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未來噩夢重現
2019/12/19 15:46:36瀏覽108|回應0|推薦0
——阿特伍德和她的《女仆故事》

對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的大名仰慕已久,知道她是加拿大乃至整個北美現今最據影響力的女作家,只是壹直沒有機會奉讀她的作品。我所謂的機會是指讀她的英文原作。多年來我養成了用英語閱讀的習慣,但凡我喜愛的外國作家,大都讀其英語原著(或英文譯本),覺得是壹種享受。這樣壹來,我的日常生活中便多了壹種消遣,即滿世界去淘英文原版書。淘書就如同抽彩,隨機性很大,靠的完全是運氣。往往的,妳特別渴望撞上的某某作家,卻久久無緣謀面。阿特伍德就是這樣壹位。終於有壹天,我在逛學院路郵局書店時(這是壹家設在學院路郵局二層,主營進口二手英文圖書的書店), 我無意中發現了阿特伍德的這本《女仆故事》(The Handmaid’s Tale)。其興奮的心情可想而知,真有如壹個壹貫背運的賭徒忽而摸中了六合彩。那壹次可謂收獲頗豐;此外,我還偶得了另外三本書,壹本是多麗斯.萊辛的《合適的婚姻》,壹本是格雷厄姆.格林的早期隨筆集《雜感集》;壹本是愛麗斯.默多什的《黑王子》。除格林外,那三位竟都是女作家。
書買回來後,並沒馬上進入閱讀。壹是手頭尚有在讀的書,壹是使那種興奮沈寂冷卻。剛得的幾本新寵給擺在了書櫃裏最顯眼處,閑暇時拿起來翻壹翻。而且我最先讀的並不是《女仆故事》,而是萊辛的那本《合適的婚姻》。之所以壹下子選中它,也許是受到萊辛得了諾獎的蠱惑吧,另外在此之前我讀過她的成名作《小草在歌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過這本描寫南非壹個小城二戰前夕中產階級沈悶家庭生活的《合適的婚姻》的確讀來感到很是沈悶冗長瑣屑,缺少預期中的沖擊力,讀了壹半便放棄了。我正在考慮下壹個閱讀目標時(我讀書並無計劃性,隨興致所至),《女仆故事》便進入了我的視野。說實話,此前我對阿特伍德並沒有多少了解,只是久聞她的大名而已,更不知這《女仆故事》到底是壹本怎樣的書。盡管讀了封底上的內容簡介和各家對該書的贊語,也還是如在五裏霧中。只是覺得書的封面設計很有特色,以黑紅兩色為主色調;左側邊沿壹條黑色飾帶,襯著金色豎排的阿特伍德的大名;右下方壹塊紅色底襯上印著黃色的書名;書名上邊是封面圖畫:壹道高不可攀的磚砌圍墻,墻下兩個身穿拖地紅色長袍、頭戴宛如展翅欲飛的白鴿似的飾帽的人形,手提籃子,男女不辯(不過從那柔和的線條來看更像女人),顯得有些形跡慌張;而投在身後墻上的影子又顯得孤寂淒楚。整個畫面充滿壹種超現實主義的象征意味和神秘感,頗能引發人的遐思。每次拿起來閑翻時都會對著它犯壹陣呆:當壹本書讓妳覺得它是壹個謎的時候,那妳讀它的時候就到了。我決定解開這個謎。
能在頭幾頁就抓住我的書並不是很多;而這本《女仆故事》的確吸引了我。壹開頭它就把讀者帶入了壹種陰冷、緊張、恐怖、惡夢般的氣氛中。小說是以第壹人稱講述的,那是壹個女人的聲音:“我們睡在壹個廢棄的體育館裏……”接著便提到了地板上的劃線和失去籃網的籃板;空氣中彌散著的往昔的汗臭;她們睡在相互分開的行軍床上,不許講話;昏暗的燈光;腰裏掛著電警棍四處巡查的姆姆們;不許進來只能在門外持槍站崗的警衛;她們獨特的只看對方在半黑的燈光下蠕動的嘴唇進行交流的方式;被剝光了壹切可能致人死地的器物的室內環境,連窗玻璃都是防暴的……我立刻產生了壹個疑問:難道她們是犯人嗎?可是她們穿的那種大紅袍和頭上飛翔著的白鴿帽立刻就予以了否定:她們決不是來自於我們生活的現實,只能來源於作者的想像。隨著情節的進壹步展開,這種超現實性更加明顯。我預感到這又是壹部非同尋常的小說,或者說正合我的胃口的小說;根據我的閱讀經驗立刻斷定,這是壹部反烏托邦小說(Dystopia)。我的判斷沒有錯,小說寫得十分精彩。正好利用“十壹”長假,我靜靜地享受了壹次難得的閱讀之旅。
