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28 20:22:06瀏覽522|回應0|推薦1 | |
▲甘露清涼
能受天磨方鐵漢 ◎證嚴上人 【淨因三要】 修行的原則,一定要以孝為先,奉養父母,並且皈依三寶,守持戒律;而修行最重要的態度就是「誠」與「信」:「存誠於己,可以教人無欺」,一個人的人格確實是以誠信而立,我們若能時時心存誠意,不欺不誑、不卑不亢,則一切舉止動作、行為表現,都將成為教育──身教或言教,啟發他人內心的誠意。 修行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 佛法修行的法門很多,有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所接觸的眾生,根機參差不齊,有的人智慧門未啟、有的人智慧很高、有的人執著很深,所以佛陀要用種種法門循循善誘。然而,不管是小乘法或大乘法,都不離「誠」與「信」。 佛陀教導我們學法不可偏差,但是有的人偏於打坐參禪,一打坐就想求神通,欠缺下工夫磨鍊、修持佛法的誠意,這樣很容易產生幻覺幻聽,一不小心就得禪病。 有的人偏於念佛、偏執於個人了斷生死,以為只要念佛就能往生西方,解脫今生的業報,這種信念是不正確的,欠缺了淨土法門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認知。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斷生死,必定要在人間培植大善根、大福德;若只是斷章取義,就不是正確的信念。 佛陀開演千經萬論、無量無數的法門,絕對不離正信、正念,能夠依止正信、正念,內心自然存誠。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誠」、「信」兩個字是修行之本──信為道源功德母,而誠可以成就一切事業;所以誠與信對我們很有助益。孔子也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一個人若沒有信用,講話不能讓人採信,則他的為人就不可能被人看重,他的一生也難能成就。因此做人絕對要言而有信,不可言而不實;做人一定要誠意,以誠待人,不可欺騙人、隱瞞人。 修行就是要修整自我的心,使之不迷失。「是誠不一,則心莫能保」,連自己的心都保不住,何況是要得到別人的信用與敬仰!那就更難了。 所以我一再強調,信實、誠正是做人的基礎,做人若無信用,即使說得天花亂墜,大家還是認為你能說不能做,這樣的人如何發揮所長?因此,修行必須從「信、實、誠、正」出發。「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我們可以寒無衣穿,饑無飯食,但是不能失去誠與信。 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 殷商末年的伯夷、叔齊能受後代學者的尊敬,是因為他們有信、有誠,有清高的意志──當他們認國無道時,連這個國家土地所生長的糧食都不吃,寧願流離他國、餓死他鄉,這就是清高之士、信實之人;他們雖然貧困饑餓而死,但是他們的精神與芳名,永遠留傳後世。 古代的秦始皇富擁天下,但是他不誠、無信、施暴於天下,使民不聊生,百姓受苦,而受到萬世唾罵,無法取得別人的尊敬。所以說「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 有誠有信的人就是「善知識」,像伯夷、叔齊,寧可捨棄衣食,雖然餓死他鄉,但其精神可以領導後世之人,我們要學習善知識的德行。「唯誠取信」──唯有一個「誠」字才能取得別人的敬仰信任,因此我們要非常謹慎,絕對不可失去誠信,否則就有欺人之嫌了。 有句話說:「心莫欺人,反自取自欺」,你若欺騙別人,其實是欺騙自己啊!你可能騙得了人家一、二次,但當露出馬腳時,則任由你再多的花言巧語,也沒有一個人會相信你,這等於是欺騙自己的心,所以我們要謹慎莫欺人。 能受天磨方鐵漢 我曾聽過有人這樣說──「佛法教我誠信,但是我以誠以信待人,別人卻無法以誠以信對待我,這樣我很快就會被人淘汰,事業無法穩固。現在的時代必須相互競爭、欺騙、穩瞞,才能建立事業。」 這是絕對不合道理的說法。一項事業的完成,是憑我們以誠信待人,發揮自己的實力,在困苦中力爭上游,方能獲得圓滿的結果,所謂「能受天磨方鐵漢」,當所經營的事業無法順利成功時,只要憑著自身的誠正、憑著毅力,像一條鐵漢一樣,屢挫屢堅,就能東山再起,迸現新機。 寶石美玉從礦石而來,但若沒有經過雕琢,它就不能發光、發亮;同理,人在世間,必定要接受許多人事的磨鍊、考驗,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堅強的人。 不遭人忌是庸材 一般凡夫都容易妒賢欺能,能幹的人不能被別人容納,為什麼呢?因為太自大了!我常常說「成功的第一祕訣要擴大心胸、容納一切眾生;第二要縮小自我,不可自大。」要能將自己縮小到進入他的眼裡、透進他的心裡,讓他見了你不覺礙眼,甚至能從內心接受你、喜歡你。所以,遭到別人忌妒、欺難時,要好好警惕自己。 然而,「不遭人忌是庸才」,若自己表現得很好,卻遭到別人的毀謗時,要安心立足,繼續發揮自己的能力、才幹。 「能受天磨方鐵漢」,是要我們磨鍊堅強的意志,面對別人的讚歎或毀謗,要如如不動,站穩腳步。「不遭人忌是庸材」是警惕我們要不斷地努力,受人忌妒時要安然地接受,受人欺騙時,也要勇敢地繼續做該做的事,要有寬容的心接受一切。 因此,想不受別人的欺難,充分發揮良能,就是縮小自己,擴大心胸。被人欺難時不要在意,因為「欺難」是凡夫的習性啊!