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很喜歡一個人,放黑的屋裡,點著桌上的燈,享受一本本原文的書籍。
有些人看原文書,是為了炫燿自己除了母語外,還能說上一點外文
我不否認,我也某部分是這樣想
有些人覺得看原文書,才能汲取到作者真正筆下之意
我不承認,那也得原文夠強!
有些人純粹只是為了沾染作者身處的文化背景才拿著原文書
我不反對,只是文字離了作者的筆,不再屬於作者,與文化不文化
覺得一點關係也沒有
今天一樣起了個大早,享受咖啡香氛及日文小說村上春樹的"發條鳥年代"
看到了後半部,我就覺得無趣,盡是在交待歷史一樣,看起來很累。
順手轉開NHK日本放送協會的節目,正好講著失依兒童日本的處置方式
好羨慕日本的公務人員,居然可以參與電視劇的演出
跟台灣的公務人員不親近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
NHK 是沒有字幕的,聽日語的同時,反而不停在思考
日劇一直都是有前輩先進們,將一句句的字幕準備好
但是現在的我,卻漸漸覺得,字幕是一種干擾
相較之下,要聽懂日劇的對白是簡單得多了
我想,譯者就像是訊息與閱聽眾之前的濾網
越是高明的譯者,就像是高密度的網目一樣
看起來像是去蕪存菁的好意,卻擅自決定了閱聽眾知的權利
說來可笑,我自己也曾經是譯者,也曾經不經意地將惡意塞入自以為是的好意裡
賣弄著不怎麼樣的文字,卻高舉著翻譯的大旗謀生
翻譯到底是搖晃不已的吊橋,還是充滿了尖刺的鐵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