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3/16 19:40:47瀏覽1135|回應0|推薦5 | |
陳學聖 各位讀者看到這個標題,可能心中不明所以,不知「邊緣化」所為何來?我們可以當場做個實驗,先問:您可以說出幾位已經宣佈參選台北市長的候選人?再問:參選高雄市長的,您又可以說出幾位? 以國民黨為例,目前前者有六位,後者已多達十一位。選台北市長的您應該可以一一列出,選高雄市長的則可能讓您絞盡腦汁。您對前者數目還覺太少,您對後者數目則覺太多,您可能對我的準確猜想感到訝異,而我對您的一般認知卻不覺得驚奇。只怕仍有一半以上讀者,甚至還不知筆者也是十一位參選高雄市長的人選之一呢! 不僅量如此,質也有差距,台北市長的新聞是郝龍斌做一則,沈富雄做一則,葉金川做一則,高雄市長的新聞則是陳學聖、陳菊、陳其邁、黃昭順等通通做在一則。媒體空間扭曲的結果,使得台北的小新聞往往渲染成大新聞,而高雄的大新聞卻反而被蠶食鯨吞為小新聞,於是形成北部新聞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南部新聞卻只剩燒殺擄掠和農產品促銷。無須諱言,這就是典型的「邊緣化」現象,北部在邊緣化南部,而台北在邊緣化高雄。 邊緣化原本是經濟學用語,定義的是一種資源排擠的過程,媒體的注意能力有限,本身就是一種稀少的經濟資源,編輯台上的剪輯,主編心中份量輕重的拿捏,就是經濟資源排擠的具體展現。並且,閱聽者有限的注意能力,不欲浪費腦中有限資訊容量的意圖,則再次加強邊緣化的效果。 高雄市長選舉邊緣化的現象,其實也是反應長期以來,高雄(甚至南部)遭到台北(包括北部)逐步邊緣化的事實,此種核心/邊陲關係的形成,雖然有其歷史結構上之因素,尤其以台灣經濟發展中,設定北部消費/南部生產的工業化策略有關,但是此種不平等依賴關係的繼續存在,卻是台灣面對全球化的一大傷害。 畢竟,高雄一向扮演台灣經濟力量的重要基礎,如果過去的台灣奇蹟,像是一隻翩然飛起的台灣蝴蝶,高雄的角色,正是扮演了那對奮力振動的翅膀。而在當今全球城市的激烈競爭中,台灣不可能只靠台北而創造下一個經濟奇蹟,將高雄「核心化」,扭轉南部的全球經濟角色,將會是再造台灣之成敗關鍵所在。筆者深信,當高雄成功去邊緣化,台北人也能對高雄市長選情瞭若指掌、一一道來之時,台灣整體的全球競爭力一定是大大邁進了一步。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