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大學范佩貞教授與潘懷宗教授聯合新聞稿
疫苗緩打潮與疑似不良反應率在國內外之統計數據分析比較
范佩貞教授與潘懷宗教授日前使用疾管局在99年1月5號所公佈的資料,對此次H1N1 疫苗疑似不良反應做了一些統計分析,並將結果與國外狀況比較後,將結果提供國人參考。
自去年十一月初至今年一月五日上午十時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國光疫苗共接種四百九十六萬劑,諾華疫苗因供貨速度較慢,只打了四十一萬劑,總共接種了537萬劑。接種後不良反應包括氣喘、紅疹、頭暈、發燒等通報件數分別是563與59例,共622例,與疾管局公布的673例差距在於有些個案已不知道是打國光或諾華,因此不列入統計。此接種不良率確實與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公佈的監測資料相當。在622分析統計的案例中,符合嚴重不良件數分別是147與11例。根據以上數據統計後,依廠牌接種數計算通報率(每10萬劑) 分別是11.4與14.4 (total
12.5),依廠牌接種數計算總不良反應率(每10萬劑),分別是3.0與2.7 (total 3.1),但不論是一般不良反應率或嚴重不良反應率、國光與諾華這兩家的差異都沒有到達統計具有意義的差異。但其中女性通報件數410多於男性263,但其嚴重不良件數比率則男性高於女性 (30.0 vs.
21.7)。 以年齡分別觀察,19 歲以下,遠多於其他年齡層 (464 件數佔總件數641的72%)。
香港中文大學團隊去年底在重要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發表了兩篇以其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及一般大眾為樣本,調查其接受H5N1與H1N1疫苗施打的意願。醫護人員施打是控制整體疫情策略與病人安全的重要關鍵,所以不只政府與媒體大力宣導,還包括工作單位的指示,但多次調查發現即使是在最易接觸病毒的高危險醫護人員族群,願意施打疫苗以預防到來的大流行也意願不高。當WHO 監測估計H5N1程度為pre-pandemic
alert phase 3 時,願意施打的整體比率只有28.4%,而即使到警戒程度5時,也無顯著提升。H1N1到警戒程度5時,願意施打的比率仍未過半 (47.9%),因此台灣施打率依此推估,也不可能達到8成的理想狀況,應以達到目前衛生署所說的三成施打率較為實際。另外研究發現民眾願意施打的主因是「希望被保護」以及「遵循衛生單位指示」,不願意施打的主因是害怕不良反應以及懷疑疫苗的效用。之前有傳染過季節流感或預期這次很可能自己會被傳染上的人,最有意願接受施打。
根據以上研究,我們可以更加清楚瞭解不願施打者的心理狀態與其疑慮根源。 在精神醫學領域研究並曾任職於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的范佩貞教授表示,根據英美相關文獻,這種身體流行疾病對大眾心理健康損害更不應被輕忽,嚴重不良反應與因病死亡案例經由媒體報導,心理創傷與害怕的流行是遠超過身體接觸的倍數加乘。而如果從要提昇施打率以控制整體疫情擴散的角度設計公衛策略時,正面宣導施打對個人與團體的利益與負面加強對染上疾病的痛苦恐懼是同等重要。 藥理教授潘懷宗也表示從英國研究發現、相信對個人與團體有利比恐懼自己會染上疾病的統計相關性更強,由此可以推估大多數人的人性善良面,也因此,從楊志良淚灑立法院後,1月8日就打了四萬多劑,比之前一天施打2萬多劑,足足多了一倍,台灣人真是非常善良,相當值得驕傲,只是部分民嘴與民代對官員苛了點。當然研究也發現、最強的施打疫苗決定因素還是個人認知這次流感的嚴重與可怕性到底是多少,也可以由此看出人性內的賭性與計算,所以如果曾有施打經驗而認為自己因而獲利,之後也會重覆願意施打。
但不論如何,疫苗安全性與效用無庸置疑絕對是決定是否接受施打的主因,但直至目前台灣與國外不良反應的監測資料結果相當,由大學公佈的分析統計結果,同時也比較國外之情況,應該比衛生署官方所公佈的更加客觀公正,期望此結果多少解除大眾對疫苗安全性的憂慮。因此相關單位應針對科學調查與統計結果,對大眾闡明分析,才能落實維護台灣公共身體衛生與心理衛生的目標。(潘懷宗與范佩貞提供)