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藏經玄義講記(20) 淨空法師講述 
2018/09/15 19:44:15瀏覽81|回應0|推薦0

地藏經玄義講記(20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面貌熙怡,表從心所現慈悲相好。蓋一身之相以面為要。諸法所依,以心為體。相逐心生,故以表心。】

  容貌慈祥,使人看到能生歡喜心、恭敬心。「相」表心。心慈悲,相就慈悲;心好,相就好。諸佛菩薩心地真誠、清淨、平等、慈悲,所表的是「從心所現慈悲相好」。佛菩薩的相好,「真善美慧」皆具足。我們要想得相好,就要修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相隨心轉。不僅相隨心轉,體質亦隨心轉。體質若不隨心轉,袁了凡先生何以得延壽的果報。

【寂然等者。表菩薩自住三摩地。六道以苦緣而感,佛菩薩以大悲而應。】

  頭、冠、瓔珞、面貌容易覺察到。『寂然』是指態度,要深入觀察才能見到。造佛像,佛的神情自然,從容貌形像體會到其心清淨、心寂滅、心慈悲。『寂然』表『菩薩自住三摩地』,「三摩地」即是清淨寂滅,一念不生。『六道以苦緣而感』,六道眾生受苦,就能感得『佛菩薩以大悲而應』。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眾生有感,菩薩自自然然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菩薩永遠為眾生「作不請之友」,隨類現身,隨機說法。

【左右二手,表權實二智。實智內自照理,權智外以鑒機。】

  『實智內自照理,權智外以鑒機。』佛菩薩為眾生說法契機契理,契機是「權智」的作用,契理是「實智」的作用。實智與真理相應,與宇宙人生事實真相相應;權智與現前眾生的生活環境相應,如此才真正能夠教化眾生。

【臍下托缽。性識所具如來藏。】

  我們看地藏菩薩的造像,手上『托缽』。現代造像也有是手上拿一個珠,用珠代表圓滿,所表的意思不一樣。古時,地藏菩薩的造相手裡一定是「托缽」、拿錫杖。「缽」代表『性識所具如來藏。』

【內空外圓。表自他同具空如來藏。圓同太虛。無缺減也。】

  內可藏物。

【表不空如來藏。具足河沙性功德也。】

  缽乃內空而外圓,『表自他同具空如來藏』,萬法皆空。『圓同太虛,無缺減也』,代表圓滿的虛空法界。缽可盛物;每天托缽盛菜盛飯,「表不空如來藏」,盛物之時,表不空如來藏。『具足河沙性功德也』,「河」是恆河,「沙」是沙數;具足恆河沙數、無量無邊稱性功德,表此深義。是故見到此相,就等於上了一課。明白其理,就在事相中覺悟。

  修淨土之人,都供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表自性本具究竟圓滿的智慧。阿彌陀佛的造像,身上也佩瓔珞,手上拿的是蓮花。蓮花表接引眾生,接引蓮花眾生。蓮花乃出污泥而不染,阿彌陀佛接引出污泥而不染之人。此就是佛經常講的「心淨則佛土淨」。念佛人心不清淨不能往生,佛不會來接引。念佛是要把清淨心念出來,念佛目的在「一心不亂,心不顛倒」。若能念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那就是蓮花,就會感得阿彌陀佛接引。所以見到佛菩薩的造像,懂得其表法義趣,就會得到受用。若不解其義,何能成就殊勝的功德利益。

【大指捻頭指者,迷悟一如,因果相合。而慰安六道眾生,勿憂惱也。】

  此是表生佛不二,一切法不二,入不二法門。不二就是一。一是一心不亂。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入不二。只要有分別、有執著就落二三,就是凡夫、就搞六道輪迴。能永遠保持著不二,心地清淨,諸法平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輕而易舉。不二是真清淨,二就不清淨。二是有我有你,我一定比你大,我一定比你強,如此就會受輪迴之果報。是故入不二法門,心真清淨了。對於世出世間、十法界、一真法界都沒有分別執著,就是不二。

