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僧是佛陀嗣法人
2008/01/03 21:03:26瀏覽178|回應0|推薦4

▲甘露清涼 

僧是佛陀嗣法人 

◎證嚴上人 

淨因三要

修淨因首先要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事」——有孝養父母的心,就有孝悌,敬與愛的心,如此自然可以培養「不殺」的慈心,進而能夠「修十善事」。

十善業是:身三業——救生、布施、梵行;口四業——誠實語、質直語、調和語、柔軟語;意三業——清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我們的身體可以作十惡,也可以行十善,造善因或造惡因,存乎我們一心。

除了以上所說,修淨因還必須:「受三皈依、具足十戒,不犯威儀」。想要入佛的法門、學佛的規則,不能離開這些要素。

皈依三寶是入佛之基

正信的佛弟子,入佛門的基礎就是「三皈依」,亦即「皈依三寶」。

「皈」這個字,是由一個「白」一個「反」字所組成,就是反黑歸白。白代表無邪的清淨業,黑則指染污業;也可以說白就是良善、光明正大的心,黑就是暗昧、不清淨的心。

既然要學佛,就應消除暗昧之心,朝向光明正大、清淨的道業精進,而第一個階段必定要反黑歸白——去除過去的黑暗,面對光明的一面,這叫做「皈」。

「依」就是依靠,我們要向良善、光明的道路走,就應依止「佛、法、僧」三寶——「佛」是人天導師;「法」是佛陀的教法;「僧」是延續佛陀慧命法身的出家宗教師;唯有皈依三寶,才能從凡夫地直趨聖人的境界。

佛是指引眾生的眼目

佛陀是二千多年前的偉大聖人,他是應眾生之需而示現人間;他示現與眾生相同的形態、相同的生活,然後出家、修行,說法四十九年而成就;以凡夫的形態進取聖賢的果位,指引眾生。

佛是三界導師——祂可以引導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離苦得樂。因為不只活在世間的人苦,其實三界六道的眾生皆是苦啊!人間只是三界中「欲界」裏的一道,在三界中皆有不能斷除的無明染著;不能去除無明染著,自然無法從輪迴中解脫,仍要受業力的牽引來去。我們若能回歸清淨無污染的本性,才是真正佛性的成就,才能跳脫三界輪迴。

眾生會沉淪六道中,就是因為欠缺一分清淨心,多了一點染污心。佛是覺醒者,為眾生而倒駕慈航來人間,引導我們如何起步、如何行菩薩道、如何體會宇宙人生實相,到達修行成佛的目標。

學佛,不能離開菩薩的道路,這條路非常長遠,並且一定要有一位真正的覺者與智慧的導師來指引,才不致有所偏差,才不會在三界六道中輪迴不息,不得解脫。而佛陀是真正三界的導師、眾生的眼目,我們若依照佛陀指引的道路行走,一定能向光明的道路邁進。

依佛陀教法進取慧命

佛教有四眾弟子:即出家男女二眾和在家男女二眾弟子。出家有出家的戒法和應進取的慧命,從過去延續到現在,從無間斷;在家男女二眾,同樣要守在家人的規戒——受三皈依、守五戒,善盡本分與責任,進取成佛的慧命。

佛陀所說的教法和所制定的規戒,兩千多年來皆無斷絕,雖然佛於人間入滅,但這不過是物質的消滅、身體的消失,其實,佛陀的精神——法身慧命,還是存在我們的心中,因此要皈依法——依照佛陀教法,進取恆長的慧命和長存的法身。

眾生常常是知此不知彼,見近而不能見遠,只重自己的感受而無法將心比心,忽略因緣果報的循環,於是人我之間的計較、紛爭,也隨之產生,這都是因為我們未能透徹真正的道理。若只是口頭上的長篇大論,無法真正力行、貫徹,一旦真實人事示現時,就無法以正知、正見相對待,以致迷失其中而導致迷茫的人生。

佛陀以超然的見解和觀念,明白、正確地辨別人生方向與道路是正或是邪,所以是群生的「眼目」;我們要以佛陀的教法作為正確的道路。

許多人都認為自己是佛陀的弟子,要用功學佛,然而,卻常只是在書本中、三藏十二部經等等文字上瞭解很多,而在人事上無法依照佛陀的教法——捨棄我執,大愛眾生。

我們若能依照佛陀的教法、三藏十二部經的法理力行,放棄我見、隨順大地眾生,即是真正精進於佛陀所指引的道路。學佛一定要有這分心胸,不可執著我知我見,我行我素。

僧寶耕耘眾生心地

僧,即是出家人,他捨名、捨利、辭親、割愛,以佛陀的精神、行為為依止,延續佛陀的慧命,所以我們要以敬佛、奉佛、拜佛的精神與心態,同樣的敬僧、奉僧。

僧顯現出家相,荷擔如來家業,佛法能否正確的弘揚人間,全在於僧的責任,因此說「僧乃六和上士,並為真淨福田」。

僧的日常作為就像農夫耕田一樣——雜亂的土地,無法栽種出優良的作物,於是農夫在滿布亂石雜草的土地上,一定要先拔除雜草,撿除亂石;將荒土開墾成純良的土質,才能播下種子。

而僧則是「福田僧」——耕作眾生的心田。每個人的心像一畦田地,當雜念產生時,就像雜草萌生一樣,雜草是園地中的一大患,就如同我們的心有雜念,就會破壞道心慧命,所以修行人將用功稱為「耕作心田」。

