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成佛──九十六年僧眾禪七導師開示(三)
2009/01/22 20:33:52瀏覽902|回應0|推薦0

成佛──九十六年僧眾禪七導師開示

惟覺法師開示 

(三)971221 

  《金剛經》說無住生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個心究竟是哪一個心呢?禪宗是傳佛心印,不是故弄玄虛,希望大眾要有信心。悟了,一定有信心;沒有悟的話,就要培養信心。如何培養?要發大願,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菩薩都是發四弘誓願,所以我們也要發這個願。

  眾生的心處處執著,不能無住生心,因此,發其他的願,容易產生執著、妄想。舉例來說,發願往生西方,於是,天天都想到西方去,對這個世界的人事物都產生厭惡,做人做事都成了障礙,與這個社會不相應。一般人認為生到淨土就能享受種種快樂,黃金為地,琉璃為池,微風吹動,快樂得不得了。要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是樂?佛經裡講得很清楚:「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契悟了這念清淨心,是最大的快樂;心達到寂靜無為,才是最大的快樂,這就是諸佛菩薩所享受的快樂。假使只希望享受黃金為地、琉璃為池、微風吹動,想吃什麼就有什麼,那就是屬於眾生境界了,不是真正的佛法。我們出家修行是為了什麼?不是去淨土享受一番,而是為了求無上道,要證到菩提、涅槃,要成就佛的智慧、福德、願力、禪定,乃至於神通妙用、說法無礙,目的是在這裡。既然如此,就要悟到佛的心才行,佛的心就是菩提、涅槃,沒有悟到佛的心境,不可能有淨土現前。

  經上說,眾生眼以色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身體以觸塵為食、意根以法塵為食;佛菩薩是以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什麼是法喜?聽聞到微妙法門,心中歡喜得不得了,這就是法喜充滿。什麼是禪悅?我們每天上供,供養香花、水果,諸佛菩薩不是吃這些東西,如果佛菩薩吃這些東西,那就變成了眾生、鬼神。菩薩是以禪悅為食,這念心不打妄想、不落昏沉,超越時間、空間,這就是禪悅。諸位坐在這裡,只有聽法的這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不落昏沉,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念心達到寧靜,是絕對的境界,坐在這裡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就是坐到一支好香。假使這念心還在相對的境界當中,都屬於眾生,不是菩薩。明白這些道理,就找到了一條路,修行就有了方向;假使連路都沒有找到,就會禁不起五欲、邪見的引誘。


  時間、空間是虛妄的,所有一切相對的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那麼,什麼才是實在的?菩提心、寂滅心,就是實實在在的,這念心達到無為、無住,覺性現前,這個禪堂就是人間淨土。淨土不是在外面,心淨佛土淨,心清淨了,外面所有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通通變成淨土。這是百分之百的真理,這就是真正的佛法。假使不了解這個道理,不知道檢討反省、改過向善,只拚命想著:「佛菩薩啊!我要生到東方、南方、西方淨土。」這都只是妄想。心清淨,佛土才清淨;心不清淨,坐在淨土當中,淨土也會變成穢土。所以,一切法不離自心。明白這些道理,行住坐臥都是道,搬柴運水都是神通妙用。念佛也是如此,念念不離心,念念歸自心,通通要銷歸自性,安住在覺性、菩提和涅槃。 

【中台世界】>>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586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