要想很好地評說《女仆故事》,我覺得有必要對反烏托邦小說贅言幾句。所謂反烏托邦小說是指對人類未來在極權主義暴政下的生存狀態進行的寓言式描述,作品多為幻想性。它的開山鼻祖應該追朔到二十世紀初俄羅斯作家葉甫根尼.贊姆亞金的《我們》;後來這壹小說形式在英國得到發揚光大,其代表作就是奧威爾的《壹九八四》和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這兩部作品為反烏托邦小說確立了正式的身份;此後不時有這類小說問世,其中最優秀的代表就是前蘇聯流亡作家弗拉基米爾.沃依諾維奇的《莫斯科2042》。我壹直對反烏托邦小說情有獨鐘,也頗為觀註;《女仆故事》是我讀到的又壹本這類小說,可以說它為反烏托邦小說家族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壹筆。
反烏托邦小說具有三大要素:即未來性;幻想性;極權主義的殘暴性。《女仆故事》也不例外。阿特伍德把故事的年代背景(具體時間沒有交待)放在了未來的美國某壹時期,這時的美國已落入壹個通過軍事政變而上臺的軍事集團手中,改國名為基利德共和國(Republic of Gilead)。國家意識形態退變為美國十七世紀的清教主義。國家體制變為神權政治國家。上帝是至高無上和神聖不可冒犯的。國家以上帝的名義組成了壹個權力核心,這個權力核心由若幹元帥組成。像任何壹個極權政體壹樣,人民成為掌權者顯示權力的對象,容不得絲毫的不同和違逆;整個國家都被納入嚴密的臨視之下,到處都布滿了秘密警察(作品中稱為眼線);不斷地有人被處死,屍首給掛在城墻上成排的鐵鉤子上示眾。人民生活在極度恐懼之中,相互提防,沒有信任,沒有親情,沒有朋友;人和人之間豎起壹道無形的高墻,人人被逼進自己的內心,孤苦無告。
在這個國家中,女人被嚴格地劃分為五大類:妻子;女仆;姆姆;瑪莎和非女人。妻子就是經國家批準正式結婚的婦女;女仆是指具有生育能力專門被指定為代人生產的女人;姆姆是那些上了年紀的女人,專門來教導管理女仆們;瑪莎則是真正意義上的傭人;非女人的命運最為悲慘,她們喪失了生育能力,或病或老,就像壹堆垃圾壹樣被運往殖民地去清理核廢料,任由生死;幸運的給運往農場去種地。國家制定了壹項律令,宣布所有二婚及非婚同居關系均以通奸罪論處(在國家建國中期,這壹政策還擴展為包括所有教會外締結的婚姻);男人被逮捕充軍;孩子被沒為國有,或由上層社會的無子女夫婦領養。女人則被送進再教育中心。再教育中心是國家設立的培養女仆的機構。這壹機構專門為那些想要生育的社會精英們提供服務;並由於他們這樣壹種精英地位而合法占有她們,以生育出更加健康的下壹代。那些頗能顯示出生育能力的女人則成為他們的首選。
國家之所以制訂這種政策,是因為國家人口在急劇減少(國家似乎在進行壹場莫名其妙的戰爭,兵員大大不足)。關於這種國情,作者在小說結尾的《關於﹤女仆故事﹥的歷史記錄》中,有這樣壹段解釋:“至於這種人口銳減的原因,我們也不是很清楚。但生育失敗的壹部分原因無疑地要追溯到前基利德時期所廣泛實行的各種計劃生育政策,包括人工流產。還有壹些不孕不育,是人為因素造成的。”這裏,作者提到了艾滋病,核泄漏,農藥和除草劑的廣泛使用,有毒化學物質對環境的汙染等,所有這些使死胎、小產和基因畸變普遍化,並在大幅度增長。因此基利德“廢除了所有的生育控制,對婦女施行強制懷孕檢測,多生多育者得到提升和獎勵。”但是基利德宣布人工授精等醫療手段的生育為非法和不合教義,而采用生育代理人制。因為後者在《聖經》上有先例。這樣,所謂的“女仆”便在基利德共和國誕生了。
小說主人公奧弗瑞蒂就是壹位元帥家的女仆。小說的情節並不復雜。她原來是壹家圖書館的管理員,有丈夫和女兒。後來突然發生政變,圖書館被關閉,她失去工作;國家落入莫名軍警控制之下,人們的生活陷入困境;整個社會都處於惶恐不安中;不斷地有人在出逃;也不斷有人被捕。奧弗瑞蒂壹家在跨越國境線時被衛兵發現,她被送進再教育中心,女兒被沒為國有,丈夫魯克下落不明。從此,對過去的回憶和與親人團聚的渴望成為她唯壹的精神支柱。
