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3/09 20:17:19瀏覽980|回應1|推薦19 | |
[謹以本文慶祝明日之 觀音菩薩誕辰(農曆二月十九日,陽曆20230310周五)]
各位格友平安, 格主今天(20230309周四)的研經進度是以賽亞書第五十三章(續「僕人的受苦與榮耀」) 由於時間有限以及格主守護天使的指引 研經工具書只讀了尋道本聖經、靈火聖經、CNV研讀本聖經及ESV Study Bible 在寫作的時候除了聖經本身就不參考研經工具書了 如有錯漏之處 請大家多多包涵並不吝指教! 1. 第一節說: 「我們所傳的(或譯:所傳與我們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這節前半是運用修辭學,隱隱蘊含的回答就是否定的回答,也就是沒有人信或是只有很少的人信。這符合在 耶穌基督在世時,或是在使徒時期的初代教會,絕大多數的猶太人都是不信耶穌是基督(彌賽亞)的。 2. 第二節說: 「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 (1) 後段的「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 讓人聯想起52:14。 (2) 此外,第二節後段顯示出耶和華看人不是看外貌,甚至明確的就是要顯示 神會、也能使用外型欠佳在世人眼中缺乏吸引力的人。 3. 第四節說: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 神擊打苦待了。」這節說明 耶穌基督是為了我們(世上的罪人)受苦,可是世人卻以為義僕( 耶穌基督)是因為他自己的罪孽被 神所擊打責罰。另參第八節(「至於他同世的人,誰想他受鞭打、從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 4. 第六節說: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前段的意思是世人都犯了罪,後段則是指 耶和華上帝使義僕( 耶穌基督)擔當了世人的罪孽。 5. 第九節說: 「他雖然未行強暴,口中也沒有詭詐,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 (1) 前段的「他雖然未行強暴,口中也沒有詭詐」是指義僕不管是在行為上(「未行強暴」)或是言語上(「口中也沒有詭詐」)都沒有犯罪,暗喻義僕是無罪之人。 (2) 後段的「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是預言並暗喻 耶穌基督與罪犯同釘十字架,原本羅馬政府應該是想把他跟其他罪犯同葬的,但耶穌的議員門徒求去耶穌的屍體並將 耶穌基督葬在財主預定的墓穴。 6. 第十節說: 「耶和華卻定意(或譯:喜悅)將他壓傷,使他受痛苦。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或譯:他獻本身為贖罪祭)。他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 (1) 前段「耶和華卻定意(或譯:喜悅)將他壓傷,使他受痛苦。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或譯:他獻本身為贖罪祭)。」 A. 耶和華上帝要使義僕( 耶穌基督)成為他人罪惡的贖罪祭,參見第四至六節及第八節。 B. 這裡「定意」的 耶和華上帝其實是指三位一體的真神,是副、子、聖靈共同的計畫。 (2) 後段「他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 A. 這裡的「後裔」是指屬靈的後裔。 B. 「延長年日」是指耶穌基督復活後永遠不死。 7. 第十一節說: 「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 (1) 前段「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是指耶穌基督復活後可以看見他的救贖之功,所以心滿意足。 (2) 後段「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他要擔當他們的罪孽。」 A. 這裡說「得稱為義」的要件是認識神的義僕( 耶穌基督),也就是因信稱義的另外一種說法。 B. 後段顯示神的義僕( 耶穌基督)擔當世人的罪孽的前提是世人必須認識(並相信) 耶穌基督(是彌賽亞)。 8. 第十二節說: 「所以,我要使他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因為他將命傾倒,以致於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 (1) 前段的「所以,我要使他與位大的同分,與強盛的均分擄物」 A.「與位大的(great)同分」,根據新國際板(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亦可翻作「與多人(many)同分」。 B. 「與強盛的(strong)均分擄物」根據新國際板(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亦可翻作「與多人(numerous) 均分擄物」。 (2) 後段的「他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是救贖論的精要,指出耶穌基督上十字架擔當世人的罪孽,而且復活後在富神面前不斷為犯罪的世人(罪犯)代求。 以上簡單心得跟大家分享! 祝各位格友平安健康 法喜充滿 福杯滿溢! 願 主耶穌基督的恩惠、 神的慈愛、 聖靈的感動常與我們眾人同在! 巴拿巴+_+ 20230309(四)8:17 PM(台北DELL電腦時間) 文:Barnabas Yu/余慕德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