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04 19:47:17瀏覽3434|回應19|推薦206 | |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內容跨越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時代,距今約兩千五百至三千年前。詩歌多由採詩人到民間搜集,後經孔子編整,共成三百零五首詩篇傳世,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既深且廣。《詩經》早已被公認是世界上第一部屬於人民的詩集,並於2010年榮獲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的稱號,真是實至名歸! 『詩序』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又說,情感於內心起伏翻動時,就會以語言來宣洩,不夠就感慨歎息,還不夠就放聲歌唱,仍不夠就不自覺地手舞足蹈起來。這些都說明古人如何借由文藝活動來抒發滿腔的情緒。 愛情和婚姻是人類生活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男女間的情愛、性戀一直是古今中外文學創作上的第一大題材,這點《詩經》亦不例外,其與情戀、婚姻相關的詩篇就約占了總數的三分之一,從《詩經》開宗明義的第一篇『關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就可看出端倪。孔子說,『關雎』這首詩,說到樂處,不淫穢,說到哀處,不傷痛;又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大概是在去年十一、十二月間,一位友人借我《詩經是一枚月亮》,是一本賞析《詩經》的書(2010年10月木馬文化出版),我偶爾會於空閒時翻閱,至今雖未通本細讀,但大致了解其梗概,尚未將書歸還。這本書的作者是大陸的網路作 本書是作者對《詩經》所做的解讀,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以唯美浪漫的筆觸,抒寫出了自己對詩經的理解。從『子衿』中青春正盛的花樣少男少女,等待愛情光臨的『蒹葭』,到承諾白頭偕老的『擊鼓』,相信愛情永遠存在,也相信那一生一世最美麗的等待。沈文婷用極優美清婉的文字解讀一篇篇歷經千年的傳世詩篇,絲絲入扣、沁人心扉。 從網路上亦看到何亞娟女作家的感言: 我一直覺得,沈文婷是極具古典氣息的女子,溫柔、恬靜、美麗,並且才華橫溢,她來寫《詩經》的感悟最適合不過了。這本書文字清麗,閱後容易讓人心情寧靜。很難得,在如此繁忙的都市,還能讀到這麼美好的文字。可以說,這是一本能夠淨化心靈的好書。 我非常認同這兩位女士的看法,並補充幾點個人的感想。自古以來,譯釋、賞析《詩經》的著作多如繁星,這些大多是從男性的觀點出發的。因為在重男輕女的時代,女子受教、識字的情況本就不良;況且言唱或口述詩詞的人有男有女,但奔走四方的採詩人多為男性,因而紀錄與詮釋詩文者,概以男性的觀點為主流。然而,有此一說:「女人是世界上最難了解的動物。」這句話固然不免偏頗,但從性戀的觀點與需求而言,男女確實存在不少差異。如此,《詩經》中許多表現歡樂、思念、牽掛、苦痛、離棄、不倫的情詩,未必能有肯綮周延的詮釋,或難以觸及女性內心深處的悸動與共鳴,本書多少可填補此方面的缺憾。 再者,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沈文婷對每一詩篇會視人物、情節的需要,略述其時代背景,或就文詞姑且拋開古代的框架,娓娓道來愛情的酸甜苦辣與撲朔迷離。接著會旁徵博引古今中外作品、小說、歌曲、電影或電視劇中的人事物,來回揣摩、比擬詩中男女主角的情境,或她自己可能的應對方式,讀來既富趣味又讓人耳目一新。在此摘列書中六篇賞析的標題如下,以窺其輪廓,標題後的補語是沈文婷總結賞析後的感想,簡練的文詞散發出她獨特的觸感: ‧木瓜 — 垂愛比拜金更能填滿女人的心 沈文婷在『蒹葭 — 男子無欲求的愛情是稀世的珍品』一文中說,她對古典詩詞的喜愛源於瓊瑤,……,十五、六歲懷春的年紀,「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是那一季中的一個夢;事隔多年想來,她仍然喜歡這首詩詞所帶來的夢幻。我想《詩經》是她心靈的慰藉,靈感的泉源,就像月亮是黑夜裡指引方向的一盞明燈,使她享受創作的快樂,陶醉愛情的夢幻,一生一世,無怨無悔。而《詩經是一枚月亮》這本有深度與廣度賞析《詩經》的上乘作品,即是最佳的明證。 (月垂滄海闊 相思湧心頭/網路圖片)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