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0/16 17:16:02瀏覽271|回應0|推薦0 | |
華人吃它的歷史又要再長些,古文裡有一首哀傷的輓歌,創作的時間差不多在漢朝,名叫《薤露》。歌詞很短,講的是人生如朝露,如電,如不復返的夢幻泡影,「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這個「薤」,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蕗蕎。到底為什麼人離去的感傷會寄託在這樣一株氣味鮮明浪蕩的小草身上,而不是其他芳美的鮮花花瓣,真是個謎團。 名滿西方美食界的韓國女尼靜觀以齋菜料理見長,她說能幫助修行的料理,是要用「五蘊」,色、受、想、行、識來體會的。以反省的意識思考來取代眼耳鼻舌感官的直接衝擊,果然是修行人才能提出的料理哲學。未吃蕗蕎,而以蕗蕎觀人生。 摘自【中華民國106/10月/8日星期日聯合報】 圖 / 網路 作者/鍾永豐 本文所使用圖文,如有侵權,請告知,隨即刪除!【安瑟管理文摘】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