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道德不難
五常是仁-義-禮-智-信
五力是信-進-念-定-慧
兩組字對照起來
是
信-智-禮-義-仁
信-進-念-定-慧 的力道
- 這兩組心 有異曲同工之妙
並且可以在同一件事情上完成五常與五力
1.以仁 慧為上首 導至自己與他人更加"信"任自己
在儒家思想裡 孔子以仁愛為中心思想
而佛陀教法裡 慧有與自己和他人甚至天地萬物相處時 內心能夠不起貪嗔癡
所以跟天地萬物相處 自然是只會利益仁愛於眾生
- 仁與慧的意思是 愛慕天地載物之恩 敬愛前人聖賢的養育
修養自己的品德涵養 以達與天地和睦共處之心
2.第1種心法都同為 信
孔子說 人無信不立
是因為人跟人相處 說話要守信用
跟別人約定的事情 自己有能力並願意去做到
而他人也願意相信你說的話
在佛教中 要相信佛陀說的話
是相信佛陀確實有能力讓人不再生死於六道輪迴
並且相信佛陀也能跟我們約定-----佛陀能教導我們出離生死苦海
- 信力是指在念念中都能相信佛陀(仁慈愛民的智者)
一個念頭只生起一秒 我們的信的力量就只有一分
一分是不夠的 一滴水不能止渴 一粒米不能止餓 一粒沙也不能遮風檔雨阿
3.第2種心法為智與進
人活在世界上 要學習智慧 才能生存
並且通過與人合作的關係 會使生命獲得保障
一開始生下來 人處於無知的狀態
但一出生 卻也開啟了學習的道路
學習要跟誰學呢 跟老師學
老師解說方法 我們用耳朵聽
這樣名為聽聞智
在佛教徒 稱聲聞眾
所以 這裡的智 是聽聞的意思
在佛教中進力是指相信佛陀的教導 並朝著他引導的方向前進
我們想要滅苦 佛陀告訴我們目標 也說明了方法
若這一秒實行是按照佛陀所說 下一秒卻不想了
就要告訴自己應該修習進力
要到達目的地
也要靠自己去一步一步地走 才會到喔
- 智與進就是 藉由聽從老師的智慧 一步一步往目標邁進
4.第3種心法為 念與禮
我們生活需要活動 與完成一天的事項
我們也會看到世上眾生行為無奇不有
這些只要有緣遇到
都會存在腦海裡 成為記憶的一部份
不過
為了生存
我們在做事時 只會讓念頭生起"做事時需要的步驟" 以完成事項
這在我們的腦海裡 都已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對的揀擇"的工作
禮-曲身拾豆 為了拾豆而做出曲身的動作 心態是喜悅的
用在與人相處也是這樣
子曰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與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只要拾豆自己不曲身也不歡喜的一切外在的事物被自己遇到 身心都不要去接受
而念也是這樣的
念在腦海中 都是記憶的一部份
要滅苦(拾豆) 心裡就要做出"對的揀擇"的工作 否則在禪修中就是"自討苦吃拉!"
而重點是自己歡喜 別人也歡喜 是正知
正念在禪修中 才容易體會得到 一般人較難理解----- 在修行中是有禮
- 念與禮的心是 看到利益(豆子)就在眼前 內心歡喜地想要拾取
為了完成(拾豆)的事件 身心"柔軟"地做出對自他都有益的"對的揀擇"
5.第4種心法為 定與義
義的定義是合宜的 好的 與善同義
每個人活在世上 都有自己的本份需要自己去盡力完成
這個本份使我們知道 自己活著應該做什麼事
並且知道人生應該就在這些可以掌控的領域上去為這個世界盡一己之力
這個知道怎麼做為自己及親人乃至社會才是合宜且善良的就是義
而"知道怎麼做是合宜的"這件事 是已將自己一生都定在特定領域裡去努力
於是 若"成就了本份"的義 身與心自然地會得到安樂
定心能給我們帶來安樂
由於在禪修中 雜念常常生起
這是人的腦海總是會有念頭生起的正常現象
因為我們常常以為必須做事與獲得財物才能得以生存
貪嗔癡出現在心中
當想靜下來時 便會發現 心竟然不得安寧
為了能讓身心安定下來
我們試著用鼻根去享受呼吸帶給身體與心靈的安樂
並藉此發展心的專一的力量 這種專一的心是一種工具
工具若有力 做任何事都是輕而易舉
呼吸能放鬆身心 使心回覆善良的狀態
當然做任何事一開始都是不習慣的 久了 就會習慣成自然
- 定與義的心是 為使心達到常常安樂的狀態
於是 將心專注於特定的領域(禪修是鼻根) 使心往合宜與善的方向努力
事實上 呼吸讓我們發現
念頭只是念頭 並不具有任何作用 只要我們不理會它
它一點使我們疲憊與痛苦的力量都沒有
因為真理是 感覺苦 發現空 知道無常 體會無我及無我所
- 而貫串我們生活的目標都是仁與慧的目標與正確的知道與所聞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