作用就是社會貧富不均,中國與歐美經濟發展的結果都產生同樣問題。難道要停止發展經濟,大家一齊均貧嗎?

我想縮減社會貧富不均的方式就是效法聖經捐獻之教訓,仿傚美國比爾蓋茲、巴非特及台灣尹衍樑先生厲行的「捐助」。富人對社會公益事業與教育投資多一些贊助與回饋。

 

七、基督徒的生活準則

1、對環境存感恩的心

  a.「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8)

  b.「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書四/1113)

2、對事存積極的態度

  a.「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記卅三/25)

3、對人存忠誠與信實

  a.「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路加福音十六 /1011)

  b.「貪戀財利的,擾害己家,恨惡賄賂的,必得存活。」(箴言十五/27)

4、對名利存節制態度

  a.「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傲醒。」(詩篇一二七/1)

  b.「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因為得貲財的力量是祂給你的,...,你若忘記耶和華你的神,隨從別神事奉敬拜,你們必定滅亡。(申命記八/1819

 

【財富倫理】到此結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n0313&aid=1293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