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2/05 03:16:36瀏覽3616|回應40|推薦122 | |
《西班牙交響曲》/拉羅 別被曲名糊弄了;這是首小提琴協奏曲,即小提琴"對話"交響樂 [引言} 標題文章原作者是劉書林,其原標題為《毛澤東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吸收和揚棄》。全文分四大節,如下列的節標題所示。考慮到文章的篇幅,將分三次依序轉載歷史典籍、古典文學、元典文化。(插圖及文尾詩摘為筆者所加) 毛澤東對中國諸子百家元典文化寶藏的批判和繼承(筆者將本篇標分成孔子、老子、莊子三節) 1) 孔子 毛澤東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孔夫子採取了一種客觀分析和批判的態度。他幼年雖然讀過孔夫子的書,但真正影響他的思想的不是孔夫子。對孔夫子的態度,毛澤東始終體現了五四運動時期形成的批判態度並堅持到底。他雖然主張不要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從烏龜殼(甲骨文)到現在,都要進行研究、總結,要有知識。』他還主張在調查研究中『學孔夫子的“每事問”』。但是,毛澤東並不接受孔夫子說教的這套東西。 他在延安接受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採訪時說:『我讀過經書,而我愛看的是中國古代的傳奇小說,特別是其中關於造反的故事。我讀過《岳傳》《水滸傳》《隋唐演義》《三國演義》和《西遊記》等 ...。我認為這些書對我的影響大概很大,因為這些書是在易受感染的年齡裏讀的。』在五四運動的高潮中,毛澤東在《湘江評論》增刊第一號上著文認為:『我們反對孔子,有很多別的理由。單就這獨霸中國,使我們思想界不能自由,鬱鬱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隸,也是不能不反對的。』毛澤東對儒家孔學的這種堅決批判的態度是主要而且一貫的。 2)老子 在中國的元典文化中,真正受到毛澤東青睞並具有重要影響的,與其說是儒家的孔孟學說,不如說是老、莊的樸素辯證法的學說。青少年時代的毛澤東就對《老子》非常熟悉。1917年暑假,他與(同學)蕭子升一起遊學時,就與寧鄉一位隱居的劉氏翰林談論過《老子》。毛澤東告訴這位翰林,『我們讀過《老子》,最好的《老子》註是王弼作的。』在漫長的領導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毛澤東一直對《老子》《莊子》抱有極大的興趣。 據不完全統計,在《毛澤東選集》四卷本之中,直接引用《老子》的名言達八條之多。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就引用了《老子》的“將欲取之,必故與之”的話語。關於在戰爭中土地得失問題的看法上,他說:『關於喪失土地的問題,常有這樣的情形,就是只有喪失才能不喪失,這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原則。』 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講到面對國民黨製造摩擦政策的方針,引用了老子的“不敢為天下先”的話語。他說:『我和國民黨的聯絡參謀也這樣講過,我說我們的方針:第一條,就是老子的哲學,叫做“不為天下先”。就是說,我們不打第一槍。』這就是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策略,讓對方充分暴露自己背信棄義的本質,以贏得主動權。 1949年3月13日,毛澤東談到委員之間“互通情報”的重要性時,再次引用老子的話語:『“互通情報”...這對於取得共同的語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不是這樣做,而是像老子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結果彼此之間就缺乏共同的語言。』 1949年8月18日,在美國反共反華的氣焰甚囂塵上之時,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當時的美國駐華大使】》一文中又借用《老子》第74章的話警告美國人,『多少一點困難怕什麽。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老子說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對《老子》更是愛不釋手,出外行裝必帶《老子》。1957年2月27日完成的著作《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毛澤東在談到矛盾的相互轉化的道理時,引用了老子的話:『我們必須學會全面地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日本打到中國,日本人叫勝利。中國大片土地被侵佔,中國人叫失敗。但是中國人的失敗裡包含著勝利,在日本人的勝利裡包含著失敗。歷史難道不是這樣證明了嗎?』 3)莊子 毛澤東對莊子同樣是很喜歡的,受其影響不小。他在長沙讀書時就讀過《莊子》。在第一師範讀書時,他寫的《講堂錄》中就多處抄錄和摘引了《莊子》的許多篇目中的觀點和語句。由於他對《莊子》有較透徹的研究,著文、作詩、講話中能夠信手拈來,嫻熟地引用《莊子》的文字和段落。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有這樣的文字:『菩薩是農民立起來的,到了一定時期農民會用他們自己的雙手丟開這些菩薩,無需旁人過早地代庖丟菩薩。』這裡所說的“代庖”這個概念就是出自《莊子·逍遙遊》。 1935年12月27日,毛澤東在陜北瓦窯堡會議上做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其中就引用了《莊子·秋水》篇中“井底之蛙”的典故,批評當時那些狹隘悲觀主義的觀點。他說:『看問題,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體。一個蝦蟆坐在井裏說:“天有一個井大。”這是不對的,因為天不止一個井大。』 1964年8月18日,毛澤東在北戴河與幾位哲學工作者談話,談到了事物的無限可分性,引用了《莊子·天下》篇的內容。毛澤東說:『“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是個真理。不信,就試試看。如果有竭,就沒有科學了。』 1956年11月15日,毛澤東在中共的八屆二中全會的總結講話中,借用《莊子·天下》篇講解動、靜的辯證法。他說:『看電影,銀幕上那些人凈是那麽活動,但是拿電影拷貝一看,每一小片都是不動的。《莊子·天下》篇說:“飛鳥之景,未嘗動也。”世界上就是這樣一個辯證法:又動又不動。凈是不動沒有,凈是動也沒有。動是絕對的,靜是暫時的,有條件的。』 1965年1月9日晚,毛澤東再次會見了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與毛澤東海闊天空的談話中,據斯諾回憶:『毛曾說,兩千多年前,莊周寫了關於老子的不朽著作《莊子》。後來出現了諸子百家,爭論《莊子》的意義。』毛澤東引用後世爭論莊子的典故表示僅僅到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向秀註釋《莊子》之時,註家已達幾十家了。向秀認為各家相爭不下,但都“莫能究其旨統”,而死去500多年的莊子也不可能出來說話。毛澤東認為這裡有任由後人評說的氣度。 (轉載至此) 【詩詞賞析】 《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