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兼善天下的慈心法門
2007/11/09 08:05:28瀏覽521|回應0|推薦0

▲靜思晨語

兼善天下的慈心法門

 ◎證嚴上人

佛陀教育弟子學佛須從「慈心」法門入,慈心法門有兩種修習方法:一是「獨善其身」慈心法門;另一是「兼善天下」慈心法門。

佛陀說人人皆有佛性,也就是說學佛者應體悟自我的清淨本性,並且堅毅精進、潔身守志,以洗滌心靈上的污塵染著。

大乘行者身處五濁惡世,面對外界一景象,隨時能起慈悲心,且深入眾生苦厄,不為私我的利益著想;為了眾生,即使犧牲自己亦在所不惜,這就是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精神──不僅精進求道,啟發自我良知,亦能濟苦救難,發揮自身良能。

佛教真正的精神,應在於不為私己,而能無求的付出心力,為人群服務、為眾生求安樂。若以利益群生為宏願,慈愛待人,必能廣結善緣,人立己立,成就饒益功德。(摘要)  

▲甘露清涼

道在尋常日用中

◎證嚴上人

【淨因三要】

每個人都有一分與佛同等的智慧,要想從凡夫地超脫入佛的境界,一定要先還回清淨本性。

我們應該深入體會佛陀的教法,讓自己經歷洪爐的淬鍊,在困阨的環境中,千磨萬擊,自然可以鍛鍊出處於那種環境的自在與堅強,以後面對任何困頓時,都可迎刃而解。學佛有如藉人事環境的磨練,以造就「凌霜雪而彌堅」的人生。

每月本會發放日,我們都可以在照顧戶身上,看到許多不同人生的真實面目,社會中雖有苦難的示現,但也有愛心扶助相交流,就像在蕭瑟寒冷的冬天裡,需要梅花爭放,才能點綴世間地美麗。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努力向菩薩道行進。菩薩道路是沒有盡期的,所謂「倒駕慈航」也就是菩薩即使到了目的地,仍會再回返世間普濟天下蒼生;慈濟也沒有休息之日,我們要生生世世盡形壽、獻身命,學習菩薩「倒駕慈航」的精神,更勿忘生生世世的父母恩。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我們要發大願、行大善,更要時時自我惕勵,珍惜讓自己接受磨鍊的福德因緣。

學佛離不開做人,而做人必須從孝養父母開始。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就不斷地為我們付出,而我們的身體由父母所賜,若能利用此身付出大愛於一切眾生,則父母能得到人們的贊歎與祝福──「你們的孩子很有教養啊!」「他為人群貢獻很大,你真是功德無量啊!」……父母也因而得到心靈上的安慰與快樂,這是精神上的孝養──讓父母增長慧命。

◆佛陀在忉利天為母的說法

釋迦牟尼佛出世七天,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就往生到忉利天。摩耶夫人為何能升登天道?因為他生了一位造福人群的福子,所以承著這份福而往生忉利天。雖然母親在天道享福,但智慧超凡的佛陀明白,只是讓父母親享福,這樣並未完全報答父母恩,因為天福享盡了一樣會輪迴六道,所以這樣報恩並不究竟。於是佛陀便在八十歲即將入滅前,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講說《地藏經》,此經亦稱為佛教的「孝經」。佛陀為母親講經,是希望他能在福中啟慧,能再天道中再超越三界,種下成佛的善因。

這種報恩方式,又豈是物質的孝養所能比擬的!修行佛法不僅能自度、度父母,同時更能普渡一切眾生。

在家人對父母的孝養以物質為重,只是一世壽命的生活奉養,而出家人則以慧命為重,慧命才是永生的解脫,所以盡出生之孝,一定要身體力行,以平時的修行和平日的付出來回報一切眾生,如此也是報恩於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父母。

◆恆順眾生,應機化導

佛是為眾生而修行,為了度眾生才成佛。今天,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環境,共聚在此修行,彼此難免因不同的觀念和生活習慣,而產生各種摩擦與煩惱。一般人遇到這種狀況,常常會彼此爭執,認為自己的道理比別人充足,於是執意爭個我是他非,像這樣為了私我而爭執,即是世間的凡夫。