奧弗瑞蒂這個名字是她進了元帥的家門後得到到,她的真名已被剝奪了(國家規定所有女仆的真實姓名都要廢止)。她除了每天要挎著籃子去市場采購外(這是唯壹符合她女仆稱號的活計,但卻並非她的主業),她的主要用途是為元帥生孩子。換句話說,她是國家分配給他的壹個生育工具。因此,她要定期跟元帥爬上他妻子的大床,在妻子賽裏娜.喬的大力協助(確切地說是監視)下進行交配,以生產出健康的孩子。但小說中並沒有多少性愛場面描寫,只不過是壹些為了生育而進行的連續的機械運動;在基利德帝國,性愛的歡娛是被嚴格禁止的,那些膽敢偷歡的男女壹旦被抓獲,無壹例外地被處死。小說中有壹段對“拯救”的描述;所謂“拯救”就是由妻子和女仆們參加的專門對那些犯禁的女人的宣判會;會上要宣布她們的罪行,並當場執行死刑,屍首給掛在城樓門上示眾。“拯救”的另壹個環節就是女犯的男伴要交由與會的妻子和女仆們親手處死,這是共和國賦與她們的唯壹特權。其場面之慘烈可想而知。
因此,即使是身居高位的元帥,也不得表現出絲毫的“性趣”,更不能私下裏背著妻子與他的女仆約會(平時根本見不到她);否則都會為他惹來殺身之禍。從這壹點來看,元帥家裏的妻子似乎有著高於元帥的權力,或者說是他的監視者;關於生產下壹代的問題都是由她來壹手操辦的;而元帥的工作只是負責下種而已。然而,元帥畢竟是元帥,也畢竟是男人,他開始通過他的司機尼克暗地裏按排他們約會。奧弗瑞蒂開始很是吃驚,不知道元帥打的什麽主意,因為無論對他們倆哪壹個,這都是在冒生命危險。她對元帥沒有好感,可是她太孤獨太寂寞了,渴望與人交流,也因為好奇和對元帥的畏懼,只能冒險服從。她也渴望為元帥懷孕生孩子,那樣她的地位就會提高,生活會得到進壹步的保障。其實元帥約她見面沒別的,也只是想與她有所交流;他邀請她玩壹種傳統的猜字遊戲。約會幾次後,倆人熟悉起來。她想用約會的代價為自己換得壹些日常所需,比如擦臉霜;她得到了,但只能在他們約會時使用,他們都擔心她用得多了他妻子會嗅出蛛絲馬跡;他還給她看壹本往昔留下來的沒有被銷毀的雜誌。對這些物品,她都如饑似渴;在基利德帝國,物質和精神都極度匱乏。後來,他邀請她參加了壹個秘密化裝聚會;在這個聚會上他才真正完成了與她約會的最後壹步。
但是奧弗瑞蒂始終沒有懷孕,這讓賽裏娜.喬不得不懷疑她丈夫是不是患有不孕癥。她也開始暗地裏實施壹項大膽的計劃,就是讓尼克與奧弗瑞蒂發生關系,以期生子。她同樣渴望有孩子,但這也同樣是壹冒險之舉;為了使奧弗瑞蒂就範,她甚至拿讓她與女兒見面做誘餌。賽裏娜本以為這是壹次性的冒險,但卻促成了他們倆的暗戀。後來在壹次拯救大會上,壹個先前生了孩子得到大家祝賀的女仆被處死,就因為後來發現這孩子並非他們家元帥的,而是偷情得來的。另外壹位常與奧弗瑞蒂結伴去市場采購的女仆(女仆禁止單獨外出)也在自已的住所上吊自殺,因為她暴露了她作為五月天地下組織成員的身份,而對於這壹點,奧弗瑞蒂也是壹個知情者。這壹系列事件使她惶惶不安,這似乎預示著她的厄運也將來臨。終於有壹天,兩個眼線出現在她的門口,但他們是尼克帶來的;尼克暗示,他們是五月天的人,她可以跟他們走。奧弗瑞蒂的身影就此消失在那不祥的黑色悶罐車中。
妙就妙在小說到這裏並沒有結束,讀者突然被領進了國際歷史學會大會於2195年6月25日在迪那大學召開的第二十屆基利德研究專題座談會現場。主持會議的是迪那大學高加索人類學系教授M.C.蒙恩;做主題發言的是英國劍橋大學二十及二十壹世紀檔案館主任,J.D.皮克斯托教授。這才是小說真正的結局,即:關於《女仆故事》的歷史記錄。這壹出乎意料的結尾充分表現了阿特伍德作為壹位西方小說家特有的智慧和高超的創作手段,她把讀者從那種壓抑、緊張、恐怖的世界壹下子帶進了壹個更遙遠的時空,壹個充滿學究式幽默的寬松活躍的歷史學術研討會。讀者有種噩夢初醒之感,原來那黑暗的基利德帝國是壹場歷史的噩夢。