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3/16 20:04:11瀏覽1006|回應1|推薦7 | |
上個月學聖剛拿到人生中的第二個碩士學位,研究的是高雄港與兩岸關係,我深知這兩者,將是我未來路途上的兩項重要責任。寫完論文,心得很多,感觸很深,我更能體會高雄的困境所在,但也更加發現高雄的契機所在,希望我們不要沮喪,勇敢改變,我們高雄的未來一定會很燦爛!
論文題目:兩岸政策變遷與港口表現之互動與影響-以高雄港為例 以下是我的碩士論文謝辭: 在陸研所的三年,是我的人生最為起伏的三年,意外讓我來到高雄,但也讓我驚喜地發現新高雄… 從台北到高雄,雖然距離不到四百公里,我的心態轉變卻有一百八十度,就像薩伊德(Edward Said)的《東方主義》所言,在西方視野裏的所謂東方,是西方人自己精心建構起來的,是一種出於想像而非真實的形象,是西方出於殖民主義目的所推出的產物。台北觀點下的「高雄論述」何嘗不是如此?儘管台北觀點並非出於殖民意圖,然而重北輕南的論述基礎,卻是奠基於「台北中心」的發展構想,不容諱言,台北人心目中的高雄印象,某種程度是為台北發展需求所創造的。不過,這不是真實的高雄,做了高雄人的我,竟發覺,真實的高雄,自有主體… 而台北,絕不會是高雄效範的對象,台北終究只是高雄的束縛,不僅是身體上的束縛,更是心理上的束縛。這種束縛,就像傳統日本深受中國的身心牽制一般,始終弱一口氣,然而當日本決心脫亞入歐、超英趕美之後,心結一解,日本從此便海闊天空、騰然飛起。高雄與台北的關係,其實可以是上海與北京的關係,可以是紐約與華盛頓的關係,可以是雪梨和坎培拉的關係,可以是巴塞隆納和馬德里的關係。畢竟,高雄的舞台不在台灣,高雄的舞台是東亞、是世界,高雄大可以一轉身,背向台北,迎向世界,自顧自的,大步前行!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