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魚都在過什麼生活?】--荒野十二週年感言
2007/10/10 12:04:56瀏覽1058|回應1|推薦7

選在荒野保護協會成立十二週年寫下這篇文章,是因為剛進協會時,有回跟理事長偉文閑聊,我記得他曾經跟大家說過:『希望大家能夠持續這樣的熱情。』這句話。雖然,後來我實際參與協會的活動不多,但我卻一直記得他說這話句話時的表情……

最近,看大家都在熱烈討論「慢活」、「樂活」、「提早退休」、「半農半×」之類的生活方式,我也常常在想,和老婆脫離朝九晚五日子的這幾年來,到底在過什麼樣的生活?真的如當初期待的一樣嗎?以後還要不要繼續過這樣的生活呢?

因為我們沒有生小孩,所以結緍後對很多發生過的事都沒了記性,特別是常常想不太起來事情發生時的「時間點」──有小孩的朋友可以回想說:『你結婚那年就是我們家大兒子唸小班的那個時候嘛!』或是:『我記得我們是在寶寶三歲的時候一起去北海道的,沒錯吧。』而類似往事跟時間的相對關係,我們幾乎都弄不清楚。

不生小孩是我婚前就有的想法,後來跟老婆討論後達成共識,然後就各自回去說服自己的父母親。後來我發現只要很無奈地跟人家說:『很想生啊,但是一直生不出來。』人家反而會安慰你,想說原來是你能力太差,就不會再追究下去了。

奇怪,怎麼會聊到這裡?這跟我們在過什麼生活有什麼關係……?哦!對了,對了,我是要講"沒記性"這件事。

其實這幾年來,我們的生活作息重覆性很高,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事,所以真要講起來可能有些無聊,不夠精彩。不過自從我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活動之後,我們就開始因為覺悟而儘量過著比較環保的生活,像是:

出門用環保筷:這事剛開始做時會有罪惡感,因為常常忘記帶出門,直到飯菜端上桌才發現。後來環保筷被各大公司當成贈品後,就乾脆每個包包裡放一副。像我帶團吃飯時拿出環保筷,通常可以順便幫客人上一堂環境保護課,不枉我在協會當推廣講師的義務。想想一個人十年可以省下約七千雙竹筷,就覺得該讓更多人一起參與。

省水沖馬桶:據說沖馬桶用掉的水大約佔生活用水的30%,所以我們為了節約水資源,決定把洗衣服和淋浴的水留下來沖馬桶。說實在的,這事對一般家庭而言,執行上比較困難。而且我們算過,每個月把水提來提去沖馬桶其實省不了十幾塊水費,但我把它當成具附加價值的陶侃搬磚運動,也當是一種成就;像我們雖然長時間在家,但是一個月真正按馬桶沖水的次數不會超過三次,想想光咱們一家十年可以省下多少水資源?就覺得多此一舉是值得的。 

省電大作戰:最近幾年荒野不斷推行夏至關燈活動,雖然我只去參加了一次,但我們確實有在生活中身體力行。我們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去散步一~兩小時,尤其是夏天,這樣不但可以省下電扇冷氣的電費,還少看了很多垃圾電視,加上有運動效果,因此可謂一舉三得。我家冷氣一年開不到廿四小時,有人問:『受得了嗎?』,我記得小時候泡奶粉是要加糖的,後來沒加糖也喝習慣了。我想吹冷氣也是一種習慣吧。真的熱到沒心情做事時,我會跑去圖書館看書,或隔一陣子就去浴室沖個涼,反正沖涼的水還可以沖馬桶。

另外,我們也願意多花點錢買省電燈泡,養成拔插頭的習慣。常常,我們還會幫大樓關掉樓梯間多開的電燈,住在三樓的我們,早已習慣不坐電梯了。

走路與騎車:基本上,步行已經成為我們目前主要的移動方式了。花半小時其實可以走很遠了;我們常常從永和頂溪站走到台大公館,差不多也就這時間。有人問:『如果騎機車廿分鐘可以到,坐公車要五十分鐘,哪個比較有效率?』答案是:『坐公車。』因為坐公車可以同時看書,騎機車就不行了,所以如果騎車廿分鐘加看書五十分鐘,當然坐公車順便看書比較有效率囉。走路也一樣,可以省下去健身房和夫妻俩個人上咖啡館聊天的花費和時間,所以比較有效率。

