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讓更多的台灣之光,帶領我們重返聯合國!
2007/09/27 11:12:36瀏覽649|回應1|推薦8

導演李安帶著揚威國際勇奪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鉅片「色,戒」回來,讓我們看到了李安真情流露地說:「我的心是長在台灣這個地方的。」;也看到藍綠政治人物放下恩怨與政治口水,畢集一堂參加了首映會;更看到國人不分男女看完電影後的感動與驕傲。再想想日來國人為所謂「向國際發聲」,猛力炒作「入聯」與「返聯」議題,所造成國內外的紛紛擾擾;對於如何向國際行銷台灣,甚或讓台灣立足國際,不知給了國人什麼樣的啟示?

為處理台灣的國際定位、釐清台灣與中國含混曖昧關係,政府長期來著力於政治力訴求,自蔣介石時期的「漢賊不兩立」,李登輝時期的「特殊國與國關係」,到陳水扁綠色執政後的「一邊一國」,乃至日內吵得沸沸揚揚的「台灣進入聯合國」;隨時空轉移,儘管台灣立場定位的訴求愈清,辯證愈明,然而,時至今日,不但台灣在國際社會中依然與中國糾纏不清,連生息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也仍陷於一台一中、二個中國,甚至一個中國的辯證中角力,日見崩離。

台灣在國際的地位模糊與國人認同的錯亂,造成國人對國家與台灣主體意識認同的落差。然而,面對國際現實與歷史感情,我們需清楚認知,政治訴求的穿透力,往往事半功倍,更容易陷於不必要的意識型態泥沼中無法自拔。

這些年來,台灣的政治發聲,對這塊土地所造成的動盪大於建設,人民的失望大於期望,然而從這次李安「色,戒」的揚威國際,所帶給國人對台灣的認同驕傲與國際社會對台灣的認識讚譽,則讓我們清楚看到文化的感染力與凝聚力,影響所及無遠弗屆,其具體成就,更是政治操作所遠遠不及。需知,國家的建立,肇基於人民對土地的認同與對主體價值的共識,而這份認同與共識,又必須以對在地文化的了解與熱愛為基礎;此外,台灣的國際定位在中國的壓縮下,政治力的空間非常有限,唯有透過文化、藝術、運動甚或觀光旅遊的軟滲透,才能突破國際現實有效揮灑。

對於台灣族群之融合、主體意識之建構,台灣在國際地位的開拓與主權的認同,我們應有全面的體認與思維,這非僅止是政治的台灣,更需是文化的台灣。唯有以文化深耕、文化環境、文化交流為策略,展現台灣各地活潑與優質的文化藝術,提升對本土文化的詮釋內涵,讓國人能親近台灣文化、汲取文化養份,確實了解在地的歷史、文化、風情、地貌,才能從而喜愛台灣文化,認同台灣文化,也唯有讓這塊土地的人民真正認同台灣,才能凝聚共識,讓台灣藉著文化走上國際,走出自己的未來。

看看李安、看看王建民、再看林懷民與雲門舞集,他們各自在專業領域默默奮鬥,帶著台灣的名字在國際發光發亮。對所謂凝聚台灣主體意識,甚或讓國際認識台灣,了解台灣,接受台灣,他們的成就作為與政府長期來的政治操作,貢獻孰多?要讓台灣走進國際社會,建立全球認同的國家定位,需先凝聚全民共識,認同台灣主體意識,並有效開拓國際發聲管道;要具體達成這個目標,就先從深耕本土在地文化,建構文化台灣開始!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ing1003&aid=1259341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坑瀣一氣
2007/10/08 15:30
 國民黨的“返聯”和民進黨的“入聯”有本質的區別嗎,別再自欺欺人了,國民黨如果搞臺獨,一樣要失敗。可嘆這個曾經統治中國到現在名稱裏面還有“中國”的政黨,現在居然墮落到和臺獨分子坑瀣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