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歌劇]讚頌夫妻之愛及人道主義的Fedelio!
2006/04/01 15:33:57瀏覽506|回應0|推薦2

昨晚去大都會歌劇院看貝多芬的Fidelio,結果非常的感動與滿足。這部歌劇在歌劇界雖然不很常演,但相當的知名, 主要是以下幾個因素。首先,這是樂聖貝多芬的唯一歌劇作品(雖然他改作了兩次),光是這個理由就足以讓大家對這部歌劇印象深刻。第二點呢,這首歌劇的序曲非常著名,而且貝多芬在改作的過程中,除了最後的歌劇演出前的序曲外,還有三首Leonora Overture也是音樂會常見的曲目(這些序曲就是所謂的音樂會序曲)。第三呢,這部歌劇裡的音樂真是非常的優美,可以說從頭到尾都非常動人,這點可以由跟我一起去看歌劇的朋友雖然是第一次看(現場)歌劇,還是馬上就進入狀況相當享受可知。可是還有第四個因素讓這部歌劇在整個歌劇史出突出,就是他的題材,是讚頌夫妻之愛及人道主義。常看歌劇的人都知道,戀愛雖然是歌劇常見的主題,可是歌劇裡所演的基本上都是結婚前的戀愛,可是這部歌劇的主題是妻子為了營救丈夫女伴男裝跑到監獄裡,最後終於在神(透過人)的幫助下成功的救出被陷害入獄的丈夫。這樣的一個主題,可以說在歌劇標準曲目中是絕無僅有的一個例子。當然,由於這主題,這部歌劇也是一部道德正確的電影,目前華人基督教界對李安的斷背山這部電影大加批評,認為破壞社會風氣及家庭價值,筆者對這樣的看法雖然持保留的態度(此有待另文分享),可是Fidelio無疑是一部道德正確的歌劇,除了讚頌夫妻間堅貞的愛情外,最後結局也是公理得到伸張,無故被牢籠的囚犯獲得自由,所以不論由哪一個角度來看,都是一部值得推薦的歌劇。以下本文將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劇情,然後分別從夫妻之愛、人道主義、及無所不在的宗教意識這幾方面作進一步的探討。

[劇情]

這部歌劇的背景是人權英雄Florenstan被以前的政敵現在的監獄總監Don Pizarro濫用權力偷偷地歹補下獄兩年。他的妻子Leonora因為丈夫生死不明,所以女伴男裝並化名為Fidelio(即堅貞之意)進入他懷疑丈夫可能被囚的監獄,成為典獄長Rocco的助手,備受信任,甚至被Rocco的女兒Marzelline所愛上,Rocco並同意兩人的婚事,所以讓另一名獄卒Jaquino大為吃醋。此時監獄總監獲知國務部長(minister of state)已經聽說他濫用權利囚禁了一批無辜的犯人,明天會來突檢。知道此事,他決定一不作二不休把Florenstan給殺了,以湮滅犯罪證據。因為Rocco拒絕當劊子手,所以他決定自己下手殺人,但命令Rocco跟Fidelio挖個墳墓。當二人挖完墳墓後,Pizerro就出現打算殺人滅口,此時Fidelio挺身阻止,宣告自己其實是Leonora,Pizerro大驚之下打算把兩人一起滅口,但此時樂聲宣告國務部長的駕臨,兩人得救,部長並將眾囚犯都解放了,將Pizerro繩之以法。

[夫妻堅貞之愛]
這部歌劇裡的夫妻堅貞之愛,特別是Leonora對丈夫之愛,是無庸置疑的。先生失蹤兩年朝野都認為他已經死亡的狀況下,她沒有趁機改嫁或是享受無拘無束的貴婦人的自由,反而女伴男裝進入監獄尋找丈夫。甚至為了達成目的,忍受Marzelline對她的示愛,以及艱辛的工作。尤其是在她辛苦地說福Rocco帶他一起進入禁地工作的過程,有幾次她都幾乎因為壓力太大而想打退堂鼓,可是為了能查明丈夫的生死之謎,她還是克服了這些身體心裡的障礙。所以最後當部長解放眾囚犯的時候,本來要命令Rocco解開Florentsan的鎖鏈,可是又改變主意,說只有Leonora才有資格成為他丈夫的解放者!這邊女性充當解放者的概念,倒是華格納的先趨!