再遠一點或急著要趕到的地方就騎腳踏車,車子是老丈人去碧潭游泳、種菜沿路撿人家不要的自行車,然後自己拼湊出來的,不能上山下海,但在城市裡代步勉強能用;我之前從永和騎到八里也是同一台車的功勞。老婆不太騎車,她說:『沒什麼事是需要急著趕去的。而且走路可以順便拈花惹草,比兩人一前一後騎車有趣多了。』不過為了運動理由,她同意過一陣子等天氣不那麼熱時,可以考慮抽空去河堤步道騎一騎練身體。

沿路撕廣告單:我一直覺得貼在電線杆和店家牆上的買賣房屋廣告是影響市容的元凶,所以我每次散步經過時,便會習慣性的一張張撕下來回收。有時假日走不到三分鐘可以撕廿~卅張,也有人故意把廣告貼在一般人伸手構不著的高處,我曾經特地找木棍把它弄下來過。

有一次,樓下鄰居揶揄我是不是要買房子,所以撕廣告紙?我正經八百的問他:『你不覺得到處貼這些東西很難看嗎?』

我在想,如果關心社區整潔,願意隨手撕廣告的住戶多了,仲介自然不會再派人來這一區貼廣告了,因為完全沒有廣告曝光效益。而他們也就是看上大家不想麻煩(撕下來丟哪?報警也不會被罰?)的心態,才能繼續讓電線桿上貼滿坑坑疤疤清也清不掉的雙面泡棉。

儘量不拿塑膠袋:平日,除了上菜市場一定要帶環保提袋和一堆小塑膠袋外,我們也習慣在外出背包裡放上幾個塑膠袋。這樣如果臨時想在路邊、小店買些東西回去,就可以省下許多塑膠袋。不可思議的是,就算儘量不拿主動拿塑膠袋了,可是家裡大大小小的塑膠袋卻始終用不完(台北縣目前還可以用一般塑膠袋裝垃圾),所以可以想見如果不節制,每個家庭一年要用掉多少塑膠袋啊?

借書與買書之間:當我發現一般人一輩子看不完三千本書(一週看完一本,也要將近六十年才看得完)時,我就決定不要亂買書了。我家附近中央圖書館收藏的書我八百輩子也借看不完,還買什麼書呢?不過不買書會不會抑制了文人的生存呢?這真是兩難的決定啊!後來看到有人買書看完後就捐給了圖書館,覺得這麼做也是不錯的。

又聽說現代人正面臨資訊吸收過度的危機,於是寫那麼多字的部落格,會不會也成為令人精神疲憊的幫凶呢?還是就當作私人情感發洩的收藏便好?

簡單吃簡單用:平時儘量自己烹煮食物(吃老丈人菜的菜),減少外食與肉類攝取量;降低購物消費(不上班、逛街,其實很多東西都不需要買)。

…………

新聞報導說,根據統計,「有錢沒閑」,「有閑少錢」和「沒錢有閑」的三種人當中,「有閑少錢」的人比較快樂。

所以我也一直說服自己,錢夠用就好,別再努力為賺錢而拼命工作了,過過自己想過的單純生活吧。

最近我在一本書上看到,因為我們從小就在『挑戰人生意義』、『奮力追求卓越』、『努力贏得完美』的信念中長大,所以總覺得人的一生必須掙扎渡過。而開開心心過完一生的人,便成了人們眼中不求上進的羞惡罪犯。

從小,長輩和社會輿論也都暗示我們說:『學習是辛苦的。』、『成功得來不易。』,所以當我們在荒野中開心的學習並獲得成就時,有時反而會不知所措的自問:『怎麼可能這麼輕鬆呢?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

其實,我們沒有"做錯"什麼,只是我們曾經"錯過"了什麼。

身為一尾悠游的魚,我會繼續在生活中實踐荒野精神,也會儘量將此動念傳播給周遭的人,就如同我在一場義無反顧的堅持──從【墨攻】裡的墨子看荒野遊俠文中所言:

我相信,

墨家義無反顧的利他精神, 

    會存在於任何一個朝代之中。 

它時而蟄伏、時而蠢動, 

      如同荒野人一路走來……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tsir&aid=1289369

 回應文章

Bado
富足的生活
2007/10/18 14:04
記得在課堂上和阿舍做練習,我提到最希望的事情是財務自由。
讀了這篇心情剖析,
原來財務自由另有捷徑。

更難得的是,
在字裡行間,
也看到了心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