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藏經玄義講記 (21) 淨空法師講述
2018/09/16 09:06:14瀏覽75|回應0|推薦0

地藏經玄義講記(21)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於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種觀道,決定信解。】

  『奢摩他』、「毗婆舍那」是梵語。「奢摩他」翻作「止」,「毗婆舍那」是「觀」,合起來即是止觀。對止觀兩種修行方法,『決定信解』。說得再淺一點,「奢摩他」是放下,「毗婆舍那」是看破;看破是「觀」,放下是「止」;觀是觀見,就是不迷;止是徹底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是非人我,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痴慢,自性本具之無量智慧、無量德能自然現前。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更深一層的看破,看破與放下相輔相成。對於止觀「決定信解」,相信一切諸佛如來,從初發心修行,到如來果位,就是止觀。

【隨所修學諸禪三昧之業,無所樂著。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於生死中,無所怯畏,不樂二乘。以依能習向二觀心,最妙巧便,眾智所依行根本故。】

  觀法末後是愈來愈重要,修行最要緊的就是轉變我們的觀念;觀法即是轉變觀念的重要方法與原則。凡夫的觀念是錯誤的,佛菩薩的觀念是正確的。憑什麼而說?事實真相。事實真相即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皆「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唯心想生」。離心想則無一法、無一相。這是說明唯心所現之一切相,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是無障礙的。因心無分別執著,故境界是清淨平等的,無有障礙。我們有分別、有執著,就產生種種障礙。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法界是無障礙、無分別,一一境界無不稱性。唯心所現,心就是真性,即真如本性。法法皆稱性,故法法皆第一。此是佛知佛見,亦即正知正見。

  前面講了「唯心識觀」與「真如實觀」,此是佛法修學過程中的兩大系統;其方法雖然不一,目的完全相同,都是幫助我們恢復正知正見。

  成就「心寂三昧」後,再進一步入「一行三昧」。心寂三昧就是淨宗講的功夫成片,一行三昧就是淨宗講的一心不亂。縱然我們做不到一心不亂,可是要做到心地清淨。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貪瞋痴慢、五欲六塵的心念,就是心寂三昧,以此念佛發願求生淨土,決定得生。這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真正是萬修萬人去。具體落實在生活上,就是前面講的,「五停心觀」、「圓教五品」,只要肯用功,人人做得到,生凡聖同居土決定有分。

  「心寂」就是心地清淨,「三昧」是正受。永遠保持清淨心,就是心寂三昧。五停心觀、五品的修學能入此境界。此是天台智者大師為我們做的榜樣。

  『隨所修學諸禪三昧之業』。「諸禪三昧之業」,意指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修禪。佛法總歸納,歸納到最根本,原則只有戒、定、慧。定就是禪定,慧不需要修,樞紐在定。戒律,持戒是方便法,因戒得定。禪定的目的是開智慧,因定開慧。所以禪定是開智慧的手段,持戒是得定的手段,戒律在佛法教學是手段之手段,最初方便。五停心觀、五品修學,都是屬於手段之手段,屬於戒學,因戒得定,得心寂三昧。定起作用就是智慧,清淨心觀察一切都是智慧,智慧是自性本來具足,只要心地清淨,得一分清淨心就開一分智慧,得十分清淨心則開十分智慧。定的功夫有淺深不同,起作用時智慧大小亦有差別。心不清淨,只有煩惱、只有妄想,絕對沒有智慧。學佛的總綱領就是戒定慧,否則,錯認路頭,盲修瞎練,曠費時日,得效甚微。

