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語攝--一音演說微妙法
2015/11/29 10:51:30瀏覽671|回應0|推薦2

愛語攝

《法華經大成》云:「愛語攝。以善軟心。隨順一切眾生。
安慰開喻。一切眾生。生親愛心。依附受道。」
真誠愛語多讚慰,和言軟語善接引,
修得梵音清淨聲,一切有情願樂欲聞。

 

一音演說微妙法--覺大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工具,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九月霜」,口說好話,能讓人如沐春風;口出惡言,除了令人心生煩惱,自己也要遭受未來的惡業苦報。

恆順眾生 隨宜布施

  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想要普度眾生,必須修「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用這四種方便來恆順眾生、攝受眾生。

  四攝法其中之一是「愛語攝」,眾生喜歡聽柔軟語、慈悲語,我就講柔軟的話、慈悲的話給他聽,與眾生建立良好的關係。經上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普賢十大願〉也說「恆順眾生」。恆順眾生,就是以愛語攝恆順眾生而轉法輪,使眾生能夠接受我們所說的話,以後有機會再講佛法因果的道理給他聽,最後成就普度眾生的目的。

  舉例來說,看到有人生病,直說:「這是前世的因果,是你業障現前。」這就不是愛語攝,對方聽了,覺得你在刺激他、潑他冷水,心裡更無明;此時應該要多鼓勵:「你現在生病了,我們一起念觀世音菩薩,把功德回向給你。一方面你也要趕快請好的醫生來治療,要有信心、要安心!」如此慰藉病人,這就是恆順眾生。

  〈普賢十大願〉也告訴我們要「稱讚如來」、「隨喜功德」。我們的口業容易產生四種過失──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稱讚如來」、「隨喜功德」等行門,能夠使我們的口業清淨。

  讚歎,能夠滅除我們的口過;隨喜,能夠去除我們的嫉妒心。一般人看到別人成功了,不但不隨喜,還說風涼話,認為別人沒什麼了不起,這就是嫉妒。修行學佛之人,見到人家學業成就、事業成就,乃至於發心做善事、受三皈五戒、修布施等法門,都要隨喜讚歎:「您真是大菩薩,功德不可思議!」這就是隨喜功德。隨喜,也能產生功德。什麼功德?例如,有些人生來富貴,這是他過去修善積福得來的,他家裡的傭人、工人,在他家裡也沾得這些光明,住也住得好、吃也吃得好、穿也穿得好,這就是過去修了隨喜的功德。雖然自己沒有去做善事,但是由於隨喜讚歎,就能感得這些果報。

成熟有情 令趨正道

  因此,「愛語攝」就是遠離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等口過,而以柔軟語、讚歎語、善言慰喻來鼓勵眾生。後漢時期的龐統,每一次提到別人的優點時,往往特加讚揚。有人好奇地請問他,他回答:「現在善人少,惡人多。當有人要行善、增長道業時,如果不讚歎肯定他,只怕行善的人愈來愈少。我努力讚美勸善,十人之中,至少有五人能因此獲得勉勵而繼續他們的善行,這樣不是很好嗎?」

  眾生都喜愛聽好聽的話,親近對他有益的人;而布施、愛語就是順乎人心、導人向善的行為。一般人常行布施、愛語,就能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每個人都能夠布施、愛語,就能消弭暴戾之氣,促使社會詳和。因此,布施、愛語是最普遍、也是最易行的善法。菩薩隨順眾生善根而行布施、愛語,不但能利益社會,眾生於受益的同時,也能對佛法產生好感,樂於親近佛法,乃至信受奉行,這樣就能達到度化眾生的目的。

  古德云:「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可見一句話的影響很大。常說是非的人,人見人厭;反之,常以好言稱讚別人的長處,人際關係一定很好。一個家庭裡,姑嫂、妯娌或兄弟姊妹之間,產生嫌隙,彼此不和,這個家庭一定不會和樂興旺;社會上人與人或團體與團體之間,經常互相攻訐,這個社會必定亂象頻生。因此,假使每個人都能淨守口業,多觀察、學習別人的優點,多稱讚他人的長處,常行布施、愛語,這個社會就能充滿和諧。

【中台世界】中台山月刊第191師經論開示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3713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