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26 08:20:57瀏覽505|回應0|推薦1 | |
▲靜思晨語 應病予藥在佛法 ◎證嚴上人 「藥無貴賤,對症者良。法無高下,應機者妙。」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部經是最深奧,也沒有一部經是最淺顯的,無高無低、無大無小,只要能適應眾生的根機,眾生願意終身歡喜奉行,即是微妙大法。 至聖先師孔子,教導學生亦因材施教,使之無過猶不及;可知聖賢通達世間真法、順應人情事理,以德慧教導世人行中道。 眾生身心多疾苦,宇宙天地時常四大不調,佛陀示現娑婆世界,教導眾生去除病痛煩惱,感化人人行於善道。 ▲社論 春風煦煦揚師道 被蘇東坡譽為「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唐代大文豪韓愈,一千二百多年前就曾為文感嘆的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事隔一千二百多年後,韓愈的感嘆,聲猶在耳,而我們的感覺仍是:「師道之不傳也猶甚矣,欲人之無惑也愈難矣!」 我們說這話並無藐視師道之意,相反的,我們因為尊師重道心切,才會有這樣的感慨。 韓愈在這篇被傳頌千古百年的「師說」中說:「古之學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研究這番話,我們發覺韓愈只是強調了「經師」的職責,而忽略了「人師」的重要。其實,一位盡職的老師,不僅要做「經師」,更要做「人師」。 「經師」只盡「傳道、受業、解惑」功能,「人師」兼具人格感化、氣質薰陶良能。故做「經師」易,當「人師」難;既為「經師」又為「人師」,更難。因為欲為「人師」,必先具備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 什麼是「浩然之氣」?用蘇東坡的話說:「是氣也,寓於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換句話說,「浩然之氣」就是煦如春風,無所不在的正義之氣。有了這股浩然正氣,才能發揮教育的陶冶作用,也才能善盡「人師」的本分。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師道必 一般而論,「經師」的言教成分大,而「人師」的身教成分多。過去教育觀念過分偏重言教,故產生不少弊病。教育要振弊起衰,強調身教,勢所必然。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如果言行不能合一,又如何能發揮潛移默化的良能? 慈濟四大志業中的教育理念,不僅有形的創辦學校,更無形的振興師道,強化師尊,匡正教育風氣,師生倫理。 前面我們提過,師道之行也, 一批矢志獻身教育的男女老師,已發覺慈濟精神是提振師道的良藥,因此志同道合、自動自發的組成「慈濟教師聯誼會」,藉慈濟精神自我反省與提振;自我要求與自律;自我充實與淨化,做到不僅為「經師」,更要為「人師」的自我期許。這是老師們的自我覺醒,是師道之行的再出發,師道之尊的再扎根。 每年 慈濟月刊310期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