學佛人應超脫人我是非,對彼此不同的觀念及習慣,要以超然的心態看待──如同牛乳倒進水裏很快就能溶解混和,將我們的氣息吐露在空氣中,很快就與空氣融合一樣;學佛者的心,要像虛空及清水一般,能夠涵納一切、順應眾生的習性,契合根基理念地善巧引導他──先接納,再感化。

因此,修行者的心念要得到真正超然,應從寬心對待一切眾生做起,以愛心及耐心應機善導,如果能經此淬鍊,就能超脫凡夫的習氣了。

佛陀為了救度眾生,順應眾生根機,化成與眾生相同的身形及相同的生活,來人間設教、說法,最後成佛證果。所以,為了引導眾生離苦得樂,佛教徒必定要修養自我,恆順一切眾生,世間一切人與事,都是我們修行與磨練的對象,只要好好下一番功夫學習面對境界努力修行,就能成功。

◆行茲在茲,念茲在茲

現代人常迷失自我、迷失本心,修行則是為了「明心見性」,去除心中的無明。日常生活中,須時時刻刻自我關照,去除貪、瞋、癡等雜染,一切行為舉止要「行茲在茲,念茲在茲」,以喚醒自性、找回自我,只要心念專注在每個舉手投足、開口動舌的當下,訓練自己「心行如一」,就能避免常常做出無意識的行動,或因言語行動的疏忽而造成錯誤。

我們既然想回報父母的恩德,就必須要有佛陀的精神──為眾生而修行。修行必須先律己,然後才能律人;「律」就是戒律,也就是說,修行的人要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念,無論是開口動舌、舉手投足,都要非常謹慎。如果我們的生活不能自我規範,行動舉止不自我控制,要如何影響他人呢?

◆人生道上的罪與福

每個人都希望有個充實的人生,但什麼是充實的人生呢?就是善用人生的良能。

人生在世,應該多發揮生命的良能造福人群;造福人群表面看來是付出,其實是心靈上的一大收穫。因為在使用時間、生命及良能為利益眾生付出的同時,會讓我們覺得生命更踏實、更有意義,一點都不會感覺人生過得很空虛,這種盈滿的感覺即是幸福感。

慈濟人日常的舉手投足,無不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努力,因此我們每一天都是在幸福中度過。《地藏經》中說:「舉手投足無不是業,啟口動舌無不是罪」,人的一切行為,不離善惡兩種業:善業──只身體力行利益人群,此即是福;惡業──即是損害人群、破壞人間,也就是罪。

福與罪皆由人的行為舉止所產生,而主使人一切舉動的,就是──心。我們的觀念、心念若趨向善的一方,則一切舉動便能利益人群;心念向惡,則一切行為將會破壞人群,對世間造成危害。所以,同樣是人的身體動作,卻因不同的心念,而產生兩種極端不同的結果。

言語談話也是如此,二、三千年來,中國與西方出現許多聖賢,如釋迦牟尼佛、孔子……,都是以口「度人」──用正確的思想、言語來引導大眾,利益世間。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聖賢成為眾生心靈上的救度者,這就是以口助人。相反的,從古至今,也有許多用口損害人群、造禍造業者,有句話說:「禍從口出」,同樣的道理,罪業也是由口而出。

口會造福人群,也會禍害人間,其中關鍵,還是在於人的心念──觀念正確,就可以引導眾人行於正道上;心念若偏差、有邪思,就會禍害人群。所以學佛要依循正道明師,才能成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造福人間。

◆開啟內心深處的明燈

對於我的師父──印順導師的話,我是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全心一志奉持,以師父為我內心的明燈。你們若能真正瞭解我出家到現在的這段心路歷程,你們就能明白,我所承傳的師教只不過兩句──「為佛教,為眾生」,我將這兩句話尊為我的人生宗旨。今天的慈濟,就是始於這句「為佛教,為眾生」的啟蒙深因。這不就是「合抱之木,發於毫芒」嗎?我拳拳奉事,時刻不敢違離師父的教示,這就是我的宗法──敬師如佛,認為師父開示「為佛教,為眾生」的話,就是我終生奉行的佛法。

過去佛陀在修行時,曾「捨全身,求半偈」,希望大家多體會這句話的深意。「千里之路,始於初步」,最初的步伐若走得不穩,恐怕會有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遺憾,因而大家需警惕戒慎,好好自愛,既要修行,就要從最根本的「尊師重道」做起。  (摘要)

慈濟月刊334

慈濟全球網 

334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122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