【次觀本願法者。占察經云:若欲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應學習二種觀道。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

  「托事附法」有兩種觀法:第一種是觀人,就是從菩薩的造像表法,我們要有所領悟;第二種是觀法,就是觀菩薩的本願。此段即是觀本願。

  『《占察經》』即《占察善惡業報經》、《大乘地藏十輪經》,及本經稱為地藏三經。

  依《占察善惡業報經》所說,『若欲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一實」是一真實相,也是宗門教下所說的從根本修。若從此處入門,就應該學『兩種觀道』。第一種是『唯心識觀』,乃法相宗所修學的,法相唯識宗是依此方法而修行。第二種是『真如實觀』,此是法性宗所用的方法。兩種方法非常重要,都是從根本修學。所以性相兩宗,古大德都非常重視,即使近代學者們,像方東美先生也將這兩宗視為最高之哲學。下略明兩種觀法。

【唯心識觀者,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悉皆觀察。唯是心隨一切境界。】

  『唯心識觀』比「真如實觀」要容易,中上根性的人能用得上。而實際上,若依天臺「十乘觀法」所說,我們才真正知道自己是下根人,中根的標準都達不到。然勉勵自己努力修學也行,真正發憤努力修學這個法門還是可以的。『一切時』,每天二十四小時沒有間斷,在『一切處』,無論在什麼處所,隨時隨處檢點自己身口意之造作。說易行難。我們時時刻刻都會忘掉,忘掉就是丟失正念,是故修學功夫不能得力。淨宗打佛七,禪宗打禪七,就是希望一切時、一切處功夫不間斷。大眾在一起依眾靠眾,互相勉勵,互相警策,希望功夫不間斷。

【隨心有所緣念。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

  『心有所緣』是攀緣,有所念是生起妄念。『還當使心,隨逐彼念』,心隨境轉,六道凡夫無一人不如是,只不過我們不能覺察而已。修行有功夫的人,能夠覺察。我們凡夫連善惡都不能辨別。《了凡四訓》說:「善有真善、有假善,有大善、有小善,善中有惡、惡中有善」,沒有相當智慧如何能辨別?是故凡夫不知所為,不知所思,醉生夢死,糊塗生,糊塗死,糊裡糊塗在六道輪轉,真正是「可憐憫者」!

  『隨心有所緣念,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就是覺悟了。何以「還當使心,隨逐彼念」?此心若不隨逐彼念,是否可行?行。然我們凡夫做不到,法身大士才能做到。凡夫是一切隨緣,隨逐而去。在隨緣中要成就功德,要自己覺悟。「令心自知」,自知是覺悟。

【知己內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

  『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若知境界無念,境界沒有分別,就是開始覺悟。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順自己意思就生起貪愛心,不合自己之意就生起瞋恚心,都是自生煩惱,絕對不是外面境界給的。「境緣無好醜,好醜生於心」。若有這種自覺,一生中就不會怨天尤人,知道起心動念皆是自己,不是外面境界。覺悟之後,才真正明瞭,外面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佛菩薩變現的,變現的境界為度我自己。如是就是真用功、真修行;否則,不會用功,不會修行。

  『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此理很深,事很廣。我們凡夫起心動念,因素有兩個:「一是起於分別,一是起於執著」。離開分別執著,不會被一切境緣所誘惑。是故我們要責怪自己有妄想分別執著,不能怪境界,如此就是回頭了,回頭就是岸。

  凡夫情識太重,雖聽到佛菩薩的教誨,依舊受外面境界誘惑,受環境影響。如此,就得選擇修學環境。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為我們中下根性之人,提供一個最理想的修學環境。人事環境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物質環境是「六塵說法」,唯善無惡。是故真正覺悟的人,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發大菩提心,生真信願,畢生堅持,唯阿彌陀佛是念,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想。否則,為境所轉,造諸惡業,累世輪迴,求出無期!