通過皮克斯托教授風趣的演講,使讀者壹下從小說中跳了出來,從另外壹個角度對《女仆故事》進行探索。原來這部書的原始材料是從班古城的遺址上發掘出來的,當時不過是壹堆散亂的錄音磁帶,而播放這些磁帶的機器早已作古;皮克斯托教授便請人重新造了壹臺播放機,於是他便聽到了磁帶上錄制的壹個女人的聲音講述的自己在基利德時期的遭遇;他跟他的助手沃德教授壹同根據錄音整理出現有的文本。文本的題目是整理者加上去的。接著皮克斯托教授還煞有介事地以壹個考古學家的口吻,根據基利德當時的歷史狀況,對磁帶的真偽和女主人公的真實身份進行了壹番考證;並對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和環境進行了詳細分析,以找到其歷史原形,追蹤他們的命運。其實,作為讀者,完全可以把這段所謂的“歷史記錄”看成是作者對小說本身的解讀,只不過是作家采用了這樣壹種巧妙的形式。
在反烏托邦小說家族中,《女仆故事》可謂壹支獨秀;它是我讀到的唯壹壹本以女性的視角來審視和感受極權主義制度的小說。因此,它不像其幾位兄弟那樣充滿艱深的哲理思索,而更多的是壹種詩性的敏銳和纖柔;就像壹朵備受催殘的玫瑰,在最終雕落前,盡可能地把那殘香播撒於字裏行間。壹個膽怯、疲憊又充滿渴望的女人的聲音在娓娓地把她的身世向妳道來,既有對那個世界的生存環境(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的描述,又有內心最細膩感受的傾吐;其間穿插著對往昔、對母親及丈夫和女兒的回憶;而現實和未來只有絕望和恐懼。小說的空間是緊緊地限定在奧弗瑞蒂的視界和內心感覺之內的,而她的活動範圍又極其有限,完全被囿於元帥家裏和城市中被紅墻圈定的中心內;即使在這樣狹小的範圍裏她的活動也是受到那個社會的重重限制:禁止與人隨意交談;禁止隨意外出;處處設檢查站要通行證,讀起來使人備感壓抑。關於這壹點,阿特伍德有壹段解釋:“我僅僅從壹個生活在那個社會中的女人的視角來著筆;通過這個女人的眼睛來揭示基利德帝國。這要比壹個深入其內部的人物能給讀者帶來更大的欺騙性;她的信息是有限的。事實上,她的缺乏信息本身就是噩夢的壹部分。”這正是作家高明之處,她極準確地抓住了極權主義的要害,難道任何壹個極權政體不都是以對人的視聽和頭腦進行嚴密控制為特征的嗎?人只有變成的聾子瞎子白癡才會甘心受制於人。小說中奧弗瑞蒂到市場去采購時有這樣壹段心理活動,就很說明問題:“這是基利德的中心,這兒是正在進行的戰爭觸及不到的地方,除非在電視上;它的邊界在哪兒,我們不清楚;這要根據進攻和反攻的狀況而定;不過這裏是中心,這是任什麽也動搖不得的。基利德帝國,麗迪婭姆姆說,廣闊無疆。基利德在妳心中。”這是典型的極權主義生存狀態。
我們不得不佩服的是,阿特伍德就是利用這樣極有限的空間,把整個基利德帝國建造出來。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家那豐富的想象力和不竭的創造力。雖然空間狹小,但我們卻生活在活生生的基利德帝國的心臟中,時刻感受到它那可怖的聲息;那空寂無人的街道,城市上空動輒響起的警報;夜間不停地從窗口掃過的探照燈雪亮的燈光;憑證購物的方式及匱乏的物質供應,比如商店裏能見到桔子便足以叫人欣喜;密布的眼線對人的監視並隨時查驗身份;文化的徹底滅跡,僅存的就是對其意識態進行贊美的頌歌;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和相互猜忌;國家對人的絕對占有和隨意處置,等等。作家就是通過大量而豐富的細節描寫及人物關系,為我們羅織出壹個子虛烏有的基利德帝國。