  多少人將福報誤認為是功德。六祖惠能大師告訴我們,生死大事,「福不能救」。修再大的福報,不能了生死,不能脫輪迴。了生死脫輪迴什麼能救?功德能救。功德不同於福德,福德乃著相而修,若修福德而不著相即是功德。「功」是不著相,「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事相同而用心異,其結果就不相同。《金剛經》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具足四相而修,所修的一切善法皆是福德,而非功德。譬如講經說法是福德,若著相說法,來生得人天福報。古來多少帝王將相,即是著相修大福德而感之果報。如能離一切相,就是功德,可乘此功德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成菩薩。不但六道超越了,十法界也超越了,得真正的解脫。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如何離?起心動念為眾生想,不要想自己。我們凡夫念頭不能斷,總有念頭起來,要在起念處做一個轉變。過去起心動念想自己,現在起心動念想一切眾生。以往起心動念想自己是造惡業,現在轉變念頭,念念想一切眾生是善業;若是著相還是福德。從三惡道轉變成三善道,依舊沒出輪迴。所以斷惡修善要不著相,才能了生死、出三界。我們盡心盡力幫助一切人,做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之事,絕不放在心上,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就是不著相。諸佛菩薩雖天天做,而心中不落痕跡。我們應當要認真學習。

  我們學佛學菩薩,理上要學,事上也要學。我們凡夫,如果事上不做,只在理上學沒有用,境界現前仍舊做不了主,還會起心動念,造作罪業。事上學習,即以佛菩薩、祖師大德為榜樣,來塑造自己。諸佛菩薩,歷代祖師,他們生活簡單,心無私念,態度誠懇,容貌清淨。我們要學習,過最低水平的生活,時時處處,勤修慎獨,防微杜漸,一分一分去除心垢,待自己心有幾分清淨時,讀佛經祖語,憶想釋迦牟尼佛的行誼,愓勵警策,念念心行,就能與道相應。

  修學「諸禪三昧」。諸禪三昧是功夫,無論依任何法門修學,都能得清淨心,得平等智,即是諸禪三昧。諸禪三昧是從功夫上講,一切法門是從教學上講,教學有成就,就是諸禪三昧。禪三昧就是變化,禪三昧的對面就是散亂、就是不正常。定慧是正常的享受,捨離一切妄想、貪瞋痴慢等,恢復到正常的享受。「業」是學習,學習有了成績就是業;正在造作時為事,事有了結果就是業。諸禪三昧,就是一切法門的成就。

  『無所樂著』,「樂」是愛好,「著」是執著。無論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沒有執著。隨所修學諸禪三昧之業,不起一點貪愛之心、執著之念,清淨心就會不斷向上提升。修行人在境界中退轉的人很多,自己得一點輕安法喜,就自以為是,「我的功夫成就了,別人都不如我」,此念一生就退轉。為什麼?貪著。四禪八定何以出不了輪迴?就是染著在定中的境界。定中境界快樂,那種禪悅法喜,世間之樂無法與之相比。此種境界現前,一貪著將來就到四禪天、四空天去了。所以一定要知道,對七情五欲要認識清楚,此乃輪迴之根本。四禪八定好不容易修得,對於禪定的喜悅還起分別執著,就不能脫離輪迴。如果在禪定境界中,真正能做到「無所樂著」,此禪定功夫就能超越六道,是阿羅漢所證得的九次第定,沒有喜歡的心念。

  《金剛經》說,初果須陀洹已經沒有樂著了,如果其還有貪愛,就不能證二果。從初果須陀洹,「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非常淡薄了,是故才能不斷往上提升,逐漸證得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如果有所貪著,「我證得須陀洹」,有此一念,最多在須陀洹,就再不能往上去了。《金剛經》說破四相、破四見;對於一個真正修行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理念,是故一定要做。

  『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一切善根」就是世出世間一切善法。世間一切善法從何而生?無貪、無瞋、無痴。以無貪無瞋無痴行一切善法,是真善。隱藏貪瞋痴修一切善法,非真善。『菩提分法』,就是覺悟之法。如果只修一切善法,沒有覺悟,則是福德,若加上「菩提分法」,就變成功德。覺悟的人不著相,不覺悟的人著相。覺悟的人知道一切相是幻相,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現象乃「夢幻泡影,如露如電」。

  『於生死中,無所怯畏』。覺悟的人知道沒有生死。世間人看到有生有死是一種錯覺。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都是錯覺,不是事實。世間人生活在妄想分別執著裡,是故見不到事實真相。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才能見到事實真相。

