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17 20:42:23瀏覽467|回應0|推薦2 | |
▲靜思晨語 三輪體空 ◎證嚴上人 佛陀於千經萬論中,所要教育弟子的,莫不是「大捨」;捨什麼呢?捨棄煩惱執著。 凡夫一切的苦惱來自於執著──執著於人我是非、執著於自我的見解、執著於自身所貪所愛的慾望……因此煩惱就跟著來了。佛陀廣開八萬四千法門,歸根究底,就在於一個──「捨」字。 不只煩惱要捨,即使是大慈也要「捨得」,才能愛普天下的人;大悲也要「捨得」,才會憐憫一切眾生,一切都要「捨得」才能完成。 人生有錢不一定快樂,有愛的人生才能真正快樂。富有財物的人,若能更富有長情大愛──轉執著為喜捨,捨出財、捨出物,則同時也是將自我的貪愛、瞋恨、愚癡以及傲慢等心,完全捨除了;反之,捨不得的人,心即常有罣礙。 人為何難以解脫自在?原因就在於「我執」太深,難以捨除,所以感到痛苦。比如:「你為何要拜佛?為何如此虔誠?」「我要求得心靜。」這是執;「為何你要打坐?」「因為想求得解脫。」這也是「執」啊!(摘要) ▲社論 才有梅花便不同 如果說我們的社會真的病了,那麼我們就要率直地指出:病源就在人心。 現代的人是否真的人心不古,我們不知道;但現代的社會已經浮動不安,卻是不爭的事實。 其實,就歷史的觀點看,我們的社會何曾在浮動,而是六祖慧能禪師所說的:「人心在浮動」;我們的社會何曾有不安,而是二祖慧可禪師所說的:「人心在不安」。 處亂世之際而有「余豈好辯哉,余不得已也」之嘆的孟子,也曾經這樣說:「富歲子弟多賴,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不可否認的,我們的社會,物質生活不斷地在提昇,但道德修養卻不斷地在沉淪。人們所追求的是物質的享受,所忽視的是心靈的自在。物慾日強,貪婪日熾,心靈的自在就日弱,這樣的社會焉能不百病叢生。 事實上,許多道理大家都懂,藥病相治大家也都知道,可惜「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眾,通理者寡」,口號喊多了,人心也就麻木了,哪裡還會相信這個社會光明在望。 因此,台灣社會現存的問題,不在物質建設的有無,而在心靈建設的是否豐富;不在明道說理的多寡,而在行道通理的是否落實。 文化空洞化才是我們社會隱藏的最大危機,沒有文化做內涵的經濟建設再炫麗,充其量祇不過是短暫激起的泡沫而已。 英國學術之父畢德有「人生如飛燕穿堂」之喻,而我們也常有「人生如夢」之說,都是在比喻人生的短暫與匆促。 站在人生的洪流裡,有時我們確實會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的蒼涼與感慨。亙古長空,宇宙壯闊,難怪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會有「渺滄海之一粟」的感嘆。 但人類的歷史告訴我們:短暫的人生,也可以有豐富的內涵,就像流星劃過蒼穹一樣,雖然剎那,卻是光芒耀目,我們的古聖先賢證明了這一點;只要幡然了悟,我們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歷史的足跡可以憑弔,但歷史的腳步不能停住,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推動歷史腳步的人。歷史能留下什麼樣的足跡讓後代子孫憑弔,就要看我們這一代能夠怎麼樣推動歷史的巨腳。 佛經上說:「心淨則國土淨」,想要我們的社會穩定乾淨,就必須先要我們的心靈自在清淨。佛陀示顯人間,是為一大事因緣,所以說:「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禪心江上月,佛性水中天,佛心的清澈圓明,就像寒山詩:「吾心似秋月,碧潭光皎潔,無物堪比倫,叫我如何說。」那樣的難擬難喻。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認為只要人人能夠心如皎月,個個能夠自淨其意,則又何愁歷史不會為我們烙下鮮明的印痕。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只要在心靈上稍作充實與調整,蒼穹明月就能為我們這一代人的苦心孤詣做見證。
慈濟月刊329期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