【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差別也。】

  『一切法唯心想生』,世出世間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此與《華嚴經》「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之意相同。若能真正明瞭此話,世間的劫難就有救了。何以有救?一切法從心想生。災難怎麼來的?人心都想惡;想惡事,說惡話,做惡事,天災人禍就現前。如果我們將念頭一轉變,心想善,口言善,身做善,境界立刻就轉變了。

  『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差別也。』離心無法,所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是一。「心」是能生能變,「法」是所生所變,心與法永遠是關聯的。所以分別執著乃起於心,不是起於法,這個道理我們要知道。

【知唯妄念無實境界,勿令休廢,是名修習唯心識觀。】

  此是說出『唯心識觀』的綱領。「唯心識觀」根本的理論,就是「一切法唯心想生」,說得再明白一點,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唯獨從心想生。『知唯妄念無實境界』。念頭剎那生滅;能生的是剎那生滅,所生的境界相又何嘗不是剎那生滅!所有一切境界相,十法界依正莊嚴,都不是真實的境界,都是屬於剎那生滅的境界。一真法界也是剎那生滅的境界。一真法界只有剎那生滅,並無分別、執著,所以說是一真。我們在生滅中有分別、有執著,不僅是剎那剎那在生滅,而且是剎那剎那在起變化。

  此處講「知唯妄念無實境界」,就是教導我們要覺悟。在物質環境、人事環境中,才動心起念,立刻就要覺悟到,這是我自己的妄念,境界不是真的,心就平了,就不會為境界所轉。若是境界現前不起妄念,就與佛菩薩一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無論是善、或是邪惡,恆順眾生,自己永遠住在清淨寂滅的境界中,然後才有能力調伏教化一切眾生,成就度化眾生的功德,亦不住功德之相。「知唯妄念」,功德也是妄念。是故不但不能執著,分別都不可以,知道境界乃夢幻泡影,決不是真實的。

  「勿令休廢」,決不能中斷,「休」是中斷,「廢」是忘掉、失掉。若是將功夫中斷了,何能成功!一切時、一切處要提醒自己,所有夢幻泡影之境界皆是妄念變現的,知道就不受境界之影響。境界有沒有?有。善惡境界都在面前,而不受它的影響。世間有災難,這是世間眾生,心行不善,造諸惡業,而又不肯接受佛菩薩教誨,斷惡修善,是故災難是眾生自作自受。可是佛菩薩依舊不捨棄眾生,在冥冥之中幫助苦難的眾生。

  下面「真如實觀」,是性宗採用的。

【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漸漸能過四空等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此三昧,識想受行能分別相,不現在前。】

  「三三昧」,三種三昧。『三昧』,其實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三昧歸納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有覺有觀」三昧。有覺有觀,還是沒離開分別執著,然其分別正,執著也正。得此三昧即入初禪。禪定成就了,對於世間一切境緣不分別、不執著了。然其功夫還是有分別執著,是故其禪定是「有覺有觀」。「覺」是感受,「觀」是明瞭,兩種都有,就入初禪。第二種是「無覺有觀」三昧。覺的感受有,但已經沒有分別執著。前面初禪,還有很輕的分別執著。到二禪,感受很自在,非常之樂,禪定之樂,乃禪悅也。絕對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那種禪悅之樂超越初禪。第三種是「無覺無觀」三昧,三禪以上一直到「滅受想定」。滅受想定是阿羅漢所證得的,稱為「九次第定」。從三禪以上,定中境界是無覺無觀,也就是說,對於三界六道,分別執著完全沒有了。先了解這三種三昧,再解釋此段。

  『思惟心性,無生無滅。』此是真正的禪定,用心與前面不同,是真實的內求,不是緣外境界。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即是此方法。不想外境,思惟自己的真心自性。真心自性沒有生滅;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自己的真心本性在何處,「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在眼曰見性,在耳曰聞性,六根根性即是吾人真如本性。我們用不用根性?當然用,然用而不知。我們只知道六識,而不知道識是依無分別、無執著、無妄想的根性而起。諸佛菩薩看六根根性,所以一切眾生皆是諸佛如來。我們分別諸佛如來,執著諸佛如來,將諸佛如來也看成眾生。