人應該時時刻刻清除心田雜念,若常常停滯於過去,則無法向前邁進。過往的人生,要像我們兩腳行走一般,放下前腳後一定要在舉起後腳,才能一步一步往前行進,否則便會寸步難行。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一些衝突,而修行者的心念要像手畫虛空,畫過無痕;要讓所發生的煩惱事,一分鐘都不停留心中,過去的就讓它過去,留下好的種子、去除壞的種子,這即是「耕耘心田」。

反之,好的事情不常想念,壞的事情卻停滯心中,就如人家對我們的恩惠不知報答,設若稍有一點不稱意,便常常記恨在心,這叫做邪見,易生煩惱;也就是好的種子不留下,雜草卻任其亂生。

能依照教法,努力實行,精進修持,則內心的精誠會發揮出一股威德力量,就好比孔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這種神聖的威力,看來很溫和,卻有一分懾服眾生的德行。

以愛以敬成就「和」

「僧」是梵語「僧伽」的略稱,意思是和合眾──人群和合在一起便稱為僧。僧也代表眾的意思;一兩個出家眾住在一起不能稱為僧,要三個人以上,才能稱為僧眾。

在一個叢林團體裏,人人都是從十方而來,各有各的不同生活和家庭背景,以及不同的心念、修養,十方不同習氣的人要聚在一起修行,不是容易的事情。

「僧乃六和上士」──上士是表示無上、崇高的人格者,亦即人上之人的意思,要如何才能做到人上之人呢?一定要彼此和敬。

中國大陸上有不少叢林聚集了幾百、幾千人以上的僧眾,而佛陀在世時,他的僧團人數更是數以萬計。要集合幾萬、幾千、幾百人在一起,並且能讓大家真正和睦相處,所依恃的,就是一分學德的修養;而這分學德修養最重要的,即是「和敬」──彼此和氣,彼此敬重。

古德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人際關係最美的形態,就在一個「和」字。和也可以說是愛敬之意,若能秉持拂陀教法,以大愛的心懷愛一切眾生,這分寬闊的悲心、慈念,可化解人我是非的計較;若沒有計較之心,彼此間自然也就沒有相左的紛爭產生,而能心念一致,和睦、融洽,進而也會敬重對方,同時愛對方;有了愛與敬,就能更加和氣,在良性的互動中成就「和」。

團體中要做到六和敬

生活在同一個團體裏,不管是在靜思精舍修行的同修,或是投入「濟貧教富」志業工作的慈濟人,都是為了「予樂拔苦」的共同目標和使命,期望苦難眾生能離苦得樂,因此我們一定要和合在這分同敬、同愛而和睦的行動中。

能使我們同敬同愛而和睦的,即是「六和敬」。「外同他善謂之和」,一個人若能外表與內心和齊,就叫做「和」。在一個團體中,最容易讓他人感受的即是聲與色的表現,如果今天我有一件特別繁重的工作,就可以互相提議說:「我這邊的工作很忙,你是否可以幫忙我呢?」那麼,另外一邊的人就要衡量輕重緩急,暫緩一下不急的工作,幫忙比較急切繁忙的工作,彼此分工合作。若執守「我做我的事,我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我不管別人的事。」這樣是不行的,一定要身體、工作、行動皆一致,這才是和。

好的事我們要響應,叫做「善之和」;而對於不好的、錯誤的事,則要善盡提醒與勸勉之責,趕快停止,這也叫做「和」。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意見不調和,若別人使我不如意,就馬上顯露在面容上,會影響團體的和睦。在大家歡笑、慈愛的一團和氣中,只有一個人的形態不好看,就像一張白紙上的黑點,這種不愉悅的面容,在和睦歡笑的團體中,顯得極為不調和。

總之,一個團體就是要大眾和敬、和愛,將心中和善之念顯露於外,所以,每一個人要自我警惕,如果感覺自己與別人格格不入,要趕緊自我反省、改正,才可以做到「和」。

處處有「我」便無「人」

學佛者常言「功德」。何謂功德?內能自謙謂之功。「功」字,一個「工」一個「力」,兩字合寫為功,就是要我們時時刻刻警惕自己,下功夫將貢高我慢心去除,內心常常保持謙虛。

一個人如果驕慢,即會產生排除別人的心理,如此表現於外的身行態度,當然也會成為別人排擠的對象。

世間比我們賢能、有德的人比比皆是,因為學無止境,德無止境,道也是無止境的,所以更要時時刻刻自謙。

有的人說:「這是我的習氣。」你我他各有不同的習氣──有我見、我思與我行;不思反省而將全部歸納成「我」的習氣,這就是不肯用功,任貢高我慢、瞋恨的心理一直產生,終致不能自制。

前面曾說過,一畦田在耕耘播種前,一定要下功夫去除雜草、亂石;而一個人在修行的過程中,必定要先清除心田中最容易陷我們於罪惡深淵的貢高我慢心,要將自我縮小到得以進入別人的眼裏,而不礙到別人的眼睛,甚至能走進別人的心裏。想要有那分可愛與可敬,一定要自謙自卑。我們能做到對人有敬愛之心,自然回之於我們的,也是他人對我們的尊敬。

希望鏡中人笑,自己要先笑;要鏡中人可愛,自己要先表現可愛。所以,我們外要同他善──和;內要自謙自卑對人敬之,這樣才可以稱為六和僧,也是學佛的初步。

總而言之,要和合大眾,外在的身體行動要與人和,內在也要時時自我警惕,用功去除貢高我慢,時時縮小自我,擴大心胸,如此人際間才能一團和氣。 

慈濟月刊338

慈濟全球網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1486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