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玩偶人物遊三國2-東行的一群人
2009/11/27 18:02:37瀏覽492|回應0|推薦2

人物介紹

紗:倉田紗南  秋:羽山秋人  風:松井風花  直:加村直澄

玲:相模玲  實:倉田實紗子  剛:佐佐木剛  亞:亞矢

巴:巴比特  三:三屋老師 田:田中老師 木:玲木老師

千:千石老師 佳:版井佳子 里:尾琦里穗 智:菱乃花丸小路智美

真:飛田真尤 志:志村 夏:羽山夏美 冬:羽山冬騎(秋人的父親)

(三國的人物就不再提了,回去看第一篇吧!)
另外要跟大家說明的事,鈴木老師本來的縮寫是玲,不過版主後來發現跟相模玲重複了,所以就改以「木」為縮寫。(迷:反正這個人物本來就很少出現...)
另外,年份應該更正為199年(因為198年已經過了...)

話說一群人向東走,走了三十分鐘以後...
紗:啊,我想到一件事了!
眾人:什麼事啊?
紗:我們又沒有指北針,怎麼知道哪邊是東邊啊?(眾人跌倒)
秋:笨蛋!
紗:什麼?你竟敢罵我笨蛋?
秋:因為你真的很笨啊!
風:紗南:你記得我們剛出發的地點有一棵樹嗎?
紗:好像有ㄟ...可是那跟東邊有什麼關係?
千:這還是交給我來講吧!我們來到這裡的時候是早上,太陽在東邊,所以影子在西邊,因此只要找到影子的反方向就可以了。
紗:為什麼太陽在東邊影子會在西邊啊?(眾人再次跌到)
眾人:紗南,你真的很沒常識ㄟ!
紗:對了,為什麼要往東邊走啊?
千:這就是羽山的不對了!
實:不要聽他亂講!
眾人(除羽山、實紗子、小剛):對喔,為什麼要往東邊呢?
秋:東邊...會比較好。
紗:(拿槌子槌)什麼嘛?有解釋跟沒解釋還不是一樣?
實:其實真的是這樣啊!中國的東邊向來就比較熱鬧,而且啊...
眾人:而且什麼?
實:如果能走到海邊的話就可以游泳了!
眾人:現在哪有這個閒情逸致去游泳啊?
巴:我跳出來為各位解釋一下:中國的東邊以平地為主,人口也比較多,西邊則是荒涼的沙地,所以要生存下來的話在東邊比較有可能。順帶一題,我曾經不小心被黑巴比特陷害飛到西邊的沙漠,差點死掉,真是好險...
眾人:原來如此啊...
(繼續走兩個小時...)
秋:看那裡!
亞:哇!一片果樹ㄟ!
風:Lucky!真是太幸運了。
紗:為什麼幸運啊?
木:紗南,在這種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的時候,有東西可以吃是最重要的了。
紗:原來如此啊。

走在這蕩蕩平川上,眾人就這樣走走停停,不知不覺間,也過了三天了。可是,他們卻盡走到荒郊野外,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目前,他們別說是人了,連一塊田地都看不到。從果樹林找到的果子,也已經吃的差不多了。不過就在某時,他們剛吃過果子時...

風:我要宣佈一個不好的消息!
眾人:什麼啊?
風:我們只剩下可以吃一天的果子的!
紗:啊~~~~~~~~~~~~~~~~(被羽山劈下去)
秋:吵什麼?這樣大吼大叫只是更耗費體力罷了。
紗:可是真的很糟糕啊!即使我們往回走,也要三天的時間不是嗎?
實:紗南!
紗:什麼事,媽媽?
實:我們是不是先來想一下,我們現在到底在哪裡?
亞:剛才不是已經得到結論,說我們在中國了嗎?
實:話是沒錯,不過我希望做進一步的確認。
眾人沉寂的一段時間後,由風花先開口。
風:啊!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我們到底在中國的哪一個地方。
秋:這種事很重要嗎?
風:當然啊!這樣,我們才知道東邊會有什麼東西啊!
剛:是沒錯,可是我們要怎麼判別啊?

眾人一片鴉雀無聲,他們都不知道怎麼辦。果子只剩下一天的份了,如果一天之內沒有找到食物,他們就非挨餓不可了。可是,每個人的心思都在這哩,根本沒辦法想這個問題。不過有少數幾個例外─在危機時,一樣能冷靜自處的風花、秋人、還有冬騎。在此時,他們正在絞盡腦汁的想,只是似乎還是力有未逮,一直找不到問題的重點。紗南先開了口:「唉唷!我的背好癢啊!」
直:我也是,好不舒服。
實:因為我們三天沒有洗澡了。
紗:難怪。可是這不是代表說我們來這裡之後永遠沒辦法洗澡了嗎?
剛:應該還好吧,如果有辦法看到河流的話。
紗:可是我們沒有衣服可以換啊!
剛:衣服......對了,我記得我們來的時候是穿著在東京時的衣服吧?
紗:對啊,怎麼了?
剛:來這裡之後,你會覺得很冷或是很熱嗎?
紗:不會啊。
剛:那就對了!
秋:原來如此。
紗:甚麼?甚麼?
風:在這裡我們的感覺和在東京時一樣,所以這裡的氣候一定跟東京差不多。
實:太好了,真是好推理!
直:可是得到這些又有什麼用啊?
實:這你就不知道了,在中國氣候很複雜,但跟東京差不多的實在很少。所以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在什麼地方了。


他們到底能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呢?還有,他們能不能解決吃的問題呢?還有,到底要什麼時候才能脫離這顛沛流離的生活呢?下集待續。

To be cotinuted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8412061&aid=3509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