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雄的台灣-自覺高雄主體性
2006/03/16 16:57:48瀏覽629|回應0|推薦5

高雄不僅是一個地名,一個直轄市,它更代表了另一種聲音,只是在習於以「台北」思考的觀點下,它沉寂、消褪、隱而不現如此許久,碎裂了台灣的面貌,也模糊了台灣的方向。

  在全球,南北問題主要在於發展不均,辯論的是南北貿易的不平等交換,攻擊的是北方之於南方的殖民∕後殖民關係,而台灣的南北問題,雖也存在於資源配置上的重北輕南,但更重要的是台北是否殖民了全台灣?因為目前在面對南北問題的解決方法上,泰半是來自如何分享台北資源?如何複製台北經驗?以及如何將台北所擁有的,加料搬到高雄去的思維方式,究其實,這些想法仍然未脫既有模式的束縛,未脫台北思考的窠臼,這仍是另一種殖民的模式。

  有電影界朋友告訴我,這次蔡明亮導演得獎的「天邊一朵雲」首映,若不放在高雄,而從台北開始,保證一定場場爆滿,不會像高雄首映場連人都坐不滿。因為簡單說,只要台北流行了,高雄也一定會跟著流行,這有點悲哀,但至少說明了「複製台北」經驗,一直左右了南部思維的幅寬,高雄的腳步始終未能真正跨越自我的信心。

  高雄能否再自由化些?換個角度,遠離台北,也有遠離台北的好處,是否也正是高雄得天獨厚的優勢?以上海和北京的關係為例,上海一向以遠離北京為喜,習有自己的發展主張,不需要北京來綁手綁腳,除了上繳賦稅外,會希望北京什麼都不要管,更譏笑北京人食古僵化,最好讓上海自己可以大展身手,這又有如紐約永遠不會想模仿華府一樣。而台灣卻正好相反,地方除了不想將賦稅上繳台北外,處處地方建設反希望中央伸手幫忙,最好能夠代為處理,這種在中央─地方關係思維上的落差,恐怕便是地方束縛住自己競爭力提升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不論「遷都高雄」、「分都先行」等主張,都不是真正的關鍵,高雄需要的是一個奠基於南部自身價值的在地發展策略,它不是僅設定為海洋首都的象徵性意義,也不該滿足於分享部分中央部會南下的政治權力,而應該正視其作為北、中、南、東四大區域政府中,南台區域政府的先驅領導者角色,高雄真正該向台北爭取的,絕不只是分享「部分權力」而已,而是作為一個「區域經濟體」的「完整權力」,包括行政權(與其他七縣市整併)、經濟權(自由貿易港區)、財政權(租稅)、交通權(海空港)與部分外交締約權等,因為唯有這樣的高雄,才能越過台北,帶領南台灣與全球各區域經濟體進行接軌,才是真正解決台灣南北問題的根本之道。

  前行政院長蕭萬長先生曾與筆者深談,均認為台灣最佳的全球化戰略,便是將北中南東四部分別打造為四個「新加坡」,更以公司型態在地經營全球布局,如此一來,台灣的「新四小虎」必能締造出「新台灣奇蹟」。而高雄,正應作為台灣第一個區域政府的先行者,其責之重必將遠甚於首都之任。古有謂,廣東敢為天下先,今高雄,是否也「願為天下先」?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ollochen&aid=20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