  『不樂二乘』。」「二乘」人只圖自己享受,不願意幫助別人。聲聞、緣覺不願意主動幫助別人,幫助人是被動的。人家有求,還是非常慈悲,樂意幫助大眾,此是二乘根性。大乘菩薩根性不一樣,菩薩主動幫助別人,「作不請之友」。小乘人一定要有人請,大乘人不請就來。大乘菩薩,「不樂二乘。」

  『以依能習向二觀心』,「二觀」就是止觀,奢摩他與毗婆舍那。「止」是將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止住,心地清淨,一塵不染;「觀」是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絕對不迷。「觀」是慧,「止」是定,定慧等學。止觀雙運,才圓滿成就。『最妙巧便』,「巧」是善巧,「便」是方便,最微妙的善巧方便。天台的止觀,華嚴的法界觀都是「最妙巧便」的修行方法,確實妙巧到極處。

  『眾智所依行根本故』。菩薩所「行」都是智慧,而且是高度的智慧,生活在圓滿智慧之中。我們凡夫生活在妄想、分別、執著、自私自利、貪瞋痴慢等煩惱之中,豈能有樂!佛菩薩生活在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之中,所以其表現的是最妙巧便,他的生活即是教化眾生。言教、身教、意教,身語意三輪教誨,皆為覺悟眾生而示現。「眾智所依」,此是根本。下面是解釋:

【據此二觀,與今家三種觀法,無少差忒。】

  『今家』乃指天台。青蓮法師是天台學者,講經說法都依據祖師的原理原則。天台家的三種觀法:「空觀、假觀、中觀」;佛經上講「奢摩他、毗婆舍那」,即是止觀。此二者與天台的「空、假、中」三觀說法是相同的,『無少差忒』,「忒」是不一樣。

【托事附法,與從行之事觀,擬同唯心識觀。從行中之理觀,擬同真如實觀。】

  『托事附法』、『從行之事觀』,與『唯心識觀』的方法是相同的。『從行中之理觀,擬同真如實觀。』天台家講的空假中三個方法,落實在事上,就是「托事附法」。從行之事觀與從行之理觀,理觀乃空觀也。

【此是地藏自修之法。復令一切修之。】

  此是指出地藏菩薩修行的方法。我們在《楞嚴經》耳根圓通章看到,觀世音菩薩自修的方法,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在此處看到地藏菩薩修行的方法,也不離「奢摩他、毗婆舍那」之指導原則。

  『復令一切修之』,菩薩用此方法修行,也教導一切眾生修學。菩薩教導我們的都是原理原則,而這些原理原則可以運用在一切法門。念佛法門亦不例外,若懂得其原理,念佛的功夫就很容易得力,自己真得受用。現前得自在安樂,煩惱輕智慧長,法喜現前,方是真正的享受。地藏菩薩教我們「修之」。

【觀惑業苦三障,皆此心似境,都如幻化,更何有生死流轉。】

  《地藏經》將『惑業苦』說得很詳細,有起惑、造業、受報三品經文。我們念了是否真正體會到「惑業苦」。能如是反問思惟,則能知曉惑業苦乃是心的相似境界,非真實境。相似境即是唯識所變,夢幻泡影。「惑業苦」是夢幻泡影,若能識此真相,生死流轉就沒有了。惑業苦的相有沒有?相有。相雖有但不礙事,因為相虛幻而不實,故無障礙,亦能入無障礙法界。入無障礙法界,生死流轉之事就沒有了,是故說之為「了生死」。「了」是明瞭,真正覺悟;「脫」就是放下,放下我們從前對於生死錯誤的觀念,恐怖憂患都沒有了。

【止觀云:發大心(勸昏倒眾生醒悟,上求下化。)、修大行(勸牢強精進,止惡行善)、感大果(感生梵天,妙報悅心。)、裂大網(經論開人眼目,融通解結出籠。)歸大處(法界雖無始終通塞豁然大朗,無礙自在。),此即地藏本願之法也。】

  『發大心』,即「上求下化」之心,也就是常說的「發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真正發大心的人,無有一法不是佛法;若不能發大心,無一法是佛法。是故《華嚴經》云:「若不發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也。」地藏系古佛再來,示現捨己為人。「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乃地藏之本願,真正發大心。