要是阿特伍德聽到我用“子虛烏有”壹詞來比賦她這部作品,我想她壹定會表示反對。她也許會說:“這雖是壹部幻想之作,但決非子虛烏有。”這話是不錯的;甚至每壹位讀者讀過後也會表示贊同。在創作談中,她再三強調本書寫作的現實基礎。她這樣說:“任何壹本書都是從現實生活中堆積的材料上生成的壹朵蘑菇雲。長期以來我對歷史上的極權主義政體及其在不同的社會中所采取的形式很感興趣……我不停地從報紙上剪裁文章,我積累了大量的剪報來支持我書中所寫的內容。換句話說,就是書中所寫的無不是建立在人類史實基礎之上的……”其實不只是這本《女仆故事》具有現實基礎,所有的反烏托邦小說都不是空穴來風。它們所依據的就是人類的極權主義這個毒瘤——這人性惡的集大成者。我作為壹個中國讀者,在讀這部作品時,腦子裏不停地閃現出我們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特別是當這壹歷史和現實妳作為壹個親歷者時感受尤其深刻,妳壹邊讀會壹邊感嘆:何其相象啊!
我覺得中國這塊土地是最適宜產生反烏托邦小說的,它有著豐厚的土壤來滋養這壹藝術形式。事實卻恰恰相反,它產生在了西方。其中的奧妙怕是需要另壹篇文章甚或壹本書來探討了。我也常常納悶,在英美(包括加拿大)這樣的舉世公認的自由世界(俄羅斯暫且不說),何以會產生出反烏托邦小說這壹藝術奇葩? 在閱讀過程,我強烈地感覺到,這些作家具有著極敏銳的感受力;他們就像是人類肌體上的淋巴細胞,時刻洞察著整個肌體的運轉情況,壹旦發現任何壹點畸變,立即發出警報。我想這壹比喻大概可以形象地說明反烏托邦小說產生的機理的。在談到小說的背景何以會設在未來的美國時,阿特伍德這樣說:“這本書根植於我對美國清教徒史的研究。他們當初在美國所建立的社會,並非像我們所以為的那樣是壹個民主制度,而是壹個神權政體。他們清除掉了任何壹個非清教主義者。此外,更令我吃驚的是,美國的壹些宗教領袖人物仍然在不斷地進行類似的叫囂;還有壹些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不容忽視的類似事件,特別是在伊朗崛起的唯壹神教政體的狂熱。我們需要記住的是,小說中所描繪的社會,除了時間和地點以外沒什麽是新鮮的。所有小說中發生的事件——就像結尾的“歷史記錄”中所闡明的那樣——從前全都發生過,並且不只發生了壹次。……歷史將證明,過去曾發生過的,將來還會再發生。”這樣說來,極權主義這壹惡疾,是深深地刻寫在人類的遺傳基因當中的,它是人類的共性,它不壹定在何時何地就暴發出來。
無疑作家在通過小說向世人發出警告。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家所持的那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批判意識;她與人性惡的尖銳的對立。關於自己的創作傾向,阿特伍德這樣說:“我曾是維多利亞時期文學的研究生,我抱有與維多利亞小說家們相同的信念,那就是:壹部小說決不是簡單的個人情感的宣泄媒介,更是為社會監查而存在的。我對這壹點堅信不移。”不正是小說家所持的這種文學信念,才壹次次地使讀者為之震撼嗎?正像有評論家對奧威爾的評價那樣:“多壹個人讀了《壹九八四》,就多了壹份自由的保障。”對阿特伍德,我們可以同樣地說:多壹個人讀了《女仆故事》,就多了壹份對人類極權惡疾的清醒認識。
也許對該小說的認識功能我談得太多了,終究它畢竟是壹部小說,是壹部訴諸人的感知的藝術作品。對於小說的讀者,完全不必事先考慮怎樣認識它,只是壹頭紮進書裏去親身體味它就足夠了。紮得越深感受也就會越多。讀者自然會得出自己的結論。我相信,《女仆故事》肯定會給每壹位認真的讀者帶來驚喜。
                                                                               2010年10月於北京六道口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yjar&aid=13130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