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禪修者 修定 能使心有輕快寧靜的感覺
修慧 若慧力不足 無明主導 容易不生喜樂 整天受苦
心常分析 能得經驗
雖能了知 樂為壞苦 但由於心的慧力持續時間不久
無明生起 便容易又落入苦的陷阱裡
例如 容易生起慢心(雖然常覺諸漏 但應將心思轉回自己身上)
六根觸六塵時 內心的五陰常快速現起
通常伴隨"句型"還有"情緒"
句型--構成一個句子 通常都需要
主詞+動詞+形容詞/副詞
而五陰的句型 是對色法及名法無明
所以特別容易看出來
例句--我(主)總是(動詞)努力地(副詞=形容動詞)持戒(動詞)
他們(主)看起來(動詞)很懈怠(形容詞)並總是破戒(形容詞)
情緒是--生起慢心或嗔心(看個人當下的心行)
若我們可以理解"明"的名法跟色法 就會知道
真實的名色是無我的 以及不斷生滅的
它們從不被我們所擁有
星雲大師有說過一句話
人的心有兩條路--一條生門 一條死門
在修行路上
生門--是將心導向明去想
死門--是將心導向無明去想
我也曾經看過一句話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奮鬥 而是抉擇
抉擇你要往哪條路走
通常修行人都要在"念"的關卡上步步小心
一失足成千古恨
人的構成主要是名與色
我們也只對名與色無明
色法有一個共通點--有質礙 會變壞
包括人體都是這樣
既然如此 那麼我們的心放在享受慾樂而墮惡趣
那不是非常不划算的事嗎?
我們的心 若放在三十七道品上 那肯定出三界
再不用怕當人豬狗貓 地獄眾生啦
色法常變換樣子 如水成氣 不應該去執著
那麼名法呢?
心有一套系統作用 經常以點線面的方式運行
用在正確與不正確上
正確是生門 也就是"明"
不正確是死門 就是"無明"
五陰也是無我的 佛陀說大致是-色受想行識
色是點(六根觸"塵")
受是點(苦/樂/不苦不樂=由經驗決定)
想是點(標記-人會對色法想"這是XX" 之後只要六塵接觸 想就出現)
行是線(造作行為-也受過去業力牽引 造作善/惡業)
識是面(是五陰最後的判斷/印象/經驗 在之後出現以點=意塵)
一次心行跑完緊接下一次在結合 勢力逐漸擴大 這是習慣的形成
也是習性業力不同造就輪迴的主因吧 所謂--習慣成自然
心的運作很容易理解
我們每天都會運用心 因為我們都需要工作
我們使用六根工作
工作時會運用六根並謹記步驟(就應用到點線面的心的系統)
我們都知道這個動作容易使工作順暢運作
並能習慣性地產生正確的結果 而養活自己
我們人常犯的五陰無明=錯誤觀念是
六根對六塵時
總認為東西越多越好
殊不知 貪越多 心越苦
需要用 有就好 (好好照顧)
不需要用 就捨棄 (不用照顧)
照顧 是要用到心力的
在中醫來說 是精氣神
若東西我們照顧不來 硬去照顧 就會很苦了
這些 都在心中養成習慣
伴隨我們每一天 每一分 每一秒
"負面的(精氣)神"摧人老阿
請神容易 送神難
修行時常感到五陰的存在是正常
畢竟我們活了多久 五陰就陪了多久
只要運用抉擇的力量引導自己就好
以"四念處"為根基
修習五根 修習五力
佛陀常說
比庫們
修習信力!修習進力!修習念力!修習定力!修習慧力!
力有戰勝煩惱的力道與維護明覺時間延長之意
在每一秒"念的抉擇"
1信力--以相信佛法的力量
2進力--去走
3念力--一步一步小心實行
4定力--達到安樂安住於其間
5慧力--累積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