說到這裡,有本關於十九世界初期瑞典皇后的歷史小說「拿破崙與我」也紀錄著她少女時(當然只是普通商人家的女兒)曾因為愛情解救面臨軍法審判的拿破崙的故事。在法國大革命後,此類的rescue drama頗為流行,係對法國大革命時所產生的恐怖統治之反動。

[人道主義及公義的伸張]

這部歌劇裡的人道主義可以說無所不在,最主要的例子是Leonora及國務部長Don Fernando,而Rocco雖然被認為在道德上是一個模糊的人物,我個人倒覺得還是表現出相當的人道主義的精神。

Leonora在第一幕的時候甘冒被懲戒的風險自作主張允許不見天日的囚犯們出來花園走走,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而Rocco一開始是很害怕,但還是被說服同意這個作法,後來在被總監質問的時候也沒有把過錯推到Fidelio身上,反而是想出了慶祝國王命名日的慣例逃過一劫。而第二幕Fidelio下監看到黑暗中的Florenstan的慘狀,雖然還沒認出這是她丈夫,但還是義憤填膺的說,不管你是誰,我都要把你救出來!而Rocco看Florenstan可憐所以違反規定給他一點水喝也是人道主義的展現。最後,部長出現發表人道主義的演說,解放囚犯,其時聽起來很像耶穌基督引用以賽亞書所說的神差遣主僕報告被擄的得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加4L18-19;以賽亞書61:1-2)

[無所不在的宗教意識]

現場看這部歌劇我最大的驚訝是發現裡面無所不在的宗教意識,似乎除了大惡棍Pizarro外,大家都相當敬畏神。第一幕囚犯出來曬太陽的時候,他們就懇求主讓公義得著伸張,說他們對神有信心,相信神會解救他們。[參考Verdi的Nabucco裡的希伯來囚犯之歌]在最後一幕公義得著申張時,全體都跪下來讚美主。可是最讓我動容的是Florenstan在第二幕一開始時所唱出的詠嘆調「這裡多麼的黑暗!」,在這首歌裡,他唱說雖然他目前多麼痛苦,可是他還是相信神的全能主權,他愉快地享受他的苦難,因為他知道這是神對他所作的試驗,而且他所接受的苦難的程度都是神所允許的,他相信神的作為。聽了這首歌真是很感動,簡直可以說是歌劇中的詩篇,在苦難中仍持守對神的信心。

[歌者]

這部歌劇中演Leonora/Fidelio的是芬蘭著名女高音Karita Mattila,她唱作俱佳 尤其是她揭露身份阻止總監謀殺她先生的時候,展現出的魄力跟power令人激賞,唱惡棍的美國男中音Alan Held及唱部長的James Morris都非常好。唱Florenstan的加拿大男高音Richard Margison雖然外型欠佳(又矮又胖),可是唱的倒是挺感人的,尤其是第二幕的監牢黑暗的很,只有等到解放後才看得清楚他的外型,而且這部歌劇又沒有談情說愛的情節,所以沒什麼影響。唱Rocco的冰島男低音Kristinn Sigmundsson,唱Marzelline的美國女高音Jeniffer Welch-Babidge,以及唱Jaquino的男高音Gregory Turay都很棒也很適合。所以結束時有四分鐘的standing ovation,幾乎全場的觀眾都起立賀彩,的確是一場很棒的演出。

----

出自:http://www.wretch.cc/blog/barnabas&article_id=3645558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rnabas&aid=22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