  「修大行」。發大心,即是心量廣大。心量廣大,修三皈五戒都是大行;若不能發大心,即使修六度萬行仍是小行。是故,大小不在「行」、不在「果」,亦不在「處」,而在「大心」。諸佛如來心量等虛空法界,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無條件地服務,如此方是修大行。

  『感大果』,修大行就能感大果。「感生梵天,妙報悅心」,梵天是六道的大果,妙報悅心是出世間的大果。大心發了,大行修了,然智慧沒開,感得果報是六道的大果,生大梵天。如果智慧開了,則超越六道十法界,那是妙報悅心。妙報是一真法界,《華嚴經》講的華藏世界,淨土經講的極樂世界,方是妙報悅心。

  『裂大網』,「網」是羅網,比喻眾生在煩惱大網之中,莫之能出,如魚在羅網中,無法逃脫一樣可憐。網在因地上而言代表煩惱,在果地上而言代表六道、十法界。如何裂網?「經論開人眼目,融通解結出籠。」要依靠佛法經論,開示導正我們的思想行為,方能破迷網。

  在現前時代,我們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依法就是依照佛經祖語所說,絕不依人情。人乃凡夫,有煩惱習氣,即使其說自己是佛菩薩再來,亦不可相信,一定要依經所說。《彌勒下生經》告訴我們,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菩薩降生在這個世間示現八相成道,世間才有佛出世,在此期間之前沒有佛。即使佛真的應世,也決不會說自己是佛菩薩。佛菩薩所示現的種種身分,講經說法,決定與經論相應,佛佛道同。我們冷靜觀察,自然就有依靠。

  「融通解結出籠」,此是從修行上說。「融」是圓融,「通」是通達。我們現今解不了結,出不了籠(籠即六道)。原因是有障礙。結是煩惱,煩惱結無法解開。融通了就能解開,方能「裂大網」。

  『歸大處』,「大處」乃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是一個自性土,是真正的大處。自性土遍虛空法界,諸佛果地上的報土是實報莊嚴土,實報土沒有界限、沒有分別。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是有界限的,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確實不是極樂世界的方便有餘土,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與他方諸佛的凡聖同居土不同,所以是小處而非大處。常寂光土是理上的大處,實報莊嚴土是事上的大處,理事不二。生實報莊嚴土就證得清淨法身,等虛空遍法界,此是「歸大處」。地藏本願,亦是一切諸佛菩薩之本願,此處僅以地藏為代表。是故青蓮法師判本經為圓頓大法。

【如此人法,並在一念介爾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吾心既爾,生佛亦然。】

  「如此人法」,地藏菩薩是「人」,「法」是地藏本願。地藏菩薩之人、地藏菩薩之法,就是我們一念之心。每個人一念之心,都具足一切諸佛法藏,無有欠缺。是故綸貫開端就講「一念自性。」《彌陀經》講「一心不亂」,宗門講「萬法歸一」。「一」,就是一念自性。『一念介爾之心』,就是一念自性。一念就是自性,一念就是真心,一念就具足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藏就在一念之中。如果我們能得一念,就法法具足,然我們就是無法回歸到一念。諸佛如來所說一切經教,無非是教我們回歸到一念而已。一念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一念在不在?一念就在現前,可是我們保不住。我們眼睛看東西,第一念即是一念,耳朵聽東西,第一念也是一念。《楞嚴經正脈》教我們「捨識用根」,捨識就是捨二念用一念;二念是識,一念是根。可是我們此一念守不住,第二念就變成識,就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關鍵在守住「一念」。

  一念就「即空、即假、即中」。空假中是法,說明一念就具足一切圓滿的佛法。佛法所講的不外空假中,「空」是體性,萬法皆空;「假」是指相,「相」是假相。佛菩薩會用中,我們凡夫偏在假,認假當真。二乘人偏在空,六道凡夫偏在假,唯菩薩用中。用中就是明瞭相假體空,空有兩邊不著,生活在大自在、大圓滿的高度智慧之中。是故一念真心具足空假中。

