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成佛──九十六年僧眾禪七導師開示(二)
2009/01/21 20:28:30瀏覽395|回應0|推薦1
 


成佛──九十六年僧眾禪七導師開示 

惟覺法師開示

(二)971214 

  修念佛法門,乃至聽經聞法,忽然契悟念佛的是誰、能聞的是誰,就是見到了我們本具的佛性。「花開見佛悟無生」,見到本具佛性,就悟到無生。無生,即是沒有念頭。有念就是有生──起惡念生到惡道;起五戒十善的念頭,生到人道和天道;證到四諦寂滅境界,生到聲聞道;證到十二因緣,是緣覺的果位;修六波羅蜜,就生到菩薩的世界去。靜坐時一念不生,不但惡念不生,連善念都不生,這就稱為「悟無生」。

  假使想到過去,就住在過去。過去已經過去了,就像一個夢境,還想它作什麼?所以,不想過去,也不住在過去的心境當中。也不想未來,一般人常常想:未來要到哪裡去,未來要做什麼事情……未來還沒到,想再多也是空想一場。所以,未來也不想,就不會生到未來的夢境當中。此外,也不要想現在,現在一起心、一動念,就屬於生滅,就不是無生。所以,過去也不想,未來也不想,現在也不要想,這就是無生。為什麼要無生?無生就沒有生滅,一真法界、菩提、涅槃,這就是真正的佛法。


  禪宗有個公案:龐蘊居士是個大徹大悟的人,全家四口都悟了道。有一天,居士想去度有緣的人,經過一個講堂,裡面有位法師正在講《金剛經》,居士也進去聽。聽法師講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居士就問:「請問座主,既然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都沒有,那麼是誰在講經?誰在聽經呢?」這位講經的座主被問得啞口無言:「對啊!我講了這麼多次《金剛經》,這個問題,我還沒有發現,誰在這裡講經?誰在這裡聽經?」這位座主感到很慚愧,於是對居士說:「謝謝大德的光臨指導,這個問題我實在答不出來,請大德指點一下。」居士就說了幾句偈,說了以後,這位座主一下就開悟了。


  如果因緣成熟,在座諸位聽了這幾句偈也會開悟;假使因緣沒到,說了也沒用,不但說了沒有用,就算說十次、二十次也聽不進去。為什麼?心太粗,法太細,所以不相應。眾生的妄想心始終停不下來,所以對這個法門就不相應。自己沒辦法開悟,不能怪因緣沒有成熟,因緣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就是自己要努力、要有信心──要在因地上努力,要相信正法住世,要知慚知愧,要修善斷惡。假使有了這些心,一聽,馬上就懂。


  居士說:「無我復無人,作麼有疏親;勸君休歷座,不似直求真;金剛般若性,外絕一纖塵;我聞並信受,總是假名陳。」「無我復無人」,即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既然無人相、無我相,心當中就沒有念頭,也沒有人我是非,是一片空寂,是無生境界。

  念佛念到「花開見佛悟無生」,就是悟到我們當下這一念心,沒有東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沒有任何方所,達到一個絕對的境界。佛不在西方,也不在東方,無生就是佛。我們這念覺性,沒有生、沒有滅。悟到這個道理,就知道念佛要念到能所俱空、能所雙亡──無念佛之人、無念佛之心、無所念之境、無所念之佛,能所俱空,一念不生,悟到無生,馬上就花開見佛,心就明了。


  「無我復無人,作麼有疏親」,人相、我相都沒有了,何來有疏親?這念心是絕對的空寂、寂滅,只有當下這一個靈知靈覺,這念心每個人都有。


  「勸君休歷座,不似直求真」,現在保持當下這念心,不要離開講經這念心,不要另外去尋師訪道、找大善知識、求佛求法,這一念心「當下即是,動念乖真」,要直下承擔。佛是不可求的,有求就是妄想,要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不作眾生求,也就是達磨祖師所說的「無所求行」。真心本來清淨,要想東求西找,就錯誤了。一念不生,萬法無咎。要求一個真心、求一個真如,都是妄想,只要不求,這念心自然現前。


  「我聞並信受,總是假名陳」,諸位聽到這些道理,並且信受奉行,覺得這個法實在是無上大法,這一生就不會白費。如果沒有悟到這念心,聽到這些道理感覺無關痛癢,就沒有意義了。 

【中台世界】>>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58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