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化興世, 今正是時!(下)
2019/06/28 07:51:40瀏覽148|回應0|推薦3

吾人何幸而生此時代—

文化興世, 今正是時!(下)

3

  歷時八年之久,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最為艱苦

的戰時高校遷移由此開始,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次

文化長征。僅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九年,就有六十九

所高校內遷。經過二、三年的努力,各大高校在院系

規模、師生人數、教學科研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

發展。到一九四五年,高校數量增加,學生人數比戰

前增加了一倍。

  這麼多的師生是怎樣生活的?一分錢的老豆腐,

一分錢的米飯、鹹菜,漢中老百姓編織一分錢兩雙的

草鞋。土坯房、泥巴地的校舍,沒有課桌,只有單側

扶手的課椅。最後,窮得連鐵皮屋頂的也要賣掉,換

作茅草屋頂的教室、宿舍。

  面對敵軍的轟炸,每天跑防空洞之後,該讀書的

讀書、該上課的上課,一天教學都沒有耽誤。拮据的

生活所逼,出現了以篆刻貼補生計的著名學者,賣炸

麻花維持開銷的教授夫人,與豬牛馬為鄰、摘破棉花

做燈芯、埋頭苦心鑽研的教授…在國難當頭的時刻,

無數的讀書人與學子不消極、不狼狽,從容有度,不

畏環境艱苦,這種毅然決然維護中華文脈的浩然正氣,

可謂貫日月、立天地。

  僅就西南聯大,這所戰時只存在八年十一個月的

大學,就出了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五位國家最高科學

技術獎獲得者、一百七十三位兩院院士。戰時內遷的

中國各高校的畢業生,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後來都成

為了振興民族的中堅力量。這也讓中國大學的發展與

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關聯、休戚與共,育才強國、興

學安邦。

  抗戰時,不僅高校在努力,許多中學也想盡一切

辦法保存文化火種。無錫淪陷,輔仁中學被逼停學,

後來得以在上海復課。據記載,抗戰時期的輔仁中學

共畢業八屆高中學生,當時中國幾位優秀的實業家、

營養學家、水力學家,都是這一時期校友中的代表。

  東北中山中學,三千里大遷徙,進入四川復課。

一些老師經歷了喪子之痛,但無論怎樣艱苦,始終秉

持保護和培植東北愛國力量的初心。當時有一位生物

老師,上課沒有黑板,學生問:「還上課嗎?」老師說:

4

「上!」老師就用粉筆在自己大衣上畫圖演示,說:「黑

板就在我的胸前。」學生們也倍加珍惜讀書的寶貴機

會,復課三個月的成績遠勝平時三年的收穫。

  我們這次談話的題目,「吾人何幸而生此時代」,

就取材於抗戰時東北中山中學老師出的作文題目,「吾

何幸而生於中國」。六十年後,這位老師的學生在洛

杉磯寫回憶錄時無限感嘆道,「老師所用的『何幸』

兩個字使我深思不已。老師是以十分堅定和自信的心

態來預示的,這裡沒有半點悽切之情」。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自私自利、積貧積弱造成

國破家亡、文明罹難。那些用鮮血和生命堅定捍衛文

化命脈的先賢前輩,他們無私的精神永垂不朽。唯有

發揚這種大公無私、仁慈博愛的精神,才能承載歷史

的使命,將傳統文化聖賢教育延續下去,利益全人類,

造福全世界。

  《大學》教導我們要「格物致知」,要「明明德、

親民」。唯有克制自私自利的欲望,才能開顯光明的

智慧德性,以仁慈博愛去對待一切人事物。提倡孝道,

以啟發人們天性的親愛;提倡尊師重道,以啟迪人們

5

自性的恭敬。在孝親尊師的基礎上,將這種愛敬之心

進一步推廣,去愛敬每個人,乃至於愛護、尊重地球

環境,這是世界永續和平的康莊大道,這種聖賢教育

是我們迫切需要提倡的。

  現在流行一句話:做最好的自己。什麼是最好的

自己?大公無私,仁慈博愛,不負祖先,居安思危,

愛敬萬物,這就是最好的自己。

  吾人何幸而生此時代!世世代代的古聖先賢無我

奉獻,成就了最好的自己,留給子孫無盡的物質和精

神財富。現在我們有幸遇到這個千年難逢的機會,能

夠擔負起承傳傳統文化、延續聖賢教育的慧命,利益

世界人類的使命,這個修積無量功德的大好機緣讓我

們碰到了,我們要好好把握。我們要發大誓願,為往

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做一個無私無我的新時代

文化傳人!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12774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