  佛絕對不敢輕慢一個眾生。佛的恭敬是平等的,對一切眾生平等恭敬、平等讚歎、平等供養,決定沒有差別,平等真法界。我們的心不平,不平就有高下。我們的心不清淨,不淨就有貪瞋痴,有是非人我,有自私自利。這一切不淨、差別高下等,全是妄想分別執著變現的,是假非真。雖不真實,但是它變現假的境界,我們在假境界裡亦會受苦受樂。

  真心是『不住見聞覺知』,真心有沒有見聞覺知?有。見聞覺知是它的作用,此是後得智。後得智從根本智而發,根本智無見聞覺知,是故就不住。『永離一切分別之想』,永離分別,「想」是執著。換言之,永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六根根性。『漸漸能過四空等境界相』,「能過」是超越,「四空」是四空天、無色界天;超越三界、超越六道。此乃無覺無觀三昧。『得相似空三昧』,此功夫得力就超越三界。『得此三昧,識想受行能分別相,不現在前』。此是何等境界?「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的相空了。五蘊乃三界六道,所以超越三界了。

  能分別的止住了,所分別的境界相也沒有了。所分別的境界相沒有了,外面境界還有。是分別外面境界相的念頭沒有了,方能見到外面境界相之真相。真相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所以在此境界相裡得大自在。境界相永遠不會干擾,因為能分別、所分別的念頭沒有了。這就是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生活的真相,所以是遊戲神通。佛菩薩在六道是看戲的,我們在六道是演戲的,假戲真做,苦不堪言。

【從此修學。為善知識大慈悲者守護長養,離諸障礙,勤修不廢,能入心寂三昧,復能入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已,見佛無數。發深廣心,住堅信位。】

  我們有此基礎真正好學,佛菩薩就來幫助,「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我們有好學的一念,是感,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就會遇到善知識,且常常遇到善知識。感應是一念真正好學之心,一念好善之心。「好學」是希望成佛道,「好善」是希望普度眾生,如佛菩薩一樣服務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此一念就是能感,諸佛菩薩就會有應。

  『為善知識大慈悲者守護長養,離諸障礙。勤修不廢,能入心寂三昧,復能入一行三昧。』此種感應,真正不可思議!如果我們沒有此一念心,就無法得到感應。我這一生有一點小成就,其實就是有一個好學的心,有一個喜歡幫助人的心。『大慈悲者守護長養。』我在弘法三十年中,護法居士,大德長者,就是「大慈悲者守護長養」。護持之人,一個接著一個都是佛菩薩安排的,我們有感,佛菩薩就有應。『離諸障礙』,我們修學佛法,弘揚佛法,護持佛法,障礙無量無邊,若不是真正有智慧,發大慈悲心,障難何能克服。有智慧、有毅力、有決心破除障礙,『勤修不廢』,才『能入心寂三昧』。

  『心寂三昧』,即常言的「漏盡通」。在六道,如色界天人、無色界天人,只有五通,無漏盡通。「漏」是煩惱的代名詞,見思煩惱斷盡了,方入「心寂三昧」。換言之,尚有是非人我、貪瞋痴慢,心就不寂。寂即清淨意,心清淨了,「受」方名正受。因此,學佛不能不斷煩惱,如何將我們的凡情、煩惱淘汰盡,是我們學佛修行的第一堂功課。

  心寂三昧是三三昧,乃「無覺無觀」的成就。《無量壽經》說「洗心易行」。無量劫來我們的心被是非人我、貪瞋痴慢、無量無邊的惡業、妄想分別執著所薰習,先要將自己污濁之心清洗乾淨。若無此洗心的功夫,心寂三昧達不到。清淨心能生智慧。《般若經》云:「般若無知」,無知就是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就是「無所不知」。入心寂三昧,就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迴。心寂三昧是斷煩惱,我們雖然斷不掉,但是要能伏煩惱,控制自己的妄想習氣,控制住自己的煩惱,勿令發作。