  『吾心既爾,生佛亦然』,我們的心也是如此,與佛無二。我們不覺悟,諸佛菩薩覺悟。一念自性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可是我們從第一念立刻就轉到第二念,我們見色聞聲,在未起心動念之時是第一念,起心動念就落二、三,將一念自性變成識。三心二意,是妄心,不是真心,一念自性是真心。「生佛亦然」,一切眾生、一切諸佛也是如此。一切諸佛不落二、三,高明之處就在於此。

【但眾生太廣,佛法太高,初心為難。但觀己心之高廣,以扣無窮之聖應,機成致感,逮得大利,故須觀心也。】

  『眾生太廣』,「廣」即多意,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太多了。『佛法太高』,「高」是比喻,好像是高不可攀。『初心為難』,初發心的人很難契入此境界。『但觀己心之高廣,以扣無窮之聖應』,求感應,求佛菩薩加持。我們有真心,也有妄心,真心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妄心雖多亦無妨,不是真的。《起信論》云:「本覺本有」。本覺就是自己「高」,佛法本覺;「不覺本無」,不覺則迷。此處之「廣」,乃眾生之心不覺本無。本無決定可以斷除,本有決定可以恢復,信心建立。然後用念佛的方法斷惡修善。一句佛號,時時刻刻掛在口中,念念提醒自己「覺而不迷」,就是作觀。分別執著是迷,離開分別執著就是覺。面對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心一動,「南無阿彌陀佛」,即將我們動的念頭消除。念頭繁多,然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一種是貪愛,一種是討厭。無論何種念頭起來,一句「阿彌陀佛」,將貪愛的念頭、厭惡的念頭全都伏住,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覺。

  清淨平等覺就是自性彌陀,自性彌陀與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無二無別,不可以說一,也不可以說二,不可以說自,也不可以說他,諸位要細細體會。我們用這一句名號,將自性彌陀念出來,自性彌陀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彌陀,無二無別,就能感應道交。是故念佛號,若無觀法,就是「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若有觀法,念念提醒自己,就有感應道交的作用,就得諸佛加持護念。是故佛號有無量的功德,一切法門中第一殊勝,「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果完全相應。

  『機成致感,逮得大利,故須觀心也』。為何講完玄義之後,特別講表法、觀法,就是希望我們能隨文入觀。若不知表法作觀,境界何能提升!我講經遍遍不一樣,年年不相同,因我懂得觀法。可知「觀心」之重要。

【觀音玄云。摩訶衍中。始從初心,終於後心,常觀人法俱空。】

  『玄』是玄義。『摩訶衍中』,「摩訶衍」是梵語,即大乘之意。『始從初心,終於後心。』「始」是開始,初發心,後心是圓滿成佛。就是說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道,常觀人法俱空,人、法具不可得。因為人與法都是因緣生。《般若心經》開端之「觀自在」,有因有果;「觀」是因,「自在」是果。「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因。行是修行,菩薩身語意三業行為,都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身心都生活在究竟圓滿智慧之中。「照見五蘊皆空」,人法皆空;是故得大自在,遠離一切憂慮恐怖,能「度一切苦厄」,因與果都說得清楚明白。《金剛經》說的「三心不可得」,是人空。所得的是諸法,諸法因緣生,無有自體,當體皆空,了不可得。能得不可得,所得亦不可得!有得有失,皆是妄想。事實是能所皆空,人法俱空。「人」是能得,「法」是所得,都是空的。

【以觀人空,即是了因種子。觀法空,即是緣因種子。】

  此是講三因佛性。「了」是明瞭、智照。「了因佛性」從『觀人空』而來的。眼看耳聽,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觀人法皆空。「了因」是智慧,「觀人空」是了因佛性的種子。

  『觀法空,即是緣因種子。』「緣」是助緣,助其覺悟,助其斷煩惱,助其契入諸佛境界。三因佛性,正因佛性即是真心,就是「一念介爾之心」。真如本性,眾生個個具足,然要觀人法皆空,以「了因」與「緣因」開發。否則,仍是煩惱凡夫。

