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華視南遷看國家轉型
2006/03/16 19:39:49瀏覽2188|回應0|推薦6

陳學聖

「華視南遷與否?」雖是年前的熱鬧議題,但其所揭示台灣正面臨國家轉型的結構問題,卻不會隨著議題暫歇而結束。

問題核心的南北差距問題,其實是由台灣工業化、現代化初期階段中,政府所選擇的不平衡發展策略所形構而成。在台灣奇蹟的準備年代中,係以北部商業、南部工業,北為政經中心,南為生產中心為指導政策,此種發展策略終究是不平衡式的,也是現今南北觀點迥異的心理基礎所在。

但此種發展模式,在資本化初期中,卻是出自市場分工原則的必然結果,綜觀其他地區經濟發展史,從不平衡發展中建立成長模式,幾乎是所有國家經濟體必經的路程,先進國家都曾經歷過內部發展不均的階段問題。

不過,當由國家資本所領導的工業化、現代化已經完成,由國營事業協助市場機制與消費社會建立後,不平衡發展策略將會面臨正當性危機,因為當經濟成長模式已然確立,市民社會將會日益茁壯,民眾對於「不平衡發展」的認知,將會逐步轉移為「不平等發展」的剝削感覺,此時,原先賴以信仰的市場經濟原則,諸如產業發展之需要、市場導向之必然等論述說詞,再也無能說服早已高度發展的南部市民,於是發展問題,一轉成為正義問題,原先的不平衡策略,一轉而成不平等剝削,本來北南是消費/生產的互賴關係,一轉而為核心/邊陲的剝削關係,自然南北觀點分殊前進,兩邊認知愈來愈遠,換言之,台灣南北差距的本身,在認知上就有南北差異。

其實南部民眾對於華視南遷的渴求,背後訴說的是台灣不平衡發展策略的正當性危機,台灣南部的真正要求是,期待脫離發展起飛期的委屈階段,進入發展成熟期的平等階段。因此,「華視南遷與否」不只是一個北往南移的南北問題,更是一個右往左移的左右問題,揭露的是台灣正在面臨國家轉型危機,關鍵將取決於如何進行國家轉型的策略決定。

世界潮流的智慧顯示,國家轉型要靠分權化(decentralization)來完成,華視南遷的解方也是如此。筆者認為,如果華視真沒有心就不要來,畢竟勉強來了也不會懂,南方價值必須來自於原生,而非轉接,縱使明日強將華視搬高雄、台視搬台中,都只會是另一種不平衡發展的變形轉換,終究會扼殺中、南部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的原生價值。

是故,媒體分權化的精神,將是鼓勵地方性媒體中心的就地打造,如同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的中央與地方台時段切割方式,部分時段共享,部分獨立製播,以媒體分權方式共享媒體近用權,而非強硬式的移動嫁接。惟如此,台灣方能順利完成國家轉型,進而滿足南北社會正義的期待。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ollochen&aid=20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