所以我們要常常自我警惕,雖然自己很能幹也必須縮小自己,不礙人的眼,不刺人的心,以溫柔的態度對待人,擴大心胸容納所有的人,盡量做到不受人忌的程度;設若被人忌,也要歡喜接受,趕快自我檢討,誠心改過。 以佛法洗鍊得心淨、志堅 佛陀平等說法,普施一切眾生,而因為眾生根機不同,接受的心得不同,所以佛陀必定要苦口婆心地教化再教化。但是不論何種根機的人,都一定會感受到佛陀的心懷,那就是──「慈悲」。 《法華經》第四卷「法師品」中,佛陀教化我們──普天之下,需要佛法流傳,佛法由誰流傳呢?法師。何謂「法師」?就是擁有與佛同樣的志向,行如來之行,與佛同樣捨俗出家,擔起如來家業的「出家僧眾」。 法師必須能夠將佛陀的教法完全吸收、內化,成為自己的精神、心懷;吸收佛陀的精神,體驗佛陀心懷,然後再以身作則教化眾生,這樣才堪稱「法師」。一位法師必定是經過佛法的洗鍊,洗得心清淨,練得志堅強,而具足外柔內剛的氣息。 心存大慈大悲接引眾生 在「法師品」有言:「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這是一個比喻──將我們的心比喻成「室」。如古人用「宅心仁厚」來形容很有愛心的人;「慧根仁宅」則是說一個人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心。 佛陀將宇宙比喻成一間大厝,這間大厝之內必定要有溫暖的氣氛,所以佛陀教導弟子:若要引導眾生,首要條件是自己的心必定要先有這分大慈悲。這也是佛陀明白的教化:在教化別人之前,自己先要以「大慈悲為室」。 「慈」是指「無緣大慈」,俗話說:「天下慈母心」,媽媽疼愛孩子的心,與佛陀愛普天下眾生如己子的心是相同的,所以不同的是,凡夫愛的範圍很狹窄,只限於愛自己的孩子而已──孩子快樂母親就快樂,孩子成功母親就覺得光榮;而佛陀則是以慈母一樣的心,去愛普天之下的眾生,視普天下眾生如己子,普天下的眾生安樂佛陀就安樂,所以稱為「無緣大慈」。 「悲」是指「同體大悲」,意即佛菩薩對眾生的苦,感同身受。就像一般世俗現象,社會大眾總是攜家帶眷到動物園去,以欣賞那些關在籠裡的動物為榮。但對佛陀來說,當佛陀看到動物被囚時,是悲心滿懷啊!因為若拿人類的生活與動物的生活作比較,看到牠們囚禁籠內不得自由時,何忍視牠們的苦為我們的樂呢?佛陀與凡夫不同的心境也就在此。眾生的苦就是佛陀的苦,看到那些畜牲時,佛陀悲憫牠的不得解脫,悲憫牠的愚癡,無法領悟佛法的境界。也因此佛陀曾明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能夠投生人間,就應該趕緊把握時間聽聞佛法。 以「柔和忍辱」為衣 「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是佛陀提醒我們要好好看清天下萬事,啟發本具的慈悲心,堅定行菩薩道的意志,以便施教眾生。而想要施教眾生,必定要先具備一分讓眾生喜於親近的形態。眾生喜歡親近什麼樣的人呢?柔和有禮。人之所以稱為「萬物之靈」,在於識「禮、義」知「廉、恥」,孟子曾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以衣服為例,所有的畜牲都不必穿衣服,披毛帶角就是牠們的形象;但是人就不一樣了,人必須穿衣蔽體以遮羞恥。 一般人大都注重服飾穿著,什麼衣服穿起來最美呢?其實,真正的美人不僅用衣服裝飾,真正美好的人生,也不是靠外在物質經營出來的。普天之下最美的一件衣服是無形的,那就是以「柔和忍辱」為衣。人人都喜歡柔和忍辱的人,一位柔和善順的人,即使身穿粗衣粗布,但他從內在散發出來的修養,會讓人家一看就心生歡喜,被他柔和溫厚的氣質吸引。 運用一切法而不執一法 每個人都想得到真正幸福的生活,而內心能夠真正寧靜才是最幸福的人;那麼,什麼樣的人心境最寧靜呢?是佛菩薩,是聖賢人,他們的心境最寧靜;他們不會被惡劣環境所折擾,他們不會受世間的事相而亂了心,他們永遠有毅力、信心,不管是面臨大風、大浪,不管是道路崎嶇不平,他們總是安然自在、莊敬自強,這就是最寧靜的聖賢人。 佛菩薩和聖賢們又是用什麼方法才能使心寧靜呢?「諸法空為座」──運用一切法而不執一法,不執著法就叫做「法空」;他們看得透世間,他們看得透人生──人生幾何?只不過在呼吸間罷了,還有什麼好計較呢? 重要的是應把握因緣,藉由服務眾生來度化眾生。因此,不但要能施教,還要能夠身體力行;不但要能夠身體力行,還要能夠無所執著。他們不會覺得自己比別人高明,也不會分別眾生比自己愚癡,他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一切的眾生而做──說法是為眾生說法,修行是為眾生修行,一切皆歸功於眾生。 煥發慈悲的真善美人生 古人說:「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由於梅花能夠耐寒,才能在冬天裡開花;所以,我們必定要像梅花及松柏一般,遇到任何境界,都要歡喜接受磨鍊。學佛,就是學習鍛鍊自己得以「大慈悲為室」,身為「柔和忍辱衣」,而成為一位具足仁心仁宅的覺者,如寒冬中的暖流,給人溫暖。 「諸法空為座」,人生唯有從佛法中才能夠真正徹底瞭解生理、心理、物理等現象蘊含的道理,也才能瞭解到一切法皆空。 「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希望大家盡量體會、盡量培養自己慈悲的內涵;當具足慈悲的內涵時,自然就能以柔和忍辱為衣;若能做到這樣,就是最清淨、最美好的真善美人生了。
慈濟月刊341期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