  從心寂三昧再向上提升就是一行三昧,何謂「一行三昧」?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一行三昧。心定於一個法門,一部經上,修成三昧,就是一行三昧。佛法無論任何宗派、任何法門,只有一門深入才能成就三昧。成就一定是先得心寂三昧,然後從心寂三昧提升入一行三昧。心寂三昧是小成就,一行三昧是大成就。一行三昧是:「唯專一行,修習正定」。它有事有理,理一行三昧就是「定心觀真如一理」,《華嚴經》、《法華經》都是理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經》說:「法界一相,繫緣法界」,就是一行三昧。華嚴家的修行方法是法界觀,華嚴法界觀就是明瞭法界是一相。《華嚴經》說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如此入觀就是法界觀,就是理上的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成就了,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有差別。

  『入一行三昧已,見佛無數』,無量無邊諸佛,都見到了。無量無邊諸佛即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是真佛,我們是迷而不見。迷在何處?有妄想分別執著,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見到佛了。佛是什麼?佛是真如本性,虛空法界是真如本性變現的相分,能變的是佛,所變的當然亦是佛。我們自己迷失了自性。佛眼睛看眾生是佛,眾生眼睛看佛菩薩是凡夫。境隨心轉,境緣沒有好醜,好醜在於心。心善,看世界所有一切眾生都善,無一不善;心惡,看佛菩薩都是惡人,天下無一好人,都在一念之間!

  《大乘起信論》也說「一行三昧」,若是依一行三昧,就懂得「法界一相」,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相。「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此是一行三昧,是故一行三昧的根本是真如自性。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說:「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直成淨土」,這是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又稱「一相三昧」,禪宗非常重視。一切時、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直心是一念不生,宗門說「不思善,不思惡」。直心就是清淨心,就是《彌陀經》所說的「一心不亂」。如果我們在一切時、一切處,身體走著也好,坐著也好,站著也好,躺著也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一行三昧。心若動念,一行三昧就失掉了。此時,身心與虛空法界融合成一體,才是真正的淨土,法性土現前了。法性土與法相土是在一起的,我們凡夫落在法相,不知道法性。入一行三昧的人,知道法相就是法性,性相不二。

  如果從事上說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就是念佛三昧。換言之,我們一心念佛就是事上的一行三昧。由此可知,念佛法門之殊勝,就是直接修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就是《彌陀經》所說的「一心不亂」。我們念佛為何不能得一心不亂?心不清淨,沒有真正做「洗心易行」的功夫。修行就是易行,改變我們錯誤的行為,永遠生活在誠敬、感恩的境界中,生活才會充實,生命就有意義。

  《文殊般若經》云:「若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捨諸亂意,最嚴重的就是恩怨,要將這些不善之念捨盡。還得「不取相貌」,即不著相也。然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我們同學中有人告訴我,他在念佛的時候見到佛,但是不是常常見。此是一念相應。在很短的時間,他這一念心,確實萬緣放下,心地清淨,剎那之間就有感應,就見到無量無邊諸佛,或者聽到無量無邊諸佛念佛的聲音。

  『入一行三昧已,見佛無數,發深廣心,住堅信位。』如果見佛之後,能「發深廣心,住堅信位」,立刻就入菩薩位,超凡入聖。何謂發深廣心?深廣心即菩提心,乃真正覺悟之心。堅定自己的信心,將此信心永遠保持而不退失。淨宗講「信、願、行」,信心建立之後,願心就生起來,「願生淨土,願度眾生」。有願必有行,念佛就不會間斷,會隨時隨處勸導一切眾生念佛。勸人念佛是「化他」,自己念佛不間斷是「自度」。世間所有一切緣全部放下,不再放在心上,隨緣度日,決定得生,前途一片光明,無比殊勝。

>>>續載中…

  (《地藏經玄義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12.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Vol. 274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aid=11577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