【故論云:始覺人空,終覺法空。以觀人法空,即識三種佛性。佛從初發心觀人法空,修三佛性,歷六即位,成六即人法。】

  『佛從初發心觀人法空,修三佛性,歷六即位,成六即人法。』「佛」是以釋迦牟尼佛為例,釋迦牟尼佛「從初發心觀人法空。」當然觀人法空程度有淺深不同,觀法要鍥而不捨,若一捨離,就迷惑退轉了。不能捨離是唯一的辦法。讀經要天天讀誦,就是與佛菩薩為伍,天天親近佛菩薩,不捨離佛菩薩,若遠離善知識,就一定會被外境所迷惑。常常親近善知識,心是定的,生活在智慧之中。否則,心散亂,「觀」難成就。

  觀人法空,才能「修三佛性」,修三佛性是真正學佛,開發自性。開發自性,就是宗門講的明心見性。我們明心見性走的是漸悟,不是頓悟,年年境界不一樣,月月想法不同,此是漸進。宗門顯示的是頓悟,突然之間大徹大悟。『歷六即位,成六即人法』,「六即位」與「六即人」都是漸進。

【今觀地藏,即是分證等覺之人法。】

  『分證』是從圓教初住到等覺,共四十一個位次,等覺最高,再往上去是究竟即佛。地藏是『分證等覺之人法』。

【行人能觀人法,全是自心。如如意珠,無不具足。即空假中。始從觀行而至分證。與地藏本願,一而二,二而一者矣。】

  前面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唯心想生」,就是此處的『全是自心』。『如如意珠,無不具足。』此是比喻。『即空假中』,天台用「空假中」概括全部佛法。『始從觀行而至分證』,如果學佛有觀行,功夫就會得力。「觀」是觀法,懂得觀法,觀念才能轉變。「行」是行為在轉變,思想行為都轉變了。有了轉變,才入觀行位。繼而從觀行到相似,從相似到分證,從分證到究竟。我們真正用功,真正會修,就『與地藏本願,一而二,二而一者矣。』將地藏本願變成了自己的本願,自己本願「與地藏本願」是「一而二,二而一」。

【故曰不表觀法,何以用心。此托事附法觀之大途也。】

  若不懂「觀法」,將何以「用心」?「用心」就是用功。如何用功?任何經論、任何法門都有觀法。『托事附法』講得最明顯、最詳細。最具體是《華嚴經》五十三參,完全是「托事附法」。

【總題既爾,別文亦然。始從如是,終至而退。中間若人法,若識心,若善惡,若凡聖,淨穢因果,香華飲食,種種差別法門,莫不入心成觀。如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

  『總題』,此是為觀法做總結。「題」,我們要『如是』觀,向後的經文亦是如是觀。『始從如是,終至而退。』一經從「如是我聞」到「作禮而退」。『中間若人法,若識心,若善惡,若凡聖,淨穢因果,香華飲食,種種差別法門,莫不入心成觀。』我們讀了要能「入心成觀」。『如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能懂得作觀,改變思想觀念行為,即是「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一微塵是比喻《地藏經》,大千經卷是比喻一切諸佛所說無量無邊的經法。一經具足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故於聽聞讀誦,禮拜供養,心不他緣,從心顯發。方名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則免貧人敬寶之誚矣。】

  『則免貧人敬寶之誚矣』,貧人對於寶尊敬、讚歎,但是自己得不到受用,那是名字位中之人,沒有觀行,則寶物得不到受用。故於文前點出:

【以見立教,正為觀心。】

  此話說明,祖師大德建立教學的目的就是在「觀心」,教人懂得觀心,懂得怎樣真正修行。

【詳如一家大小諸部。若欲修習,須近善師,涅槃妙因,在此而已矣。】

  此是略說。詳細的,『一家』之《摩訶止觀》、《小止觀》、《六妙法門》,講得很清楚。『若欲修習,須近善師,涅槃妙因,在此而已矣。』綸貫之玄義部分,我們至此就講圓滿。末後一句非常重要,苦口婆心勸導我們,要想修學,最重要的是「須近善師」。不親近善知識,何能成就?這與世尊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開端所講的完全相同。佛教導阿難尊者,第一要親近善知識,親近老師比什麼都重要,老師對我們恩德無比深厚。

>>>地藏經玄義已刊登完畢...

  (《地藏經玄義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12.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Vol. 275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aid=11577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